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结构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937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53309.7

    申请日:202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空气悬架结构及汽车,其包括车架、气囊、车桥、导向支座、板簧、纵向推力杆、以及横向推力杆;车架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纵梁,将各纵梁相对的一侧定义为纵梁的内侧,将纵梁的另一侧定义为纵梁的外侧;气囊和车桥均连接在纵梁的底侧,导向支座的上端与纵梁的外侧连接,板簧的第一端部与导向支座的下端滑动连接,板簧的第二端部与气囊的底部连接,板簧与车桥连接,板簧的第一端部能够沿车架的轴向来回移动;纵向推力杆的第一端部与导向支座的下端连接,纵向推力杆的第二端部与车桥连接;横向推力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各纵梁的内侧。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空气悬架结构及汽车能增加空气悬架结构的可靠性。

    重型载重汽车片簧组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3715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89663.5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载重汽车片簧组件,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由若干片片簧迭加而成,所述片簧中部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片簧截面从中部沿钢板长度方向向两端逐渐变化,横截面厚度向两端逐渐变薄;所述片簧端部压成一定弧度,各片簧末端接触,片与片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片簧在端部用夹箍将各片簧捆扎在一起。本发明可以解决汽车整体质量较大,造成整车燃油经济性差的问题。

    一种空气悬架系统和车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8481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941160.0

    申请日:2022-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悬架系统和车,其中,空气悬架系统包括车架、两个导向支座、两个空气弹簧、两个板簧、车桥和两个推力杆,各板簧的一端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导向支座的下端部,另一端连接对应的空气弹簧的下端,车桥横向延伸,且设于两个纵梁的下方,车桥的两端均能够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板簧的中部位置,两个推力杆呈夹角设置,两个推力杆的一端均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车桥中部的上端部,另一端均沿背向空气弹簧的方向延伸,且分别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对应安装于两个纵梁相对的内侧端。本发明技术方案有效解决因侧向力单一传递路径导致的零部件故障率高的问题,提高了空气悬架系统各组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具有冻结保护的汽车用水压传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122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7517.2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冻结保护的汽车用水压传感装置,包括壳体、压力感应元件,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匹配安装所述压力感应元件的容腔,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和容腔内底之间留有储水空间,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通过内孔连通所述容腔的柱管,所述柱管的内孔由上至下分别为上孔、中孔和下孔,所述上孔对应连通所述储水空间,所述下孔的内径大于所述中孔的内径,所述中孔的中壁的壁厚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孔的下壁的壁厚。这种具有冻结保护的汽车用水压传感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低,有效解决水冻结时由于体积增加而损坏的问题,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8342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549297.1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结构,其包括车架、导向支座、车桥、空气气囊、减振器、减振器下支架和Z型板簧,所述导向支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一侧,所述空气气囊的上端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另一侧,所述空气气囊的下端连接所述减振器下支架,所述减振器设置在所述空气气囊远离所述导向支座的一侧,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减振器的下端与所述减振器下支架铰接,所述Z型板簧包括上板簧和下板簧,所述上板簧与所述下板簧连接时形成有抱合所述车桥的环套,所述上板簧远离所述环套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支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板簧远离所述环套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下支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投入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空气悬架系统和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848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41160.0

    申请日:2022-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悬架系统和车,其中,空气悬架系统包括车架、两个导向支座、两个空气弹簧、两个板簧、车桥和两个推力杆,各板簧的一端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导向支座的下端部,另一端连接对应的空气弹簧的下端,车桥横向延伸,且设于两个纵梁的下方,车桥的两端均能够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板簧的中部位置,两个推力杆呈夹角设置,两个推力杆的一端均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车桥中部的上端部,另一端均沿背向空气弹簧的方向延伸,且分别沿横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对应安装于两个纵梁相对的内侧端。本发明技术方案有效解决因侧向力单一传递路径导致的零部件故障率高的问题,提高了空气悬架系统各组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组合式X型推力杆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9191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0754445.3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X型推力杆,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弹性压缩件和第二弹性压缩件,第一板体的前侧连接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臂,第二板体的后侧连接两个左右间隔布置的第二连接臂;第二板体的前侧与第一板体的后侧上下间隔布置,第二板体的前侧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凹槽,第一板体的后侧设有与第一凹槽上下插接的凸块;第一紧固件从下至上依次穿过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弹性压缩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接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第一紧固件的端部设有第一螺母,第二弹性压缩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接第一螺母和第二板体;调节第一螺母在第一紧固件上的位置,能够调整组合式X型推力杆的Rx刚度。

    一种空气悬架用横向推力杆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97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902502.8

    申请日:2022-07-27

    Inventor: 陈运广 尹中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气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用推力杆设计方法,横向推力杆的左端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车架的左侧,横向推力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在车桥的上端,首先确定横向推力杆的右端在XZ平面内所形成的弧形运动轨迹;然后在所述弧形运动轨迹的中点处作所述弧形运动轨迹的切线;然后将切线沿Y向投影至车架的左侧面上,形成安装定位线;将第一转轴的轴向垂直于安装定位线布置,使得横向推力杆的左端的中心点沿Y向在车架左侧面的投影位于安装定位线上;因此,第一转轴的轴线与弧形运动轨迹的中点的切线垂直,从而使得横向推力杆向橡胶套两侧的扭转角度一致,避免了橡胶套单侧受压过度。

    一种空气悬架的高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05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603294.1

    申请日:2022-05-30

    Inventor: 陈运广 谷润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的高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空气悬架保持当前高度,当检测到电源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控制电磁阀处于连通状态,当检测到空气悬架的当前高度为第一高度时,通过电磁阀调整气控高度阀处于第二高度位置,以使空气悬架高度从第一高度上升为第二高度;当检测到空气悬架的当前高度为第二高度时,通过电磁阀调整气控高度阀处于第一高度位置,以使将空气悬架高度从第二高度下降为第一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气控高度阀联合电磁阀的控制形式,实现对空气悬架高度的调整,降低了系统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维修的便捷性。

    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4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49297.1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空气悬架结构,其包括车架、导向支座、车桥、空气气囊、减振器、减振器下支架和Z型板簧,所述导向支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车架的一侧,所述空气气囊的上端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另一侧,所述空气气囊的下端连接所述减振器下支架,所述减振器设置在所述空气气囊远离所述导向支座的一侧,所述减振器的上端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减振器的下端与所述减振器下支架铰接,所述Z型板簧包括上板簧和下板簧,所述上板簧与所述下板簧连接时形成有抱合所述车桥的环套,所述上板簧远离所述环套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支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板簧远离所述环套的一端与所述减振器下支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投入成本低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