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贫氧燃烧且副产富氢产品的焦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72588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9681.8

    申请日:2024-07-26

    Inventor: 李昊阳 张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贫氧燃烧且副产富氢产品的焦化装置,包括炼焦系统和余热回收净化系统,所述的炼焦系统包含氧气预热器、管道混合器、氧气喷嘴、炭化室、贫氧燃烧区、还原区和二级还原区,贫氧燃烧区设置在焦炉炭化室的两侧,每个贫氧燃烧区顶部设置若干气道,每个气道设置一个氧气喷嘴,通过流量调节阀依次与管道混合器和氧气预热器连接,贫氧燃烧区底部设置还原区,还原区汇合连接到二级还原区,二级还原区连接余热回收净化系统,本发明有益效果避免高温焦炉煤气处理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热量被加以充分利用,节省能源,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极大的对焦炉煤气进行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率高。

    一种适用于负压状态下焦油轻油和宽馏份的油品分离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8234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1710049754.X

    申请日:2017-01-23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负压状态下焦油轻油和宽馏份的油品分离设备,包括塔体、精馏塔、漏斗、内插入管、油相出口、水相出口、进料口、漏斗上气相平衡口、漏斗下气相平衡口、回流口,漏斗将塔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精馏塔,下部分为油水分离区;内插入管下端伸至油水分离区的塔底,上端连接油水分离区上部塔体上的油相出口;水相出口在漏斗下方的塔体上;进料口在漏斗上方的塔体上;漏斗上气相平衡口位于精馏段塔盘或填料下方,漏斗下气相平衡口位于油水分离区的上部塔体上,两个气相平衡口通过管路连通。该设备在对焦油馏份中轻油和宽馏份分离的同时,能够完成负压状态下的油水分离任务,有效降低塔径,减少塔顶冷凝冷却器的负荷。

    一种剩余氨水脱酸生产精制氨水同时实现热量耦合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05420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910300066.5

    申请日:2019-04-15

    Inventor: 李昊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剩余氨水脱酸生产精制氨水同时实现热量耦合的工艺,剩余氨水与蒸氨废水换热并与酸性溶液混合后进入脱酸塔,剩余氨水中的游离氨变为固定氨,酸气由脱酸塔顶部逸出,脱除酸气后的一部分氨水与碱液混合自蒸氨塔顶部进入进行蒸氨处理;另外一部分氨水进入蒸氨塔顶的冷凝器,加热后返回脱酸塔底部对脱酸塔进行供热;在碱液的作用下氨水中的固定氨变为游离氨,氨气从蒸氨塔顶部逸出,经冷凝器浓缩后成为氨产品。本发明通过在脱酸塔进行加酸操作,抑制氨气逸出,有效回收氨产品;通过控制蒸氨塔塔顶温度高于脱酸塔塔底温度,使蒸氨塔塔顶的冷凝器在完成浓缩氨气的同时,还能够为脱硫塔供热,通过热量耦合的方式降低工艺整体能耗。

    一种高温荒煤气输送方法及管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58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57456.2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荒煤气输送方法及管道系统,在荒煤气管道的底部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氧气入口管,连续或每间隔一段时间向荒煤气管道内通入氧气,并且确保通入的氧气量低于煤气爆炸的极限值;氧气与荒煤气管道底部淤积的焦油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分解为小分子气体,反应产生的热量用于弥补一部分荒煤气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所述系统包括荒煤气管道、氧气入口管、氧气出口管、氧气总管、阀门、8字形盲板、可拆卸软连接及流量计;本发明能够在减少高温荒煤气沿途热量损失的同时,避免焦油等物质堵塞荒煤气管道,为高温荒煤气不经降温直接进行重整提供保障。

    一种采用循环氨水制冷的初冷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03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333424.9

    申请日:2019-12-23

    Inventor: 李昊阳 李超 张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循环氨水制冷的初冷工艺及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焦油渣收集装置、初冷器、下段冷凝液槽、循环氨水制冷机组、焦油渣泵、乳化液喷洒泵、剩余氨水泵、初冷器冷凝液泵、去蒸氨单元管道、焦油外送管道、阀门、一级循环氨水槽、二级循环氨水槽、阀门一、循环氨水泵和二级焦油渣收集装置。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分级设立循环氨水槽,可在避免进入制冷机组的循环氨水温度过低的同时,确保循环氨水回用温度满足工艺要求,避免焦油在集气管中淤积,降低了喷淋喷头的堵塞几率。

