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68476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146738.4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梁‑轨道系统适用性评价方法,包括:(1)建立有限元模型;(2)不确定性分析;(3)确定适用性分析的指标及其限值;(4)求出结构响应发生超限概率的置信区间;(5)对结构和系统在近断层地震下适用性进行评价和判断。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具有明显的统计规律性,能够良好地解决结构在近断层地震动下响应离散性较大而导致抗震分析缺乏代表性的问题;本发明评价方法能够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结构和系统的超限概率进行合理地预测,并对它们的超限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价;本发明能够对结构和系统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适用性进行定义和判断,为近断层地区的桥梁结构抗震以及危险性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2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23856.3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桥梁震致损伤后轨道映射变形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基本假设;S2建立桥梁结构变形与无砟轨道结构变形间映射关系计算模型;S3模型求解。本发明提出适用高速铁路中各种轨道结构形式的高速铁路桥上轨道不平顺与轨下部件地震损伤变形间映射关系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高速铁路桥梁中,桥墩、支座及轨道结构各关键构件累积损伤与轨面变形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克服现行高速铁路桥上轨道不平顺与轨下部件地震损伤变形间映射关系计算方法中未考虑轨道结构层间接触的非线性的不足;本发明克服现行高速铁路桥上轨道不平顺与轨下部件地震损伤变形间映射关系计算方法中未考虑路基边界条件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1492285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042849.4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08 , C04B35/622 , D01D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铍纤维的制备技术。以铍化合物、有机聚合物等物质为原料,制成含铍先驱体,再经熔融纺丝制成连续性纤维或离心甩丝、喷吹法制成短纤维,将上述纤维进行不熔化处理得到不熔化纤维,再在气氛保护下进行高温烧成,制得含铍连续性纤维或短纤维。该产品具有高强度、高耐温性、耐腐蚀性、高绝缘性和优异的导热性能等综合特性,并且工艺流程简单,适合于工业上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310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0123856.3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桥梁震致损伤后轨道映射变形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基本假设;S2建立桥梁结构变形与无砟轨道结构变形间映射关系计算模型;S3模型求解。本发明提出适用高速铁路中各种轨道结构形式的高速铁路桥上轨道不平顺与轨下部件地震损伤变形间映射关系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高速铁路桥梁中,桥墩、支座及轨道结构各关键构件累积损伤与轨面变形的映射关系;本发明克服现行高速铁路桥上轨道不平顺与轨下部件地震损伤变形间映射关系计算方法中未考虑轨道结构层间接触的非线性的不足;本发明克服现行高速铁路桥上轨道不平顺与轨下部件地震损伤变形间映射关系计算方法中未考虑路基边界条件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1492285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42849.4
申请日:2009-03-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4B35/08 , C04B35/622 , D01D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铍纤维的制备技术。以铍化合物、有机聚合物等物质为原料,制成含铍先驱体,再经熔融纺丝制成连续性纤维或离心甩丝、喷吹法制成短纤维,将上述纤维进行不熔化处理得到不熔化纤维,再在气氛保护下进行高温烧成,制得含铍连续性纤维或短纤维。该产品具有高强度、高耐温性、耐腐蚀性、高绝缘性和优异的导热性能等综合特性,并且工艺流程简单,适合于工业上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36847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46738.4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梁-轨道系统适用性评价方法,包括:(1)建立有限元模型;(2)不确定性分析;(3)确定适用性分析的指标及其限值;(4)求出结构响应发生超限概率的置信区间;(5)对结构和系统在近断层地震下适用性进行评价和判断。本发明采用的方法具有明显的统计规律性,能够良好地解决结构在近断层地震动下响应离散性较大而导致抗震分析缺乏代表性的问题;本发明评价方法能够对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结构和系统的超限概率进行合理地预测,并对它们的超限状态进行全面的评价;本发明能够对结构和系统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适用性进行定义和判断,为近断层地区的桥梁结构抗震以及危险性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