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2916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61071.4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谐振稳定性的变流器最大并网容量评估方法,针对所有待评估变流器并网情况下进行谐振稳定性分析,如果系统不稳定,则将序列中最小容量的变流器移除,继续对剩余机组并网情况下的进行谐振稳定性分析,直到找到稳定的组合,将得到的稳定组合视为一个整体,被移除的变流器重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形成新的序列,将前次得到的稳定组合依次与被移除的组合中的变流器进行组合,并判断组合的稳定性,直到被移除的变流器组合中的最后一个,最终得到的组合即为所求的变流器最大并网容量组合,从而实现对变流器最大并网容量的评估。当系统需要接入或切除变流器时,通过此方法可以减小对系统的冲击,加强系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469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379953.X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薄片型金属纳米颗粒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金属纳米颗粒悬浊液和有机溶剂相混合,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剧烈震荡后静止分层,水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并在两相液面形成纯化的薄片型金属纳米颗粒。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为水基中金属纳米颗粒。所述有机溶剂为环酮类与水互不相容之溶剂。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该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且对实验条件要求很低,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70885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73445.5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脱硫废水热烟气蒸发工艺中氯及挥发性重金属析出的系统和方法,涉及于燃煤机组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脱硫废水依次通过中和池、反应池I、反应池II、絮凝池、澄清池后进入脱硫废水热烟气蒸发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向中和池内添加碱性物质调节pH值,在中和池内将脱硫废水的pH调节为8.5‑9.0;S2、向反应池I内添加除汞药剂,以去除脱硫废水中汞,控制反应池I出水汞含量低于0.01mg/kg;S3、向反应池II内添加硒氧化药剂,控制反应池II出水四价硒含量低于0.02mg/kg;S4、向絮凝池内添加絮凝剂,絮凝池内出水进入澄清池处理,并进行固液分离处理;S5、将澄清池溢流清水输送至脱硫废水热烟气蒸发系统,进行废水蒸发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41917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19872.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材料光波导的光学陀螺,该光学陀螺包括光源(1),Y分支调制器(2),输入光纤(31),输出光纤(32),柔性材料光波导柱面(4),光探测器(5);柔性材料光波导柱面(4)包括位于该柔性材料光波导柱面(4)内的柔性材料光波导(41)和柔性衬底(42),柔性材料光波导(41)包裹在柔性衬底(42)中;其中,光信号由光源(1)输出到Y分支调制器(2)。本发明提高了光学陀螺系统集成度和抗震性能,质量、体积大幅减小,简化了光学陀螺结构和制备工艺,工艺稳定性大幅提高,易于大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实现低成本、小体积、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19175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419871.3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C19/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的光学陀螺,该光学陀螺包括光源(1),Y分支调制器(2),输入光纤(31),输出光纤(32),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柱面(4),光探测器(5);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柱面(4)包括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41)和柔性衬底(42),其中,光信号由光源(1)输出到Y分支调制器(2),调制后经输入光纤(31)输入到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柱面(4),光在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41)中干涉后经输出光纤(32)传输到光探测器(5),且被光探测器(5)探测出旋转角速度。本发明提高了光学陀螺系统集成度和抗震性能,简化了光学陀螺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16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161071.4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谐振稳定性的变流器最大并网容量评估方法,针对所有待评估变流器并网情况下进行谐振稳定性分析,如果系统不稳定,则将序列中最小容量的变流器移除,继续对剩余机组并网情况下的进行谐振稳定性分析,直到找到稳定的组合,将得到的稳定组合视为一个整体,被移除的变流器重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形成新的序列,将前次得到的稳定组合依次与被移除的组合中的变流器进行组合,并判断组合的稳定性,直到被移除的变流器组合中的最后一个,最终得到的组合即为所求的变流器最大并网容量组合,从而实现对变流器最大并网容量的评估。当系统需要接入或切除变流器时,通过此方法可以减小对系统的冲击,加强系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419176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10419872.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材料光波导的光学陀螺,该光学陀螺包括光源(1),Y分支调制器(2),输入光纤(31),输出光纤(32),柔性材料光波导柱面(4),光探测器(5);柔性材料光波导柱面(4)包括位于该柔性材料光波导柱面(4)内的柔性材料光波导(41)和柔性衬底(42),柔性材料光波导(41)包裹在柔性衬底(42)中;其中,光信号由光源(1)输出到Y分支调制器(2)。本发明提高了光学陀螺系统集成度和抗震性能,质量、体积大幅减小,简化了光学陀螺结构和制备工艺,工艺稳定性大幅提高,易于大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实现低成本、小体积、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19175B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10419871.3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C19/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的光学陀螺,该光学陀螺包括光源(1),Y分支调制器(2),输入光纤(31),输出光纤(32),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柱面(4),光探测器(5);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柱面(4)包括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41)和柔性衬底(42),其中,光信号由光源(1)输出到Y分支调制器(2),调制后经输入光纤(31)输入到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柱面(4),光在柔性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波导(41)中干涉后经输出光纤(32)传输到光探测器(5),且被光探测器(5)探测出旋转角速度。本发明提高了光学陀螺系统集成度和抗震性能,简化了光学陀螺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469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379953.X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薄片型金属纳米颗粒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金属纳米颗粒悬浊液和有机溶剂相混合,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剧烈震荡后静止分层,水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并在两相液面形成纯化的薄片型金属纳米颗粒。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为水基中金属纳米颗粒。所述有机溶剂为环酮类与水互不相容之溶剂。所述的相转移催化剂为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该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且对实验条件要求很低,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76213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019002.1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V40/20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雷达手势检测识别方法,基于线性调频连续毫米波雷达搭建了手势行为识别系统,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提取手势行为雷达数据的时频特征,使用一维频域陷波方法对手势行为时频特征数据进行滤波,使用滑窗搜索的方法自动检测并提取手势行为有效特征信息,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手势行为数据进行分类,达到94.72%的准确率。本发明创新地使用滑窗搜索法和频域陷波法,具有自动检测并提取手势行为有效特征信息的能力,且手势行为分类准确率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