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同促进风电消纳的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011199702.9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协同促进风电消纳的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电动汽车与地源热泵构建源‑荷协同RIES架构;基于架构构建协同RIES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协同RIES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优化调度参数;本发明在源侧引入地源热泵,通过协调电、热源出力实现联供机组热电解耦,提高风电上网空间;其次,在荷侧考虑电动汽车可调度价值,采用激励型需求响应引导充电负荷有序转移,协助风电并网消纳;最后,以调度周期内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源荷协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地源热泵能够有效减少弃风,需求响应削峰填谷效果显著,源荷协同作用下系统风电消纳能力与运行效益更具优势、供电可靠性更高。

    一种风电电力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084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011211341.5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电力调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风电预测误差和负荷预测误差的功率等式平衡约束和旋转备用不等式平衡约束;获取所述功率等式平衡约束和所述旋转备用不等式平衡约束松弛为功率约束平衡时的置信水平;根据运行总成本、CHP机组发电成本、常规火电机组发电成本、风电运维成本和碳排放成本建立考虑模糊机会约束的调度模型,记为第一模型;根据所述置信水平和所述第一模型建立融入模糊变量的单目标机会规划模型,记为第二模型;计算所述第二模型的最优解;根据最优的第二模型进行风电电力调度。本发明中的考虑模糊机会约束的调度模型,充分考虑了碳排放成本、运行成本以及不确定因素,降低了碳排放量,提高了风电消纳量。

    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含光热电站多源优化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351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0732548.8

    申请日:2019-08-09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考虑需求响应的含光热电站多源优化运行方法,针对在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中如何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并实现多源协调优化运行等问题,本发明构建了基于光热电站出力灵活运行的多源电力系统随机机组组合优化运行模型,并将需求响应机制引入该模型,以应对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中光伏、风电的预测误差以及波动性导致的不确定性问题,本发明方法具有科学合理,适用性强,多种能源利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为调度人员在多源联合运行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降低了多源电力系统运行的综合成本。

    一种风电电力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0843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11341.5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电力调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风电预测误差和负荷预测误差的功率等式平衡约束和旋转备用不等式平衡约束;获取所述功率等式平衡约束和所述旋转备用不等式平衡约束松弛为功率约束平衡时的置信水平;根据运行总成本、CHP机组发电成本、常规火电机组发电成本、风电运维成本和碳排放成本建立考虑模糊机会约束的调度模型,记为第一模型;根据所述置信水平和所述第一模型建立融入模糊变量的单目标机会规划模型,记为第二模型;计算所述第二模型的最优解;根据最优的第二模型进行风电电力调度。本发明中的考虑模糊机会约束的调度模型,充分考虑了碳排放成本、运行成本以及不确定因素,降低了碳排放量,提高了风电消纳量。

    一种协同促进风电消纳的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99702.9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协同促进风电消纳的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电动汽车与地源热泵构建源‑荷协同RIES架构;基于架构构建协同RIES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协同RIES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优化调度参数;本发明在源侧引入地源热泵,通过协调电、热源出力实现联供机组热电解耦,提高风电上网空间;其次,在荷侧考虑电动汽车可调度价值,采用激励型需求响应引导充电负荷有序转移,协助风电并网消纳;最后,以调度周期内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源荷协同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地源热泵能够有效减少弃风,需求响应削峰填谷效果显著,源荷协同作用下系统风电消纳能力与运行效益更具优势、供电可靠性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