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451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185416.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结构耗能性能的测试、评价方法;属于道路桥梁防撞设施测试领域。该步骤通过摆锤装置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进行冲击,采用速度传感器获取摆锤装置冲击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前的瞬时运动速度和摆锤装置冲击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后分离时的瞬时运动速度,通过计算得到摆锤装置的动能降低值,利用动能降低值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进行评价。本方法提出基于冲击前后瞬时速度和动能定理的防撞设施耗能能力计算方法,并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等级。评价步骤明确易行,对比结果直观,能够充分反映结构耗能性能的特征,适应工程实际的需要,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的生产和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5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404055.2
申请日:2024-04-05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河南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马尔科夫链的全方位非均匀蒸发波导剖面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非均匀蒸发波导高度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元素单元;步骤2,将二维非均匀蒸发波导高度的变化区域划分成横竖两个方向;步骤3,对出现波导区域的方块进行斜向模拟;步骤4,计算横向、纵向、斜向三个转移概率矩阵;步骤5,不同蒸发波导高度的横向与竖向延伸的长度进行估计。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及装置,为了更好的描述蒸发波导剖面的空间分布情况,将多个方向上的一维马尔科夫链进行耦合,并提出了适用于多维度蒸发波导剖面模拟的耦合马尔科夫链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2522951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110427541.9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流复用低噪放和混频器的融合结构,该结构的低噪放的输入管和下混频器跨导级复用静态偏置电流,使用电感电容并联网络来实现对来自低噪声放大器射频信号往混频器的隔离,使用电感电容网络和共栅极晶体管的高输出阻抗实现对来自混频器跨导级射频信号往低噪声放大器的隔离,对混频器中频信号往低噪声放大器方向的信号隔离是通过电流复用支路共栅极晶体管N5、N6的高输出阻抗和工作在饱和区的双平衡开关管的高输出阻抗一起实现的。低噪放和混频器复用电流大大提高了电流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了功耗。同时由于本发明中的电流复用方式具有较高的信号隔离能力,在降低功耗的同时保证了电路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95659B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110445083.1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F1/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数温度补偿的低温漂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该带隙基准电压源包括一阶温度补偿基准电流产生电路(1),指数温度补偿电流产生电路(2),误差放大器(3),启动电路(4)及基准电流-电压转换电路(5);一阶温度补偿基准电流产生电路(1)的第一输入端同时与启动电路(4)的输出端及一阶温度补偿基准电流产生电路(1)的第一输出端相连,一阶温度补偿基准电流产生电路(1)的第一输出端同时与指数温度补偿电流产生电路(2)的第一输入端及误差放大器(3)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本发明增加很少的器件和功耗,得到了更低的温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8591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404057.1
申请日:2024-04-05
Applicant: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河南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 东南大学
Inventor: 吴佳静 , 李清亮 , 崔铁军 , 魏志强 , 张金鹏 , 常博源 , 王建业 , 宋亚辉 , 聂婕 , 殷波 , 贾东宁 , 温琦 , 魏子良 , 郭相明 , 张玉生 , 张雅彬 , 赵强
IPC: G01S7/41 , G01S13/89 , G06N3/0455 , G06N3/09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头多尾VIT模型的全方位非均匀低空波导剖面反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针对非均匀蒸发波导区域里的蒸发波导高度信息,求出非均匀蒸发波导空间模拟的最优结果;步骤2,将计算得出的海杂波功率图和非均匀蒸发波导高度图组成深度学习反演模型所需的训练数据集;步骤3,建立一个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多头多尾VIT模型的网络模型:步骤4,输出非均匀蒸发波导剖面空间变化图。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及装置,将原有的Transformer网络进行优化,提出了多头多尾的网络结构来构建非均匀蒸发波导的全空间变化图和海杂波功率图的非线性映射。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13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1489412.8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步履机的自适应变角度接触装置及接触方法,接触装置包括顶升千斤顶、球形铰、碗状铰护座以及支承板,碗状铰护座的底部固设在顶升千斤顶的顶部,球形铰嵌设在碗状铰护座的顶部,在球形铰的表面覆设固定支承板;在支承板开始受压前,球形铰和碗状铰护座之间自由转动,通过机械自身调节以使支承板与梁底完全接触,支承板受压后,球形铰和碗状铰护座之间通过摩阻力固定,从而继续完成竖向顶推工作;本发明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施工便利、耐久性好等优点,可以适应各种坡度的桥梁底面,无需人工调试。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12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1485743.4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2/0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箱梁节段连接构造,包括顶板、箱梁腹板、底板、横向加劲肋、加劲柱、加劲柱连接板、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横向加劲肋连接板、侧面连接板,横向加劲肋布置于顶板和底板,加劲柱两端固定于箱梁顶板与底板的节段连接中心位置处,加劲柱连接板固定于加劲柱端部,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节段连接处,横向加劲肋连接板将横向加劲肋分别与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栓接,加劲柱与顶板连接板、底板连接板分别通过侧面连接板栓接;本发明整体性能好,对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避免了焊接连接的缺陷,可以避免应力集中,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85572.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结构变形性能的测试、评价方法;属于道路桥梁防撞设施测试领域。本发明采用高速摄像机为形变监控设备,利用冲击设备对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进行冲击试验,采用高速摄像机获取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前面钢板中心点的残余变形值;计算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的背面钢板中心点的变形时程曲线在冲击结束后振荡过程的积分平均值,为钢‑复合材料防撞设施的背面钢板中心点的残余变形值;根据两个残余变形值进行评价。本发明综合多个结构变形的特征指标,测试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在经济性、可推广性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有力补充防撞设施领域现有结构变形性能测试评价体系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08660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0897281.5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拼装的FRP截水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底板通过FRP锚杆与地面锚固连接;第一横隔板插入底板,通过FRP纵筋与底板连接;第一拼接板插入底板,通过FRP纵筋与底板连接,通过插件与第一横隔板连接,通过插件与相邻第一拼接板连接;第二拼接板插入底板,通过FRP纵筋与底板连接固定,通过插件与第一横隔板连接固定;第三拼接板插入底板,通过插件与第一横隔板连接固定;第二横隔板插入底板,通过FRP纵筋与底板连接固定,通过插件与第三拼接板连接;顶板通过FRP竖筋与底板连接固定,FRP竖筋贯穿第二拼接板;本发明有效提高截水墙的防渗性、耐久性,同时利用弃土、废矿渣等作为墙体材料,有效降低弃方量,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13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489412.8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恒美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步履机的自适应变角度接触装置及接触方法,接触装置包括顶升千斤顶、球形铰、碗状铰护座以及支承板,碗状铰护座的底部固设在顶升千斤顶的顶部,球形铰嵌设在碗状铰护座的顶部,在球形铰的表面覆设固定支承板;在支承板开始受压前,球形铰和碗状铰护座之间自由转动,通过机械自身调节以使支承板与梁底完全接触,支承板受压后,球形铰和碗状铰护座之间通过摩阻力固定,从而继续完成竖向顶推工作;本发明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施工便利、耐久性好等优点,可以适应各种坡度的桥梁底面,无需人工调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