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的筛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60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370213.X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的筛分系统,属于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技术领域,包括筛分机构、与所述间隙形状相匹配的通气部件、送风机,筛分机构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料口、出料口、气室和料室,气室位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以通过进气口、出气口和气室形成供气体流通的通道,料室位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进料口、出料口和料室形成供物料流通的通道,气室和料室之间设置有间隙;通气部件设置于间隙内,通气部件设置有多个通孔,气室通过多个通孔与料室相通;所述送风机设置于所述进气口处。本发明达到在活性焦脱硫脱硝工艺中,减小活性焦颗粒中焦粉含量,有效降低活性焦超温及红焦风险,提高工艺生产系统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一种造粒料冷风仓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248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89365.2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造粒料冷风仓,所述造粒料冷风仓包括:冷风仓本体,包括一内腔,所述冷风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冷风仓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冷风仓本体的进料口和所述冷风仓本体的出料口与所述内腔连通;引风系统,用于将所述冷风仓本体的内腔内的空气从冷风仓本体的顶部抽送至所述冷风仓本体外;冷却风总管,所述冷却风总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冷风仓本体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冷风仓本体的内腔内;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风总管的另一端连通;冷却风支管,与所述冷却风总管连通,设置在所述冷风仓本体的内腔内,所述冷却风支管上开设有冷风口。本发明可实现造粒料连续自动冷却,提升活性焦生产线自动化水平。

    一种煤气锅炉尾部烟气节能减排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8406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63265.5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锅炉尾部烟气节能减排系统,包括煤气锅炉、燃烧器、脱硫塔、脱硫剂喷入系统、烟气系统、空气系统、煤气系统、换热装置、除尘器和烟囱;煤气锅炉的省煤器烟气侧出口通过烟气系统与脱硫塔连通,脱硫剂喷入系统与烟气系统连通;脱硫塔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换热装置、除尘器和烟囱;煤气锅炉上安装有燃烧器,空气系统与换热装置的空气进口连通,换热装置的空气出口与燃烧器连通;煤气系统与换热装置的煤气进口连通,换热装置的煤气出口与煤气出口与燃烧器连通。本发明采用先脱硫后降温的烟气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脱硫效率,同时降低尾部换热面的低温腐蚀风险,提高机组安全性及经济性。

    高炉煤气干法脱硫系统以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1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88332.6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煤气干法脱硫系统,包括煤气进管、第一放散管、第二放散管、第一脱硫吸附器以及再生管;煤气进管与第二放散管均连通至第一脱硫吸附器的进口,且第一脱硫吸附器的出口连通第一放散管;再生管连通第一脱硫吸附器的出口,再生管上设置有加热器与再生阀门;于煤气进管上设置有脱硫前阀组,第一放散管上设置有脱硫后阀组,再生管上设置有再生前阀组,第二放散管上设置有再生后阀组;还提供一种高炉煤气干法脱硫方法。本发明既可以采用对高炉煤气的干法脱硫,还能够对脱硫剂进行解析再生,还可以通过对加热器加热温度调控,以判断不同温度的脱硫剂解析效果以及脱硫剂衰减特性,还能够判断脱硫剂对CO2与COS的竞争吸附关系。

    煤气燃烧器及煤气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18047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1455624.2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一种煤气燃烧器及煤气燃烧装置,属于煤气燃烧设备领域。该煤气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与燃烧器本体连接的第一燃气喷口、位于第一燃气喷口喷出的煤气路径上的安装座及用于对煤气进行点火的点火电极,点火电极与安装座连接且可相对安装座转动。本发明提供的煤气燃烧器能够调节点火电极的方位,以便于适应不同喷射流量和角度的煤气喷射路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煤气燃烧器的煤气燃烧装置。

    一种降尘风管装置及降尘溜槽装置及降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764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474525.4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尘风管装置及降尘溜槽装置及降尘方法,包括降尘风管、导流槽及下游受料槽;导流槽与下游受料槽连通,降尘风管与导流槽及下游受料槽连通。本发明通过在导流槽及下游受料槽之间连通有降尘风管,粉粒状物料沿导流槽向前流动进入到下游受料槽中,导流槽后段区域因物料向前流动后原所占空间腾出,局部为负压;沿导流槽卸料至下游受料槽表面时,物料由运动变静止时产生扬尘,该部分含尘空气受导流槽后段负压抽吸作用沿降尘风管向后返回流动,回流的含尘空气在导流槽后段区域负压抽吸作用下填补至该区域,从而确保降尘风管和下游受料槽形成封闭空间内压力平衡、空气无外溢动力,形成内循环自降尘,更加有效、环保且节省原材料。

    降低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换热端差的外置式蒸汽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641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0107.7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煤气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换热端差的外置式蒸汽冷却系统,包括汽轮机三段抽汽管道、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汽侧出口管道以及依次连接的汽轮机高压抽汽加热单元、外置式蒸汽冷却器进水管道、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出水管道,所述汽轮机三段抽汽管道与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蒸汽进口连通,所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蒸汽出口通过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汽侧出口管道与所述汽轮机高压抽汽加热单元连通。本发明通过增加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对高温抽汽进行分级使用,可极大地降低介质换热端差,实现高压回热抽汽最优换热端差配置,提高机组回热加热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锅炉给水温度,进而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一种电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450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88164.5

    申请日:202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及装置,属于电炉炼钢的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包括将电炉二次燃烧室中排出的高温烟气排入旋风除尘器中进行大颗粒除尘;将进行大颗粒除尘后的高温烟气排入余热锅炉中,且在余热锅炉中加入除盐水,来产生高温蒸汽和降温后的高温烟气;将高温蒸汽输送至汽轮机,以供汽轮机做功来发电;将降温后的高温烟气排入烟气处理装置中除去污染物,以获得除去污染物后的烟气;通过旋流混风器将除去污染物后的烟气排入布袋除尘器中除去粉尘,以获得除去粉尘后的烟气;将除去粉尘后的烟气经引风机排入烟囱中进行排放。本发明达到能够对烟气余热进行有效回收利用,有利于电炉炼钢的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效果。

    一种锅炉受热面壁温保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9589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1467141.9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壁温保护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历史燃烧调整工况进行聚类,将燃烧调整工况划分成多组不同的燃烧工况;对每个燃烧工况,建立受热面危险系数的机器学习模型,形成受热面危险系数模型库;基于燃烧工况和受热面危险系数模型库,对当前实时工况的受热面的最优能流分布进行寻优,获得受热面最优能流分布;根据受热面最优能流分布对不同区域的吹灰器进行调节,调整不同区域吹灰力度,以优化受热面能流分布,获得锅炉汽水管道壁温的保护策略。本发明基于能流聚类和分布吹灰,从现场历史运行数据出发,在固定燃烧系统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调整不同区域吹灰力度,以优化受热面能流分布,获得锅炉汽水管道壁温的保护策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