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挤压内齿圈感应正火处理方法及内齿圈

    公开(公告)号:CN11509420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687447.5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挤压内齿圈感应正火处理方法及内齿圈,其包括如下步骤:将经冷挤压成型的内齿圈放入感应器的有效线圈内,并旋转;以第一功率,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所述感应器,将所述内齿圈预热至第一温度;以第二功率,在第二时间内,通过所述感应器,将所述内齿圈加热至第二温度;将所述内齿圈保温第三时间后,在第四时间内,将所述内齿圈冷却至第三温度。其中,第二功率大于第一功率,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本申请先采用小功率预热,再采用大功率加热,使内齿圈加热更加均匀,减少内齿圈因加热导致的变形,进而避免出现表层晶粒和基体晶粒存在不均匀现象,彻底解决后期热处理出现混晶现象,可提高内齿圈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一种发动机缸盖单品热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85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8493.4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单品热疲劳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缸盖支架、感应加热装置和冷却气路,其中,缸盖支架用于支撑缸盖;感应加热装置用于在设定时间给所述缸盖的待检区域按设定温度场进行加热,冷却气路用于与所述缸盖的进气道和排气道连通,其用于在待检区域达到设定温度场并保持设定时间后,向所述进气道和排气道排入冷空气。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拟理论温度场十分困难,不能对缸盖的局部温度做到精确的控制的问题。

    一种GLC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71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3782.5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GLC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固体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预处理后的基体放入镀膜设备内进行等离子清洗;在清洗后的基体表面依次沉积Cr打底层、过渡层、以及掺杂有Cr的GLC层;过渡层包括依次沉积的多层CrC层,每层CrC层均采用石墨靶和Cr靶共溅射的方式沉积,且石墨靶功率逐渐增加,Cr靶功率逐渐降低;同时多层CrC层依次沉积时,Cr靶起始功率依次降低。本申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涂层中SP3的成分,同时Cr靶起始功率依次降低,使多层CrC层中的Cr含量逐渐降低,因此,多层CrC层的硬度逐渐升高,硬度过渡较为平缓,涂层内应力较小,大大提高涂层的结合力。

    调质处理的灰铸铁、灰铸铁调质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3769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602412.2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质处理的灰铸铁、灰铸铁调质方法及其应用,灰铸铁调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灰铸铁毛坯置于850~950℃的淬火炉中保温0.5~2h,出炉后立即放入65~85℃的淬火油中淬火3~6min,控制冷却速度为65~85℃/s,出油后空冷至不高于200℃;将灰铸铁毛坯置于550℃~650℃的回火炉中保温1~4h,出炉后空冷至室温,得到调质强化灰铸铁。本发明开发出了适合灰铸铁的调质工艺,避免了灰铸铁淬火开裂,调质灰铸铁组织均匀,石墨形态及大小不发生变化,基体组织以细小的索氏体组织为主(大于90%),内应力最小,可以有效阻止热疲劳裂纹的扩展,在保证导热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材料机械强度和抗热疲劳性能;调质灰铸铁本体强度提高,有利于延长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一种调质蠕墨铸铁、蠕墨铸铁调质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54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02384.4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质蠕墨铸铁、蠕墨铸铁调质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奥氏体化处理:将蠕墨铸铁毛坯置于870~930℃的淬火炉中,保温至基体组织完全奥氏体化;(2)淬火处理:蠕墨铸铁毛坯出炉后快速浸入维持在70~85℃的淬火油中,冷却速率≤85℃/s,冷却至马氏体转变温度点以下,取出空冷至室温;(3)高温回火处理:将蠕墨铸铁毛坯放入550~650℃的回火炉中,保温1~4小时,最后将蠕墨铸铁毛坯空冷至室温,得到调质蠕墨铸铁。本发明开发了适合蠕墨铸铁的调质工艺,避免了淬火开裂,调质蠕墨铸铁金相组织以细小的索氏体组织为主,可以有效阻止热疲劳裂纹的扩展,且残余应力最小,有利于延长蠕墨铸铁零部件使用寿命。

    发动机缸盖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2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02254.0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奥氏体化:将蠕墨铸铁浇铸而成的发动机缸盖毛坯加热至880℃~960℃,并保温1h~2.5h;(2)等温淬火:将完全奥氏体化的发动机缸盖毛坯快速放入盐浴炉中进行等温淬火,等温淬火温度为290℃~360℃,等温淬火时间为1h~2h,之后从盐浴中取出,清洗后空冷至室温;(3)加工:对发动机缸盖毛坯进行机加工,得到发动机缸盖。本申请可以提高蠕墨铸铁浇铸而成的发动机缸盖的强度和热疲劳寿命。

    一种大型热处理零件的分区冷却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00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96885.2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型热处理零件的分区冷却设备及方法,其包括:多块可拆卸地设于冷却室内的具有不同过风面积的控冷吹风板,用于将流进冷却室的气流分散并引导至待冷却零件,控制单元用于监测待冷却零件的温度,并根据待冷却零件的温度辅助调节处于不同位置的控冷吹风板的过风面积,以使待冷却零件的实际降温曲线满足预设冷却曲线,本申请提供的分区冷却设备通过设置具有不同过风面积的控冷吹风板,在与控制单元的配合下可以根据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待冷却零件而调节当下控冷吹风板的过风面积,以满足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待冷却零件的冷却需求,使其的实际降温曲线满足预设冷却曲线,避免在冷却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残余应力大的问题。

    一种调质蠕墨铸铁、蠕墨铸铁调质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5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602384.4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质蠕墨铸铁、蠕墨铸铁调质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奥氏体化处理:将蠕墨铸铁毛坯置于870~930℃的淬火炉中,保温至基体组织完全奥氏体化;(2)淬火处理:蠕墨铸铁毛坯出炉后快速浸入维持在70~85℃的淬火油中,冷却速率≤85℃/s,冷却至马氏体转变温度点以下,取出空冷至室温;(3)高温回火处理:将蠕墨铸铁毛坯放入550~650℃的回火炉中,保温1~4小时,最后将蠕墨铸铁毛坯空冷至室温,得到调质蠕墨铸铁。本发明开发了适合蠕墨铸铁的调质工艺,避免了淬火开裂,调质蠕墨铸铁金相组织以细小的索氏体组织为主,可以有效阻止热疲劳裂纹的扩展,且残余应力最小,有利于延长蠕墨铸铁零部件使用寿命。

    调质处理的灰铸铁、灰铸铁调质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37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02412.2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质处理的灰铸铁、灰铸铁调质方法及其应用,灰铸铁调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灰铸铁毛坯置于850~950℃的淬火炉中保温0.5~2h,出炉后立即放入65~85℃的淬火油中淬火3~6min,控制冷却速度为65~85℃/s,出油后空冷至不高于200℃;将灰铸铁毛坯置于550℃~650℃的回火炉中保温1~4h,出炉后空冷至室温,得到调质强化灰铸铁。本发明开发出了适合灰铸铁的调质工艺,避免了灰铸铁淬火开裂,调质灰铸铁组织均匀,石墨形态及大小不发生变化,基体组织以细小的索氏体组织为主(大于90%),内应力最小,可以有效阻止热疲劳裂纹的扩展,在保证导热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材料机械强度和抗热疲劳性能;调质灰铸铁本体强度提高,有利于延长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