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形工件喷漆的多功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1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0591.X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管形工件喷漆的多功能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其中,可移动底盘用于传送待处理的工件,第一升降旋转机构、第二升降旋转机构用于带动工件的同步升降和旋转,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实现工件升降的驱动,所述距离调节驱动机构用于实现第一升降旋转机构和第二升降旋转机构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本发明的装置具备自动行走、自动升降功能,进而实现不同位置的自动上下料,在具体使用中,通过装备将工件自动运送到喷漆工位,自动旋转功能配合自动喷漆机构可实现自动化喷漆,且转速可调,满足不同工件,不同喷漆工艺的喷涂需求,可以实现工件在不同工位间的自动流转,实现区间作业的全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竖向车轮力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94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65646.0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竖向车轮力识别方法。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胎压、竖向变形以及转速的影响,结合轮胎参数与轮胎竖向车轮力之间的非线性和时序相关性,将轮胎竖向车轮力识别的问题转化为一包含多参数信息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进而通过神经网络揭示轮胎运动变量与连续车轮力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实现车辆正常行驶下轮胎竖向车轮力实时识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实时连续、准确的智能轮胎车轮力识别,在桥梁快速健康监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可以应用于道路安全诊断和汽车运行状态评估领域。

    一种可降解铝基材料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2673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155681.3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铝基材料,由Al4C3均匀分布在纯铝或铝合金基体里,Al4C3体积百分比在20~70%间。本发明的可降解铝基材料降解时间与铝合金中Al4C3的含量及环境湿度有关,Al4C3的体积百分比和环境湿度越大,降解速度越快、材料承载时间越短。本发明材料使用真空熔炼技术制备,其降解产物是CH4和Al(OH)3,分解产物进入大气和土壤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

    氮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77273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510837162.5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24 B22F1/0003 B22F1/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化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为:1)将前驱体双氰胺经过程序加热煅烧合成石墨相氮化碳材料;2)将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处理一定的时间,然后进行离心、水洗、醇洗、干燥,制得质子化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3)将得到的质子化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置于烧瓶中,加水分散,加入一定量的氯铂酸,搅拌,使离子交换达到平衡,然后进行离心、水洗,后重新加水分散,加入适量的硼氢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将得到的产物进行离心、水洗、醇洗、干燥得到铂纳米颗粒负载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氮化碳复合材料,导电性好,铂颗粒分散均匀,其光电流信号强度可达到体相的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2.8倍。

    一种可降解铝基材料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2673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55681.3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铝基材料,由Al4C3均匀分布在纯铝或铝合金基体里,Al4C3体积百分比在20~70%间。本发明的可降解铝基材料降解时间与铝合金中Al4C3的含量及环境湿度有关,Al4C3的体积百分比和环境湿度越大,降解速度越快、材料承载时间越短。本发明材料使用真空熔炼技术制备,其降解产物是CH4和Al(OH)3,分解产物进入大气和土壤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

    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非接触式索力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44197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028067.5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建 张成 田永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非接触式索力测试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图像采集、位移计算、频谱分析、索力识别。本发明基于无人机平台的非接触式索力测试方法,结合无人机的机动性优势可以实现大跨桥梁索力快速测试。不同于传统的特征匹配方法,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利用直线检测方法计算拉索的振动位移,不需要调整任何参数,具有更高的鲁棒性,针对利用无人机采集图像过程中存在的基点扰动,本发明利用斜拉索/吊杆上相邻两点相对位移来增强高阶模态峰值,进而利用高阶模态频率差与索振动基频之间的关系来间接计算斜拉索/吊杆的索力。本发明能够切实有效地实现索力快速测量,在悬索桥、斜拉桥等的检测监测中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视觉词袋模型的监控视频车型分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68807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595141.6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词袋模型的监控视频车型分类方法,包括采集车辆图像;对训练图像库中的车辆图像提取车辆特征向量;对获得的车辆特征向量进行聚类生成视觉词典;将提取的车辆特征向量以及生成的视觉词典进行空间金字塔分解,得到最终图像特征向量,形成训练图像模型库;对待分类图像提取出最终图像特征向量,并利用KNN分类器进行分类,输出待分类图像的类别。本发明使用PCA‑SIFT算法可以自由降低特征向量的维数,大大降低计算量。另外改进的k‑means算法使用局部因子异常算法去除离群点和孤立点之后,再进行聚类,能够显著提高k‑means算法聚类的精度,且对初始中心选择更有针对性,减少计算量和迭代次数。

    一种铜焊盘的表面喷锡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3508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1265251.2

    申请日:2017-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焊盘的表面喷锡处理方法,所述喷锡处理时,使用锡铟合金,在220‑240℃进行喷锡作业,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锡铟合金中铟含量为1‑5wt%;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喷锡处理的铜焊盘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焊盘清洗处理:采用水平喷淋Fel3彻底清洗焊盘表面氧化层及有机污染物,腐蚀深度为0.5~1.0微米,腐蚀后水洗热风快速吹干;焊盘预热及助焊剂涂敷,预热带长度为1.2米,采用红外加热的方式,预热温度为120~150℃,助焊剂采用有机弱酸作为活化剂的助焊剂;上文所述的喷锡处理;冷却与后清洗处理:采用气浮式传输方式对线路板缓慢冷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明显抑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提高焊点的使用可靠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486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25627.1

    申请日:2009-03-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预分配方法,采用如下步骤:步骤S001:部署服务器在有限域GF(q)上随机生成R个上三角矩阵G和R个对角线矩阵D;步骤S002:生成R组实对称矩阵K;步骤S003:保存各节点ID、行向量的种子gir、列向量Uir;步骤S004:基站启动,分簇组网;步骤S005:节点间通过预分配密钥发现各对应密钥空间的共享密钥对;步骤S006:通过构造的节点间共享密钥对,簇头向簇内分发簇密钥;步骤S007:扩展密钥空间维数。本发明在保证网络完全连通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节点储存量、通信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节点抗俘获能力。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竖向车轮力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941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1910065646.0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竖向车轮力识别方法。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胎压、竖向变形以及转速的影响,结合轮胎参数与轮胎竖向车轮力之间的非线性和时序相关性,将轮胎竖向车轮力识别的问题转化为一包含多参数信息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进而通过神经网络揭示轮胎运动变量与连续车轮力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实现车辆正常行驶下轮胎竖向车轮力实时识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实时连续、准确的智能轮胎车轮力识别,在桥梁快速健康监测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可以应用于道路安全诊断和汽车运行状态评估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