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4628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02259.X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机组含电加热器的轴封供汽系统,包括轴封母管、高压缸后轴封,中压缸后轴封、高压缸前轴封、中压缸前轴封、低压缸轴封、喷水减温器、电加热装置模块及连接管道;所述轴封母管入口通过辅助蒸汽调节阀与辅助蒸汽站连接;其出口直接与高压缸后轴封、中压缸后轴封连接;所述高压缸前轴封、中压缸前轴封通过电加热装置模块与轴封母管连接;所述轴封母管通过喷水减温器与低压缸轴封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模块包括并联的电加热和供汽止回阀支路、漏汽止回阀支路以及旁通气动阀支路,该模块两端连接有与电加热器和旁通气动阀分别连锁的差压变送器;所述的电加热器与汽轮机冷热态联锁。本发明能避免轴径热应力过大,防止大轴抱死。
-
公开(公告)号:CN104406431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00719.6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IPC: F28D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内部设置有由内至外分为n层布置的U型换热管系,每层U型换热管平行设置、两端固定连接在管系端管板上;所述每层U型换热管之间设置有防碰限位装置,该防碰限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和间隔杆,所述定位板是2块,分别设置在U型换热管系的两侧、且其端部固定连接在管系端管板上;所述间隔杆是n+1根,2块定位板上的对应设置有间隔杆的安装槽、可拆卸连接间隔杆,且间隔杆设置在每层U型换热管的前后、将相邻U型换热管层隔开。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流场特性,减小了涡流现象;有效限位,避免对管壁的划伤;对装配尺寸要求不高,实用性强;限位灵活,减少对管段的切割、平管工序,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性价比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96506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910059829.8
申请日:2009-06-2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IPC: B05B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焊接式平面膜式喷嘴,包括喷管、水膜板、基板,所述喷管、水膜板用不锈钢制成;所述喷管的两条喷道是分体结构,由两根不锈钢弯管组合构成,所述基板具有与两不锈钢弯管外径适配的装配孔,两不锈钢弯管分别装于该孔内并焊接固定,两不锈钢弯管的喷射口反向对称布置;两块水膜板垂直焊接在基板上,分别对应两不锈钢管的喷射口;所述不锈钢弯管的弯曲半径为R20~40mm,喷射口端面与水膜板的夹角为25°~30°,水膜板的成膜面压制成特殊型线,在其顶部有一圆弧面,其圆角半径为R30~40mm,水膜板的长度为100~120mm,宽度为60~80mm。与现有膜式喷嘴相比,它具有不锈蚀、耐冲刷、使用寿命长、形成的水膜稳定、表面光滑、水线小、水膜面积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01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414915.5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侧向进汽凝汽器管束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管束模块;所述管束模块包括蒸汽进汽通道、主凝结区、扇形空冷区、汽‑气混合物通道、纵向抽气通道、人字形屏蔽挡板和空气引出通道;所述主凝结区和扇形空冷区是由若干根轴向平行布置的冷却管围成的两部分相互独立的含管区;所述汽‑气混合物通道为主凝结区内部未布管的区域,依次为前段、扩展区和后段;所述汽‑气混合物通道扩展区上部设置扇形空冷区;扇形空冷区中心线与主凝结区中心线相互垂直,且位于主凝结区中后段;所述人字形屏蔽挡板在扇形空冷区上方,其下方的纵向抽气通道与空气引出通道贯通。本发明使汽流组织合理、抽气阻力低、换热效率高,并避免了管束内部涡流。
-
公开(公告)号:CN106224022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10750547.2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IPC: F01D2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消能装置,所述消能装置具有疏水室,所述疏水室上设有流体接入管、喷水管、通汽口和疏水管系,所述消能装置还具有凝结水室和水封室,所述凝结水室布置在疏水室的底部、且与疏水室相通,所述水封室与凝结水室的底部相通,在水封室上设有连接凝汽器用的压力平衡口,水封室齐平和/或高于凝结水室的部位连接疏水管系的进水端,所述疏水管系按进水端在水封室上的不同连接高度分为多级,各级疏水管的横截面积按从低到高的排级顺序呈由大到小的规律变化。