    一种剩余氨水脱酸生产精制氨水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05420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00070.1

    申请日:2019-04-15

    Inventor: 李昊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剩余氨水脱酸生产精制氨水的工艺,剩余氨水与蒸氨塔底的蒸氨废水经换热器换热并与酸性溶液混合后进入脱酸塔顶部,剩余氨水中的游离氨变为固定氨从而抑制氨气逸出,酸气由脱酸塔顶部逸出;脱除酸气后的氨水与碱液混合后从蒸氨塔顶部进入进行蒸氨处理;在碱液的作用下,氨水中的固定氨变为游离氨,氨气从蒸氨塔顶部逸出,经冷凝器浓缩后成为氨气产品。本发明通过合理有序的添加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使剩余氨水中的酸性成分和碱性成分实现分步解吸,在完成氨水蒸馏的同时,有效回收氨产品,扩大产品应用范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粗苯加氢精制工艺中C5非芳烃提纯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69320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17252.6

    申请日:2018-12-12

    Inventor: 李昊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苯加氢精制工艺中C5非芳烃提纯方法及系统,排气稳定塔中部一侧设原料入口,底部设液相产品出口,顶部设气体出口;气体出口通过一次冷凝器连接回流槽顶部的气液混合物入口,回流槽底部的液相出口通过回流管路连接排气稳定塔上部的回流液入口,回流管路上设回流泵和阀门;回流槽顶部的气相出口通过二次冷凝器连接气液分离器的上部的混合液入口,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液相产品出口,顶部设捕雾层及气相出口。本发明通过控制稳态操作下排气稳定塔的塔顶操作温度和一次冷凝器的出口温度,结合气液分离方法,实现将C5非芳烃从加氢油中分离出来的目的。

    一种强化脱酸蒸氨解吸的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384582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53377.9

    申请日:2018-02-22

    Inventor: 李昊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脱酸蒸氨解吸的系统及工艺,脱酸蒸氨塔的顶部设有混合气排出口及富液入口,脱酸蒸氨塔的中部设有贫液侧线采出口、剩余氨水入口及碱液入口,脱酸蒸氨塔下部设加热热源入口,脱酸蒸氨塔底部设蒸氨废水排出口;冷凝器或分缩器的混合气入口与脱酸蒸氨塔的混合气排出口连接;脱酸蒸氨塔的富液入口连接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介质出口,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连接富液输送管道;脱酸蒸氨塔的贫液侧线采出口依次连接贫液泵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介质入口,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介质出口连接贫液输送管道。本发明通过提高富液中硫化氢的解吸效率,同时防止过多氨气从塔顶随混合气体逸出,从而改善脱硫贫液质量,并且最终达到提高脱硫效率的目的。

    一种水溶法沼气净化过程中回收二氧化碳的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28581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153376.4

    申请日:2018-02-22

    Inventor: 李昊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法沼气净化过程中回收二氧化碳的系统及工艺,所述系统包括二氧化碳解吸塔、空气吹扫塔、换热器和加热器;本发明在加压水洗法从沼气中分离二氧化碳之后,将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富液引入所述系统中,在不影响天然气生产的前提下,对二氧化碳进行充分回收,且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控制方便,投资运行费用低。

    一种粗苯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萃取蒸馏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12691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07235.X

    申请日:2011-01-13

    Inventor: 李昊阳 孙虹 叶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苯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萃取蒸馏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萃取剂从萃取蒸馏塔顶部进入,加氢油在萃取蒸馏塔中部进入;塔顶产品以气相的形式进入提馏塔;2)萃取蒸馏塔塔顶气相产品进入提馏塔进行精馏提纯,在提馏塔塔顶非芳烃产品送出,提馏塔塔底的重相产品经过泵的作用送入液液分离槽;3)在液液分离槽中,液体积累后分为重相产品和轻相产品,重相产品萃取剂和芳烃,返回萃取蒸馏塔;轻相产品非芳烃,返回提馏塔。该工艺可有效防止重非芳烃返回萃取蒸馏塔的萃取段,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了萃取蒸馏塔全塔高度,方便了工人操作,避免了由于萃取蒸馏塔高度过高引起的供热不足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