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特异性基因组G-四链体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087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030502.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特异性的G4‑DNA预测方法,属于基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产生给定物种所有潜在的G4‑DNA序列集合;(2)收集该物种实验检测所获得的细胞特异性G4‑DNA数据;(3)计算对应细胞全基因组范围的染色质开放结构信号和甲基化分布信号;(4)建立G4‑DNA的细胞特异性染色质环境特征向量;(5)建立正负训练样本集合;(6)通过样本训练,建立细胞特异性的G4‑DNA预测分类器,其输入是潜在序列的特征向量,输出是正负样本分类结果。现有G4‑DNA预测方法只能识别体外形成的G4‑DNA或者具有体内活性的G4‑DNA,而本方法能够识别特定细胞中存在的G4‑DNA。

    一种CT影像预测识别方法及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74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35673.5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影像预测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接收CT影像,对CT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CT影像;划分预处理CT影像的预测结果域,提取CT影像预测结果域的影像组学特征;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处理,筛选得出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将最优影像组学特征输入至预先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内,得到影像组学模型,从而实现提高CT影像预测识别结果的功能。

    一种细胞特异性基因组G-四链体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08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030502.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特异性的G4‑DNA预测方法,属于基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产生给定物种所有潜在的G4‑DNA序列集合;(2)收集该物种实验检测所获得的细胞特异性G4‑DNA数据;(3)计算对应细胞全基因组范围的染色质开放结构信号和甲基化分布信号;(4)建立G4‑DNA的细胞特异性染色质环境特征向量;(5)建立正负训练样本集合;(6)通过样本训练,建立细胞特异性的G4‑DNA预测分类器,其输入是潜在序列的特征向量,输出是正负样本分类结果。现有G4‑DNA预测方法只能识别体外形成的G4‑DNA或者具有体内活性的G4‑DNA,而本方法能够识别特定细胞中存在的G4‑DNA。

    一种基于球面卷积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72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76268.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球面卷积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多模态影像,对多模态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多模态影像,将预处理后的多模态影像映射至曲面,对映射后的曲面使用保面积形变膨胀为球面,利用球面生成球面卷积核;对球面卷积核的球面顶点领域内的其他球面顶点进行编码并卷积运算,得到所有球面顶点;将所有球面顶点聚类到簇,在簇内进行球面池化和反池化操作;接收组织表层信息,将组织表层信息输入至预先建立的分割与分类球面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内,输出得到辅助检测结果,实现了对组织和病灶表层图像信息的表征,从而辅助计算机进行检测。

    一种携带BLZ945和MnO2纳米片的多模态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126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2429.X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BLZ945和MnO2纳米片的多模态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以胰腺癌微环境为靶点,通过将诱导M2‑TAMs复极化的药物及MnO2成像分子包裹在巨噬细胞膜中,再将巨噬细胞靶向肽连接到细胞膜表面得到多模态成像探针。其通过有效诱导M2型向M1型巨噬细胞复极化以及减少效应T细胞的凋亡,重塑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并激活Mn2+介导的cGAS‑STING信号通路,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效抑制胰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同时,该探针还可进行多模态磁共振和近红外二区“off‑on”成像,实现肿瘤免疫效果的实时监测,为临床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提供新思路。

    一种线圈-谐振器互感耦合调谐匹配方法及磁共振无线耦合线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738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00697.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谐振器互感耦合调谐匹配方法,与一种采用该方法进行调谐匹配的磁共振无线耦合线圈结构,无线线圈通过与谐振器耦合提高线圈端口阻抗实部并降低虚部,通过与相对放置的另一个无线线圈耦合降低线圈的端口阻抗实部,二者同时作用,使线圈能够更便捷的实现调谐匹配效果,并且能够更加稳定的传输磁共振信号。相比较于现有的无线线圈信号传输方案,本发明在简化无线耦合线圈调谐匹配流程的同时,达到组装、调试与使用便捷,降低外部干扰,提高稳定性与线圈性能的目的。

    一种基于球面卷积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721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76268.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球面卷积的计算机辅助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接收多模态影像,对多模态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多模态影像,将预处理后的多模态影像映射至曲面,对映射后的曲面使用保面积形变膨胀为球面,利用球面生成球面卷积核;对球面卷积核的球面顶点领域内的其他球面顶点进行编码并卷积运算,得到所有球面顶点;将所有球面顶点聚类到簇,在簇内进行球面池化和反池化操作;接收组织表层信息,将组织表层信息输入至预先建立的分割与分类球面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内,输出得到辅助检测结果,实现了对组织和病灶表层图像信息的表征,从而辅助计算机进行检测。

    一种pH响应型纳米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93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44309.8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H响应型纳米载药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阿霉素、SNX2112、光敏剂IR825、MAL‑PEG‑PAE同时溶解于丙酮乙醇混合溶液中;以恒定速度向溶液中滴入PBS溶液,滴加全过程中磁力搅拌;滴加完成后,通风匀速搅拌,蒸发有机溶剂;加入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环肽,搅拌后将材料在纯水中透析,去掉未被包封的药物,透析结束后,浓缩溶液,洗涤。本发明共包封小分子抑制剂、光敏剂和化疗药物,通过表面修饰靶向肽增强纳米胶束的肿瘤渗透力,小分子抑制剂抑制TME中HSP90‑HIF1α通路,增强光敏剂的光热和光动力疗效,增强药物与肿瘤细胞DNA反应。

    一种基于脑网络连接密度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380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10309.3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脑网络连接密度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辅助诊断领域。该基于脑网络连接密度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包括:接收三维脑部多模态磁共振影像,并对三维脑部多模态磁共振影像进行预处理;将三维脑部多模态磁共振影像中大脑皮层均匀地分割为大小相似的脑区;对分割为大小相似的脑区进行分析,建立脑网络;计算脑网络连接密度并映射到标准脑模板空间;建立人群的脑网络连接密度矩阵并进行奇异值特征分解,使用左奇异矩阵的特征向量计算个体分数,并通过建立的辅助诊断模型完成辅助诊断。该方法在体素级别实现了对脑网络连接密度的分析,对脑网络连接改变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