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719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1565518.0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8G1/133 , G08G1/09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停车引导方法、装置、无人集卡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经过岸桥底部且未停在预设停车区域时,根据反射激光能量确定车辆与预设停车区域的停止线之间的纵向距离;根据反射激光角度和纵向距离确定车辆的横向停车偏差和停车朝向角度;根据横向停车偏差和停车朝向角度生成目标停车引导策略;根据目标停车引导策略对车辆进行停车控制,直至车辆停在预设停车区域内;通过上述方式,利用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反光条确定车辆的横向停车偏差和停车朝向角度,然后根据生成的目标停车引导策略对车辆进行停车控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控制车辆停车的准确性,以及降低停车控制所耗费的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386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531098.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匝道汇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目标车辆进入匝道行驶区域时,获取路侧单元提前检测的第一车流信息和第一车道线信息,从而进行第一路径规划;在目标车辆进入匝道汇入区域时,获取目标车辆传感器检测的第二车流信息和第二车道线信息;将第一车流信息与第二车流信息、第一车道线信息与所第二车道线信息进行对比修正,得到目标车流信息和目标车道线信息,获得更准确的车流信息;根据目标车流信息和目标车道线信息对目标车辆做出更准确的局部路径规划,以使目标车辆在匝道汇入区域变道汇入主干道,提高车辆汇入主干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093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07058.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驾驶员疲劳行为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监测驾驶员当前动作对无线信号的干扰,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信号特征;对信号特征进行降维,得到目标特征;将目标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目标疲劳行为识别模型中,得到目标疲劳行为识别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判断驾驶员当前动作是否为疲劳驾驶动作,得到驾驶员疲劳行为监控结果。通过上述方式,结合无线感知对驾驶员的动作进行监测,利用训练好的疲劳行为识别模型识别驾驶员动作是否为疲劳驾驶动作,实现了疲劳驾驶的监控,减少了疲劳驾驶的发生,降低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83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20903.2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纯电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汽车风扇水泵鼓风机的热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热管理控制系统中设置有风扇、鼓风机和水泵。以最佳能耗比(COP)为目标,相较传统热管理系统,只进行对应组件的单独控制,减少对控制器的需求和数据的采集,优化控制模式;具体根据环境温度和压缩机转速进行输入控制,采用协同控制的控制方法,将各个低压组件结合起来,先分别找出各自的最佳能耗比,再进行协同控制。与传统控制方法比较,简化了整体结构,整体最佳能耗比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49362.4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车辆热管理方法以及装置,本申请通过获取车辆中各设备的温度参数以及所述车辆所处区域的环境温度;根据所述温度参数和/或所述环境温度中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运行模式;根据所述目标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调节驾驶室热管理设备、电池热管理设备以及电机热管理设备中至少一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直至满足所述目标运行模式对应的达温停机条件,通过车辆中各设备的温度参数结合车辆所处区域的环境温度确定车辆的热管理运行模式,从而根据车辆目标热管理运行模式对应调节驾驶室热管理设备、电池热管理设备以及电机热管理设备中至少一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车辆中驾驶舱、电池以及电机的热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9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49360.5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辆热管理方法和装置,具体将整车的热管理系统分为电机回路、电池回路、暖风回路以及冷媒回路,并相互关联,再根据车辆的温度参数确定对应的热管理工作模式,并在当前车辆工况和所述温度参数满足预设前置条件时,根据所述温度参数确定所述车辆的热管理工作模式;进而根据确定的热管理工作模式控制电机回路、电池回路、暖风回路以及冷媒回路中至少一个回路的运行状态,提高车辆的各个区域的热管理的关联性,提高了整车热管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06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93382.X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 G06K9/62 , G06N20/10 , G06V40/20 , H04B17/309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驾驶员吸烟行为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监测驾驶员当前动作对无线信号的干扰,得到信道状态信息;提取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三阶累积量特征;对三阶累积量特征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目标特征;将目标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吸烟行为识别模型中,得到吸烟行为识别模型输出的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确定驾驶员当前动作是否为吸烟动作,得到吸烟行为监控结果。通过上述方式,结合无线感知对驾驶员的动作进行监测,利用训练好的吸烟行为识别模型识别驾驶员动作是否为吸烟动作,实现了吸烟行为的监控,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4043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44351.0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0W40/105 , B60W40/08 , B60W50/14 , B60W5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行驶时的车辆行驶信息;通过单通道脑电波采集设备采集驾驶员的脑电信号;根据所述脑电信号得到驾驶员的专注度信息;根据所述专注度信息和车辆行驶信息确定目标车速,并将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车速调整到所述目标车速。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通过单通道脑电波采集设备采集驾驶员的脑电信号,然后根据脑电信号得到驾驶员的专注度信息,最后根据专注度信息和车辆的车辆行驶信息实时调整目标车辆的车速,实现了在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实时自动调整车速,以降低驾驶员注意力涣散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使得驾驶更加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205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29738.3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提出了一个新的热管理系统架构,在该热管理系统架构中,包括驾驶室热管理设备、电池热管理设备以及电机热管理设备,并通过获取车辆的当前工况、温度参数以及车辆所处区域的环境温度信息,以便于判断车辆的目标运行模式,最后根据确定地目标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调节驾驶室热管理设备、电池热管理设备以及电机热管理设备中至少一个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实现车辆的驾驶舱、电池以及电机的热管理,提高整车的热管理效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新能源车辆的整车热管理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093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607058.9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A61B5/18 , A61B5/16 , H04W24/08 , G06F18/24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驾驶员疲劳行为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监测驾驶员当前动作对无线信号的干扰,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信号特征;对信号特征进行降维,得到目标特征;将目标特征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目标疲劳行为识别模型中,得到目标疲劳行为识别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判断驾驶员当前动作是否为疲劳驾驶动作,得到驾驶员疲劳行为监控结果。通过上述方式,结合无线感知对驾驶员的动作进行监测,利用训练好的疲劳行为识别模型识别驾驶员动作是否为疲劳驾驶动作,实现了疲劳驾驶的监控,减少了疲劳驾驶的发生,降低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