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底盘装配输送线及其合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482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86416.9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装配输送线,包括用于运输车身的装配线滑板、用于承载车身底盘合装零部件的合装台车、用于将合装台车推上或拉下装配线滑板的随行机构和沿车身底盘的装配输送方向设置、可将合装台车输送至随行机构或承载从随行机构卸下的合装台车的台车输送机构,合装台车上设有升降台,升降台的顶部为可承载所述车身底盘合装零部件的支撑板,装配线滑板在靠近随行机构的一侧、沿车身底盘的装配输送方向设有供电装置,合装台车的底部设有可从供电装置取电并向升降台供电的取电装置。本发明实现了在装配线滑板的运行过程中将前、后悬或电池与车身底盘进行合装,并保证操作人员作业的舒适性及灵活性。

    一种输送装配用连续取电通讯轨道

    公开(公告)号:CN1093190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53181.3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装配用连续取电通讯轨道,其包括输送滑板的托辊组件,所述托辊组件旁设置有与其平行布置的取电通讯轨道,所述取电通讯轨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沿其轴向水平布置的二维码,所述取电通讯轨道的侧端面上固接有滑触线结构和通讯连接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其通过二维码、取电结构、通讯结构集成于一根轨道上,实现一种轨道多种用途,其能够根据不同的滑板系统满足不同的取电方式和通讯方式的使用要求。

    一种滑橇式连续供电、通讯多功能升降滑板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6816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811251253.0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橇式连续供电、通讯多功能升降滑板输送系统,其包括平行布置的内饰线托辊轨道系统和底盘线托辊轨道系统,内饰线托辊轨道系统的两端设置有旋转滚床,底盘线托辊轨道系统的两端设置有换向装置,旋转滚床和换向装置之间设置有换线托辊轨道系统,还包括可在内饰线托辊轨道系统和底盘线托辊轨道系统上共线运行的双层滑橇式升降滑板和用于定位和供电双层滑橇式升降滑板的滑板取电通讯轨道。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双层滑橇式升降滑板配合滑板取电通讯轨道实现了滑板的连续供电、不间断通讯,提高了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

    一种滑橇式连续供电、通讯多功能升降滑板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6816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251253.0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橇式连续供电、通讯多功能升降滑板输送系统,其包括平行布置的内饰线托辊轨道系统和底盘线托辊轨道系统,内饰线托辊轨道系统的两端设置有旋转滚床,底盘线托辊轨道系统的两端设置有换向装置,旋转滚床和换向装置之间设置有换线托辊轨道系统,还包括可在内饰线托辊轨道系统和底盘线托辊轨道系统上共线运行的双层滑橇式升降滑板和用于定位和供电双层滑橇式升降滑板的滑板取电通讯轨道。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双层滑橇式升降滑板配合滑板取电通讯轨道实现了滑板的连续供电、不间断通讯,提高了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

    基于信息系统的Revit软件信息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367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602356.6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系统的Revit软件信息交互系统,它包括信息系统web端平台装置、程序开发装置、数据接口装置、模型交互装置和Revit程序开发装置,其中,所述信息系统web端平台装置的通信端连接程序开发装置的第一通信端,程序开发装置的第二通信端分别连接数据接口装置的第一通信端和模型交互装置的第一通信端,所述数据接口装置的第二通信端连接Revit程序开发装置的信息下载接口,模型交互装置的第二通信端连接Revit程序开发装置的数据上传及发布接口。本发明能方便地在信息系统中创建项目信息,并且BIM软件创建的数据可以直接提交给信息系统进行查看和交互。

    基于BIM的建筑金属围护系统的深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9231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32966.6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金属围护系统的深化设计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检查建筑表皮模型与钢结构深化模型是否存在冲突;步骤2:出具冲突或不符合围护系统安装的列表信息,并调整模型;步骤3:利用软件按规则一键自动生成建筑金属围护系统深化模型,本发明的自动化建模设计方法提高深化设计效率,得出的工程量清单更容易做到精细化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管道支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525359.4

    申请日:2017-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管道支架设计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管道支架固定构件;2、获取管道支架上的管道、3、计算相邻管道支架间距;4、计算横担受力;5、计算支撑杆受力;6匹配配件规格;7、新建参数化族;8、新建族类型;9、创建族实例。本发明解决了在BIM设计中管道支架计算、建模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