本发明能够快速建立可控的疏水压差,进而能够对疏水室内的疏水水位进行有效调节,从而避免疏水室内的水位上升失控,保障汽轮机疏水畅通,使机组能够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406431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700719.6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IPC: F28D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内部设置有由内至外分为n层布置的U型换热管系,每层U型换热管平行设置、两端固定连接在管系端管板上;所述每层U型换热管之间设置有防碰限位装置,该防碰限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和间隔杆,所述定位板是2块,分别设置在U型换热管系的两侧、且其端部固定连接在管系端管板上;所述间隔杆是n+1根,2块定位板上的对应设置有间隔杆的安装槽、可拆卸连接间隔杆,且间隔杆设置在每层U型换热管的前后、将相邻U型换热管层隔开。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流场特性,减小了涡流现象;有效限位,避免对管壁的划伤;对装配尺寸要求不高,实用性强;限位灵活,减少对管段的切割、平管工序,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性价比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6615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335762.6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内缸落地汽轮机组凝汽器喉部结构,属于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技术领域,包括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的梯形台外壳,所述梯形台外壳的小端端口连接有喉部顶板,喉部顶板的另一侧连接有低压缸排汽接口,且梯形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井架结构;所述井架结构的侧部连接至梯形台外壳的内侧壁,井架结构的一端与喉部顶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承载架,且该承载架与梯形台外壳的内侧壁连接;还包括贯穿于梯形台外壳和井架结构的通道,该通道用于布置低压加热器,以达到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和良好的气动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98661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5762.6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内缸落地汽轮机组凝汽器喉部结构,属于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技术领域,包括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结构的梯形台外壳,所述梯形台外壳的小端端口连接有喉部顶板,喉部顶板的另一侧连接有低压缸排汽接口,且梯形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井架结构;所述井架结构的侧部连接至梯形台外壳的内侧壁,井架结构的一端与喉部顶板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承载架,且该承载架与梯形台外壳的内侧壁连接;还包括贯穿于梯形台外壳和井架结构的通道,该通道用于布置低压加热器,以达到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和良好的气动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246284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0502259.X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超临界机组含电加热器的轴封供汽系统,包括轴封母管、高压缸后轴封,中压缸后轴封、高压缸前轴封、中压缸前轴封、低压缸轴封、喷水减温器、电加热装置模块及连接管道;所述轴封母管入口通过辅助蒸汽调节阀与辅助蒸汽站连接;其出口直接与高压缸后轴封、中压缸后轴封连接;所述高压缸前轴封、中压缸前轴封通过电加热装置模块与轴封母管连接;所述轴封母管通过喷水减温器与低压缸轴封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模块包括并联的电加热和供汽止回阀支路、漏汽止回阀支路以及旁通气动阀支路,该模块两端连接有与电加热器和旁通气动阀分别连锁的差压变送器;所述的电加热器与汽轮机冷热态联锁。本发明能避免轴径热应力过大,防止大轴抱死。
-
公开(公告)号:CN1088270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14915.5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侧向进汽凝汽器管束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管束模块;所述管束模块包括蒸汽进汽通道、主凝结区、扇形空冷区、汽-气混合物通道、纵向抽气通道、人字形屏蔽挡板和空气引出通道;所述主凝结区和扇形空冷区是由若干根轴向平行布置的冷却管围成的两部分相互独立的含管区;所述汽-气混合物通道为主凝结区内部未布管的区域,依次为前段、扩展区和后段;所述汽-气混合物通道扩展区上部设置扇形空冷区;扇形空冷区中心线与主凝结区中心线相互垂直,且位于主凝结区中后段;所述人字形屏蔽挡板在扇形空冷区上方,其下方的纵向抽气通道与空气引出通道贯通。本发明使汽流组织合理、抽气阻力低、换热效率高,并避免了管束内部涡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