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9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1792.4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的初始资料;根据初始资料提取决策变量;根据决策变量确定工程造价目标函数;根据决策变量结合水动力模型确定排水效率目标函数;由规范确定约束条件;由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得到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将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初始化,生成初始种群;使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初始种群进行差分进化操作,快速生成备选方案集;使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备选方案集中的方案进行迭代优化,输出全局最优方案。本发明能够快速智能协同布设一套优良的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79442.5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47 , G06F9/50 , G06N5/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广域空间铁路线路GPU并行智能搜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综合地理信息模型并初始化数据;S2、对网格进行层次划分;S3、在GPU中并行化进行网格扫描以更新距离图,寻找可行的线路路径;S4、判断距离图中的距离值是否改变,若改变则回到S3,否则输出最终的距离图数据。本发明通过将海量的网格进行层次划分,每个线程块区域内执行串行计算,所有线程块并行计算的方式,利用了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同时采用GPU计算和CPU控制的协同计算架构,实现了距离变换方法在广域选线空间与精细网格中的高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0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82814.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N3/006 , G06Q10/101 , G06Q50/08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建设选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大临工程协同选址优化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本发明所公开的线路‑大临工程协同选址优化方法具体包括:先将选线区域离散为体素集合,获取体素集合中体素的线路通行适宜度评价指标以及体素的大临工程布设适宜度评价指标,并获取选线区域所有体素的#imgabs0#的分布场和#imgabs1#的分布场;再获取线路通行适宜度一级引力场以及大临工程布设适宜度二级引力场;最后将所得线路通行适宜度一级引力场和大临工程布设适宜度二级引力场融入粒子群算法的搜索过程,指引粒子搜索集中在适宜布设线‑临方案的选线区域,使之快速收敛到线‑临协同优化方案,满足复杂选线环境线‑临协同优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0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79442.5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47 , G06F9/50 , G06N5/0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广域空间铁路线路GPU并行智能搜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综合地理信息模型并初始化数据;S2、对网格进行层次划分;S3、在GPU中并行化进行网格扫描以更新距离图,寻找可行的线路路径;S4、判断距离图中的距离值是否改变,若改变则回到S3,否则输出最终的距离图数据。本发明通过将海量的网格进行层次划分,每个线程块区域内执行串行计算,所有线程块并行计算的方式,利用了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同时采用GPU计算和CPU控制的协同计算架构,实现了距离变换方法在广域选线空间与精细网格中的高效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1792.4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布设的初始资料;根据初始资料提取决策变量;根据决策变量确定工程造价目标函数;根据决策变量结合水动力模型确定排水效率目标函数;由规范确定约束条件;由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得到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将排水设施网络系统优化模型初始化,生成初始种群;使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初始种群进行差分进化操作,快速生成备选方案集;使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备选方案集中的方案进行迭代优化,输出全局最优方案。本发明能够快速智能协同布设一套优良的铁路站场排水设施网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73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82814.5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10/0631 , G06N3/006 , G06Q10/101 , G06Q50/08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建设选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大临工程协同选址优化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本发明所公开的线路‑大临工程协同选址优化方法具体包括:先将选线区域离散为体素集合,获取体素集合中体素的线路通行适宜度评价指标以及体素的大临工程布设适宜度评价指标,并获取选线区域所有体素的#imgabs0#的分布场和#imgabs1#的分布场;再获取线路通行适宜度一级引力场以及大临工程布设适宜度二级引力场;最后将所得线路通行适宜度一级引力场和大临工程布设适宜度二级引力场融入粒子群算法的搜索过程,指引粒子搜索集中在适宜布设线‑临方案的选线区域,使之快速收敛到线‑临协同优化方案,满足复杂选线环境线‑临协同优化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1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90906.1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湖南省衡永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nventor: 何亮 , 刘汉宏 , 刘峥嵘 , 丁国华 , 李明镜 , 张任军 , 王海林 , 杨雄 , 蒋胜波 , 陈兆 , 杨飞 , 余国平 , 王德民 , 徐伟 , 张鹏 , 龚琛杰 , 康磊 , 欧阳宇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山岭隧道防水层土工织物横向渗透系数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厚度系数修正土工织物的固体体积分数,采用纤维取向系数对纤维所受流体初始阻力以及纤维初始长度进行修正,得到纤维所受流体总阻力,再基于达西定律计算渗透系数并采用厚度系数修正横向渗透系数阻力模型;采用厚度系数修正最大孔隙直径、截面面积,同时根据现有数据建立分形维数的经验公式,进而建立修正横向渗透系数分形模型;以土工织物的面密度与厚度的乘积作为划界指标,将两个模型联立成综合模型。该模型既能考虑纤维乱向分布与外加荷载作用对土工织物横向渗透的影响,又能适用于不同厚度、面密度土工织物的横向渗透系数预测,预测精度高,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1013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6944.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HXD1机车的低压电气控制设备,设备包括:电源板、输入板、输出板、模拟板、网络板、记录板、背板,电源板用于提供电源,与各板组成安全相关的电源供电拓扑和内网双CAN通信拓扑;输出板和记录板通过背板与部署在背板上的交换机的各个以太网接口对应接驳,构成非安全相关拓扑;输出板采用带硬件表决器的二乘二取二的冗余数字量输出,每个输出通路由两组完全独立的输出通道进行并联输出;网络板配备完全冗余的MVB网络通信及CAN数据转发功能,配备完全独立的2组MVB转CAN硬件,一组投入工作,另一组进行监听。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增强低压电气控制设备的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728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77432.5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胶结充填料浆高效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及搅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胶凝材料和充填材料输送至搅拌装置中;向所述搅拌装置中加入的水,向所述搅拌装置内注入含二氧化碳的废气,并检测所述搅拌装置内气压,待所述搅拌装置内气压达到设定值后,停止注入含二氧化碳的废气;所述搅拌装置密闭搅拌以使所述搅拌装置内容纳的胶凝材料、充填材料、水和含二氧化碳的废气混合形成碳化充填料浆;检测所述搅拌装置内的所述碳化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待所述碳化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达到泵送要求后,停止搅拌并排出所述搅拌装置内多余的废气。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提出一种利用胶结充填料浆高效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80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676046.4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最小宽度确定方法,本发明提出的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场最小宽度确定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够确定采场宽度最小值的方案,从而解决目前缺乏对采场宽度最小值的选取进行确定的方案的问题;本申请弥补了现有采场宽度确定方法仅给出采场最大允许宽度,而未充分考虑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采场宽度过小而导致的进路眉线破坏、充填挡墙构筑困难的问题。本申请在综合考虑现场实际出矿作业、充填挡墙构筑、底部结构设置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采场最小宽度的确定方法,从而为确定合适采场宽度提供工程约束,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与应用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