一种油茶粕蛋白降血压肽间歇式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857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10730822.5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一种油茶粕蛋白降血压肽间歇式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低变性度的油茶粕蛋白,配制质量浓度为3.0%‑6.0%的油茶粕蛋白溶液;(2)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混合酶酶解;(3)中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酶解;(4)酸性蛋白酶酶解,得粗酶解液;(5)闪蒸灭活;(6)静置,离心;(7)将上清液进行低温真空浓缩;(8)将上清液采用平衡渗析脱盐处理;(9)过超滤膜,收集滤液,冷冻干燥,即得。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油茶粕蛋白降血压肽中灰分含量小于1.0wt%,蛋白回收率≥93.0wt%,ACE抑制率大于90.0%,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具有显著的降血压效果。

    一种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预处理芦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6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1841.3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预处理芦苇的方法。本发明以芦苇为原料,首次使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联合预处理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效脱除木质素,显著提高了纤维素的糖化效率,并得到低分子量木质素产物。此预处理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绿色低碳、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并在能耗较低的条件下实现了较高葡萄糖收率。

    一种油茶粕酶法改性蛋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181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10730653.5

    申请日:2014-12-05

    Abstract: 一种油茶粕酶法改性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2)超声波辅助水解;(3)超声波辅助复合蛋白酶水解;(4)第一次离心分离,收集第一上清液,第二次离心分离;(5)将离心分离所得沉淀物第二次加复合蛋白酶水解,离心分离,得第三上清液;(6)将第二、第三上清液合并,真空低温干燥,得到油茶粕酶法改性蛋白。本发明使油茶粕中蛋白的提取率提高至96.0%以上;所得油茶粕酶法改性蛋白中相对分子质量低于3000Da的多肽占85%‑90%;蛋白质效率比为3.04,生物效价高;具有较强的降血压生物活性;食用安全。

    一种含桉叶提取物的微胶囊化草莓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1756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76989.1

    申请日:2016-10-05

    Inventor: 龚吉军 王挥 唐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7/04 A23B7/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桉叶提取物的微胶囊化草莓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混合桉叶精油。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鲜桉树叶(简称桉叶)破碎;(2)对桉叶浆液用超声波前处理;(3)用水蒸气蒸馏5~7h提取桉叶精油;(4)桉叶精油脱水;(5)按一定比例将不同品种桉叶精油混合;(6)以混合桉叶精油为芯材,以明胶和壳聚糖为壁材,按芯壁比1:5~9(v/m)的比例,进行复合凝聚,再加明胶质量0.1%~0.4%(m/m)的转谷氨酰胺酶固化,通过低温真空干燥而成。将所述保鲜剂以10g/5Kg草莓的剂量用于草莓的保鲜,保鲜效果显著,对其风味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好,且使用方便。

    一种无苯并(a)芘残留的高品质油茶籽油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36943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76988.7

    申请日:2016-10-05

    Inventor: 龚吉军 王挥 唐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1/04 C11B1/06 C11B3/10

    Abstract: 一种无苯并(a)芘残留的高品质油茶籽油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油茶籽烘干;(2)油茶籽脱壳;(3)CCD色选除霉变油茶籽仁;(4)油茶籽仁微波烘焙;(5)双螺旋低温(65℃以下)压榨制油;(6)水洗、低温处理、油渣分离;(7)复合脱色剂同时脱色、脱B(a)P。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油茶籽油,出油率高,储藏稳定性好,所得油茶籽油既具传统热榨油的典型香气、风味(感官评分值平均为97.56分),又减少了维生素E、角鲨烯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破坏,且提油过程中B(a)P的产生量接近欧盟对植物油的限量标准,平均值仅为2.4606μg/Kg,而成品油则检不出B(a)P(按GB/T22509-2008的方法检测),其食用安全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