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8151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0539172.0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4 , G06F18/213 , F24F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获取现场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历史数据和实测数据;对获取到的历史数据和实测数据分别进行特征选取,得到训练数据集和待分类数据集;对训练数据集进行降维变换,得到训练数据集在特征空间中的投影函数及特征数据集;使用投影函数对待分类数据集进行降维变换,得到待分类数据集中待分类数据在特征空间中的坐标;基于得到的坐标,采用基于动态质心的分类方法在特征数据集中匹配故障类别,得到现场水冷冷水机组系统实测的故障类别。本发明能够提高水冷冷水机组故障诊断精度和诊断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4278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611074701.5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土壤跨季节储能的热源塔热泵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热源塔回路、土壤蓄能回路、太阳能蓄能回路和溶液再生回路。本发明在夏季和冬季直供模式下,直接利用地埋管将土壤储存的冷量或热量供给用户;在夏季或冬季常规模式下,热源塔作为热泵机组冷凝热的排热装置或为蒸发器提供低位热源;在夏季或冬季调峰模式下,热源塔与地埋管串联作为热泵机组冷凝热的排热装置或为蒸发器提供低位热源;夏季及秋季过渡季节蓄热模式下,地埋管将机组冷凝热及太阳能储存于土壤中。本发明解决了热源塔热泵系统机组装机容量过大、初投资增加的问题,冬夏季初无需开启热泵机组,大幅提高系统能效,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660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016486.8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区可变的多温区节能冷藏车及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三个温区,分别为冷冻区,冷藏区和保鲜区;各温区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每个隔板通过转动连接件与车厢转动连接,实现竖直放下或水平收起,并且隔板与转动连接件之间形成滑动连接,使隔板在竖直放下状态的进行水平位移;还包括制冷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制冷系统采用包括低温压缩机、低温蒸发器和高温压缩机、中温蒸发器的两级压缩带中间冷却器的具有低温、中温制冷循环回路的系统。本发明各温区空间大小可调,可形成单温区或多温区。系统可实现多温区和单温区模式控制,灵活应对冷藏车运输货物的多种情况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7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71990.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高精度控温的冷却系统,包括工艺冷却水回路和冷冻水回路。工艺冷却水回路包括降温用换热器、储水箱、工艺冷却水泵和控温用换热器。冷冻水回路包括第一制冷机、第二制冷机、缓冲水箱、冷冻水泵、第三阀门、降温用换热器、降温用换热器水流量控制装置、控温用换热器、控温用换热器水流量控制装置、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调节阀门,冷冻水回路构成常规模式冷冻水回路、免费供冷模式免费冷水回路、免费供冷模式冷冻水回路。本发明解决了大负荷、易发生阶跃的冷却系统的水温精度控制问题,避免了能源浪费,保持稳定性,且在寒冷季节可使用免费供冷模式,大大提高了系统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387665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827952.5
申请日:2015-1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空气源热泵综合性能最佳为目标的除霜控制方法,包括:机组启动时,检测翅片管换热器蒸发压力/温度及进口空气温度和湿度、冷凝器冷凝压力/温度及热水侧进口温度和流量,由机组模型模拟计算不同运行周期的性能参数,并由计算出的不同运行周期性能评价系数COPc最大值得到该工况下机组最佳结霜时间,当机组制热运行到最佳结霜时间时,启动除霜;通过检测翅片管换热器底部翅片温度,当其达到设定值时,机组停止除霜,恢复制热模式。该除霜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检测机组运行工况和运行状态,由机组模型能够准确地判断翅片管换热器霜层生长状况,并更新机组最佳结霜时间,使机组能够适应任何工况下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02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2619.6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2110/00 , F24F2110/40 , F24F214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特征识别的既有空调系统仿真模拟方法,包括:根据既有空调系统的实测运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求解空调系统中的冷水机组性能预测模型、表冷器性能预测模型、冷却塔性能预测模型、水泵模型以及流体输配管路阻力模型的特征参数;按照空调系统实际运行流程将已求得模型参数的各部件模型进行模拟连接;根据模拟工况的相关输入参数对空调系统进行仿真模拟,输出该空调系统运行性能参数。该空调系统仿真模拟方法将理论分析、实际测试与仿真模拟相结合,能够较好的表征空调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变化规律,可作为空调系统整体性能模拟预测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41135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359554.6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2 , F24D17/02 , F24F3/001 , F25B13/00 , F25B25/005 , F25B29/003 , F25B2313/003 , F25B2313/004 , F25B2313/021 , Y02B3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真空沸腾实现溶液再生及其热量再利用的热源塔热泵,包括制冷剂回路,溶液回路,真空维持回路,空气回路,再生溶液加热回路和冷热水回路。本发明装置充分利用了在真空下溶液沸点降低的特性进行溶液再生,并采用过热制冷剂冷却放出的热量作为溶液再生热量的同时,还利用其制取供热热水,在极大的提高了溶液再生速度的同时,实现了溶液再生热量的高效再利用,彻底解决了热源塔热泵系统的溶液再生问题,提高了热源塔热泵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安全可靠性,并实现了系统的综合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329240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239837.7
申请日:2013-06-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横流型热源塔装置,包括热源塔塔体、设置在热源塔塔体中的空气流动回路和溶液流动回路,空气流动回路包括设置在热源塔塔体顶部的出风口、设置在热源塔塔体中部两侧的进风口、对称设置在热源塔塔体内部两侧正对进风口的填料、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出风口下方的防漂液装置、变速风机和自开式防雨装置。溶液流动回路包括设置在填料上方位于热源塔本体内部的布液系统、填料和位于热源塔塔体底部的集液池,集液池位于填料的下方,集液池底部设置有热源塔溶液出口。本发明可防止雨水进入热源塔稀释溶液,减少溶液漂液造成的溶液质量损失,实现热源塔能够高效、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901167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366110.0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5B4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热源塔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溶液循环回路、空气循环回路和供冷/热水回路;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压缩机(1)的输出端接四通阀(2)第一输入端(2a),四通阀(2)第一输出端(2b)接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入端(3a),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输出端(3b)通过第一单向阀(4)接储液器(6)的输入端,同时第一换热器(3)第一输出端(3b)分别通过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5)接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一输入端(11a)。本发明作为热源塔热泵的溶液再生热源,同时实现太阳能在系统中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38613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389594.5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6 , F24D2200/123 , F24H4/06 , F24H9/2071 , F25B13/00 , F25B2313/002 , F25B2313/003 , F25B2313/0254 , F25B2700/02 , F25B2700/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一体化热源塔热泵装置,包括制冷剂回路、溶液回路、空气回路和冷热水回路。本发明装置采用制冷剂过冷放出的热量作为溶液再生热量,高效解决了热源塔热泵系统的溶液再生热源,并实现溶液吸热与溶液浓度控制一体化,使得热源塔热泵系统紧凑、灵活,同时在溶液吸热过程与溶液再生过程中串联利用同一空气,实现了溶液具有高效的再生效率,保证热源塔热泵系统在各种工况下安全可靠运行的同时,实现了系统的综合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