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071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167998.0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公路用雷视一体机安装装置、使用方法及组网安装方法,其应用于公路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雷视一体机上的测量装置和位于地面处的监测装置,测量装置包括第一中央控制器、角度采集传感器、第一状态指示灯、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一显示模块,监测装置包括第二中央控制器、按键模块、第二状态指示灯、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显示模块,其中测量装置和监测装置通讯连接并传输数据,技术人员通过监测装置进行数据输入和监控,安装人员通过测量装置进行角度调试;通过该方法安装雷视一体机,能够快速进行调试和安装,调试时间减少到2分钟内,节约时间85%以上,同时提高了雷视一体机的安装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2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167985.3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公路用雷视一体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插件、安装角调节装置、激光发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通过将插件的底部插设在雷视一体机的散热孔中,可以利用雷视一体机本身的结构,对辅助安装装置进行位置固定,而不需要额外单独设置固定装置;2)插件为高分子材料热熔注塑成型,可实现快速插拔和循环利用;3)采用安装台车对公路用雷视一体机进行安装,由安装员和指挥员协同操作,安装员在安装台车机械臂的一端调整雷视一体机和辅助安装装置,指挥员在道路中心线上进行投影点标记,并根据激光点射在地面上的位置,指挥安装员进行角度校准,进而可以提高公路用雷视一体机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324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81467.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多雷达跨区域组网多目标跟踪方法,包括沿待检测路段布设N个雷达,使N个雷达的检测区域覆盖整个待检测路段,每个雷达与管控中心通过局域网实现信息传输;每个雷达具有自身的IP地址;然后分别建立雷达坐标系和全局坐标系;最后,每个雷达实时检测待检测路段上的目标车辆信息,管控中心并行接收多个雷达的传输数据,对该次所有雷达的传输数据依次进行坐标转换和数据关联,生成该次跟踪信息,如此往复即可实现待检测路段上每个目标车辆的全路段跟踪。本发明将高速公路雷达的检测范围无限延长,实现车辆在整个组网范围内的全路段跟踪检测,用于全路段的交通事件检测和交通行为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90850.7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12 , H04L41/142 , H04L41/145 , H04W16/18 , H04W16/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网多种类型监测设备组合优化布设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具体路网结构建立道路交通网拓扑关系图,根据路网拓扑关系图,按照组合成本最小化原则、组合布设路径全覆盖原则以及组合布设路径区分原则,建立多类型监测设备组合布设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安装连续监测设备的路段集合和安装点式监测设备的路段集合。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组合布设多种类型监测设备,能够在实现路网流信息全覆盖的情况下使得组合成本最小化,降低路网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此外,该方法得到的路径流信息为唯一流,能够避免盲目追求全覆盖而缺乏对不同路径的区分,提高了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4109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095213.2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视频的交通数据采集方法:首先进行道路特征点选取和测量;然后进行无人机拍摄,再对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进行图像预处理,将世界坐标与图像坐标进行单应性变换;然后进行图像匹配;再进行车辆目标检测,实现多目标跟踪,最后进行交通参数的计算,得到车辆的交通数据。本发明的基于无人机视频的交通数据采集方法既能发挥无人机机动灵活的优势,又能保证交通参数提取的准确性、可靠性,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27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167985.3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N5/225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公路用雷视一体机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插件、安装角调节装置、激光发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通过将插件的底部插设在雷视一体机的散热孔中,可以利用雷视一体机本身的结构,对辅助安装装置进行位置固定,而不需要额外单独设置固定装置;2)插件为高分子材料热熔注塑成型,可实现快速插拔和循环利用;3)采用安装台车对公路用雷视一体机进行安装,由安装员和指挥员协同操作,安装员在安装台车机械臂的一端调整雷视一体机和辅助安装装置,指挥员在道路中心线上进行投影点标记,并根据激光点射在地面上的位置,指挥安装员进行角度校准,进而可以提高公路用雷视一体机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483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1260430.1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公路实时运行风险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多因素融合的熵值模型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环境对道路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本发明基于熵值模型的原理,在实时交通流数据、实时环境变化数据获取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运用相关性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归一化处理等方法,根据高速公路的实时运行情况,融合交通流风险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建立可分析高速公路实时运行情况的风险熵模型。该模型可以对高速公路的实时运行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分析,可以为高速公路实时风险管理提供依据,管理人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处置和防范,避免或减少因高风险情况对经济和财产造成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9150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811190850.7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交通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网多种类型监测设备组合优化布设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具体路网结构建立道路交通网拓扑关系图,根据路网拓扑关系图,按照组合成本最小化原则、组合布设路径全覆盖原则以及组合布设路径区分原则,建立多类型监测设备组合布设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安装连续监测设备的路段集合和安装点式监测设备的路段集合。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组合布设多种类型监测设备,能够在实现路网流信息全覆盖的情况下使得组合成本最小化,降低路网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此外,该方法得到的路径流信息为唯一流,能够避免盲目追求全覆盖而缺乏对不同路径的区分,提高了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43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77654.0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 G01S13/91 , G01S13/931 , G01S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状态感知雷达的布设方法,首先,采集待布设路段的道路环境信息,并据此建立三维道路环境模型;其次,设定雷达初始间距,按雷达初始间距对待布设路段进行雷达均布,确定雷达的初始纵向位置;最后,确定雷达布设参数为雷达纵向位置、雷达安装高度、雷达横向位置、雷达最小俯仰角度,按照布设优化原则对每个雷达进行参数优化,得到优化后的雷达布设个数及每个雷达布设参数,进而完成整个待布设路段的雷达布设。本发明通过对组网雷达的布设安装参数进行有效评估,实现了对整个路段的交通流运行状态的实时检测,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基础上,大大节省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4483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60430.1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公路实时运行风险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多因素融合的熵值模型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环境对道路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本发明基于熵值模型的原理,在实时交通流数据、实时环境变化数据获取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运用相关性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归一化处理等方法,根据高速公路的实时运行情况,融合交通流风险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建立可分析高速公路实时运行情况的风险熵模型。该模型可以对高速公路的实时运行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分析,可以为高速公路实时风险管理提供依据,管理人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处置和防范,避免或减少因高风险情况对经济和财产造成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