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银纳米板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5300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1195896.9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超薄银纳米板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向硝酸银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大量且过量的双氧水和强还原剂制备出晶种类型高度一致化的晶种溶液;利用晶种溶液,通过控制反应过程中还原剂及硝酸银的量,得到形貌、尺寸可控,且单分散的第一种银纳米板;通过多轮续生长得到带有随机“缝隙”和“热点”的第二种银纳米板;通过引入卤素离子/双氧水刻蚀缺陷,多轮续生长得到边沿平整的超高长径比、超大且超薄的第三种银纳米板;并通过包裹上述三种结构独特的纳米板,得到核壳结构的超薄银纳米板。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带有随机“缝隙”和“热点”的纳米板结构的制备方法;解决了银纳米板材料稳定性差的难题。

    一种等离激元多谐振机制增强的可调超光谱探测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850767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71259.0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3/447 H01L27/14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激元多谐振机制增强的可调超光谱探测芯片,该探测芯片由阵列化的金属纳米钉谐振腔探测单元所组成,每个探测单元(1)包括:底电极(2)、半导体材料层(3)、间隔层(4)、纳米钉阵列(5)、调控材料层(6)、顶电极(7)、外围调控信号(8)及驱动电路(9);其位置关系由上至下依次为顶电极(7)、调控材料层(6)、纳米钉阵列(5)、间隔层(4)、半导体材料层(3)、底电极(2),其中,纳米钉阵列(5)填充于调控材料层(6)内部,外围调控信号(8)及驱动电路(9)与调控材料层(6)两侧连接。实现探测器材料的量子效率显著提升,光谱分辨率优于1纳米,实现突破半导体截止波长的光探测。

    可编程控制的液晶光子晶体光功能器件及光路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3455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8383.0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控制的液晶光子晶体光功能器件,是由玻璃衬底、光子晶体、液晶、取向层和电极组成。光子晶体制备在玻璃衬底上,在光子晶体上填充液晶。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功能器件的光路设置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变电压的位置,可以得到不同逻辑结构的光路结构,从而得到不同形状的器件结构。另外,由电路芯片控制光路改变,输出端位置发生改变,出射光的位置随输出端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吸附于输出端的颗粒也随出射光移动,从而精确地控制颗粒的路径和输出端口。

    一种柔性导电线路室温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0233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607986.8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柔性导电线路室温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硝酸银前驱体溶液滴入还原剂溶液,并利用刻蚀剂实现对晶种的筛选,得到高产率的银纳米颗粒溶液。所述的还原剂为乙二醇,所述刻蚀剂为双氧水。将银纳米溶胶离心提纯,得到高浓度、高纯度的银纳米油墨,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得到导电线路,依次通过有机溶剂浸泡、光照焊接、小颗粒修饰导线表面,最终得到致密均匀的高导电性导线。该后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且对实验条件要求很低,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一种柔性导电线路室温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0233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07986.8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125 C09D11/30 H05K1/09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柔性导电线路室温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硝酸银前驱体溶液滴入还原剂溶液,并利用刻蚀剂实现对晶种的筛选,得到高产率的银纳米颗粒溶液。所述的还原剂为乙二醇,所述刻蚀剂为双氧水。将银纳米溶胶离心提纯,得到高浓度、高纯度的银纳米油墨,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得到导电线路,依次通过有机溶剂浸泡、光照焊接、小颗粒修饰导线表面,最终得到致密均匀的高导电性导线。该后处理方法较为简单、快捷且对实验条件要求很低,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

    一种三维黑色纳米金属宽光谱吸光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7356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1195890.1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晓阳 张彤 单锋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维黑色纳米金属宽光谱吸光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强还原剂/强氧化剂的竞争机制,实现特殊晶种类型的高度一致化筛选,并通过续生长首次得到表面具有大量凹凸、结构复杂的三维立体化结构。同时采用电泳法制备了可均匀覆盖任意形貌的导电材质上的宽光谱吸光薄膜,沉积过程可连续进行,厚度可精确控制而且十分牢固。以上产品在红外光学、伪装技术、光能利用及薄膜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结构复杂的三维立体化颗粒黑色金属薄膜具有宽角度分辨特性。

    多谐振竞争机制的表面等离激元红外纳米脉冲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828881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171269.4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6 H01S3/08 H01S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谐振竞争机制的表面等离激元红外纳米脉冲激光器,该激光器由表面等离激元纳米钉谐振腔(1)、间隔层(2)、增益介质(3)、二维材料层(4)四部分构成;其中表面等离激元纳米钉谐振腔(1)由金属纳米棒(11)与其上生长的一个或多个纳米片(12)构成,表面等离激元纳米钉谐振腔(1)与增益介质(3)之间是由间隔层(2)隔离开来,在该表面等离激元纳米脉冲激光器的表面覆盖有二维材料层(4);正负电极(5)位于该表面等离激元纳米脉冲激光器的两端,通过在纳米钉谐振腔的表面引入一层具有可饱和吸收特性的二维材料,可实现表面等离激元红外纳米脉冲激光器的锁模和对Q的调控,将纳米激光器的激光脉冲时间提升到飞秒-阿秒量级。

    可编程控制的液晶光子晶体光功能器件及光路设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3455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310468383.0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编程控制的液晶光子晶体光功能器件,是由玻璃衬底、光子晶体、液晶、取向层和电极组成。光子晶体制备在玻璃衬底上,在光子晶体上填充液晶。本发明同时提供了该功能器件的光路设置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变电压的位置,可以得到不同逻辑结构的光路结构,从而得到不同形状的器件结构。另外,由电路芯片控制光路改变,输出端位置发生改变,出射光的位置随输出端位置改变而发生改变,吸附于输出端的颗粒也随出射光移动,从而精确地控制颗粒的路径和输出端口。

    一种三维黑色纳米金属宽光谱吸光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735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95890.1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晓阳 张彤 单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D13/02 B22F9/24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维黑色纳米金属宽光谱吸光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强还原剂/强氧化剂的竞争机制,实现特殊晶种类型的高度一致化筛选,并通过续生长首次得到表面具有大量凹凸、结构复杂的三维立体化结构。同时采用电泳法制备了可均匀覆盖任意形貌的导电材质上的宽光谱吸光薄膜,沉积过程可连续进行,厚度可精确控制而且十分牢固。以上产品在红外光学、伪装技术、光能利用及薄膜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种结构复杂的三维立体化颗粒黑色金属薄膜具有宽角度分辨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