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框架的复合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8260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1303097.5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固建筑框架的复合阻尼器,包括摩擦阻尼机构、连接座和屈曲约束支撑机构;摩擦阻尼机构包括顶板、底板、安装板和摩擦铰链;安装板分为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安装在底板与顶板相对的一侧板面上,多个摩擦铰链依次布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屈曲约束支撑机构成组设置,每组两个屈曲约束支撑机构的一端分别安装在连接座底部连接板的两端,另一端分别安装在建筑框架的底部。通过结合摩擦阻尼器和防屈曲支撑金属阻尼器的特点,解决了传统防屈曲支撑在小震或中震下无法消耗地震能量的问题,利用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支撑阻尼器协同耗能,实现从小震,中震到大震皆可耗能的目的。

    一种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5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57170.X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及其装配方法,包括摩擦耗能装置和自复位装置,摩擦耗能装置包括内约束单元和外约束单元,内约束单元和外约束单元由内向外间隔分布;自复位装置包括第一碟簧限位单元、第二碟簧限位单元、锚固板、内挡板、外挡板、碟簧、导向螺杆和四个复位筋,第一碟簧限位单元固定在内约束单元内壁上;第二碟簧限位单元贯穿内约束单元与外约束单元固定连接;内挡板位于内约束单元内部且分别与第一碟簧限位单元和第二碟簧限位单元接触;碟簧位于内挡板和外挡板之间;四个复位筋均贯穿内挡板围设在碟簧的外围,且每个复位筋的两端分别与锚固板和外挡板锚固连接。本发明具有更强的复位能力与变形能力。

    一种可更换内芯的装配式防屈曲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104232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77501.0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内芯的装配式防屈曲支撑,包括:内约束件,耗能内芯板,耗能内芯板为两个,且两个耗能内芯板对称可拆卸连接在内约束件前后侧;外约束件,外约束件套设在内约束件和耗能内芯板外周侧,且外约束件与耗能内芯板可拆卸连接;端部连接件,端部连接件为两个,且两个端部连接件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外约束件两端。因主体结构的节点板与端部连接件相连接,而不是与耗能内芯板直接相连,便于对震后产生损伤的耗能内芯板进行拆除更换,并且内约束件、耗能内芯板、外约束件、端部连接件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震后拆除内约束件和外约束件完成对耗能芯板的损伤检测,并且可现场装配,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一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863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322858.0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防屈曲支撑和自复位装置并联布置;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套管5连接件、耗能内芯2、垫板3、填板4、内套管5、外套管6与外套管6连接件;自复位装置包括碟簧挡板、碟簧反力件、导向杆、锚固板、复位筋12与碟簧;自复位装置放置在防屈曲支撑的内套管5里,导向杆穿过碟簧锚固在碟簧两侧的碟簧挡板和碟簧反力件上,复位筋12一侧锚固在锚固板上,一侧锚固在碟簧挡板上。本发明通过复位筋12和碟簧串联的方式在保证支撑复位能力的同时为支撑提供更大的变形能力,实现建筑结构超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螺旋式摩擦型金属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0312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011298123.X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螺旋式摩擦型金属阻尼器,包括螺旋杆组件、多个耗能部、多个自复位部和外套管组件,多个耗能部和多个自复位部均套合安装在螺旋杆组件上,并且每个耗能部均设置在两个自复位部之间;外套管组件套装于螺旋杆组件上,且在其内部形成容纳多个耗能部和多个自复位部的空间。本发明耗能部与其外套管组件可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相对位移,通过耗能部中旋转片与外套管组件之间的摩擦将地震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行消耗,之后通过自复位部中的碟形弹簧构件提供的复位力来使阻尼器回到初始状态,该发明利用耗能部件与外套管组件之间的相对摩擦实现耗能,且具有自复位功能,可减少结构的震后变形,降低建筑结构震后的维修成本。

    一种带有变摩擦装置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302694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297417.9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变摩擦装置的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支撑本体、变摩擦装置、锚固板、推板和支撑复位筋,锚固板为两块,且两块锚固板分别设于支撑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并与支撑本体插接连接;变摩擦装置为两个,且两个变摩擦装置分别位于支撑本体的两侧,两个变摩擦装置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两个锚固板上;推板为两个,两个推板分别设于支撑本体和两个变摩擦装置之间,且其一端与支撑本体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卡接于支撑本体另一端;支撑复位筋为多个,其均匀布置在支撑本体与两个变摩擦装置之间,并位于两个推板两侧,且其两端分别锚固在两个锚固板上。以上设置使得该支撑具有良好的复位能力、变形能力以及耗能能力。

    一种三重圆钢管屈曲约束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123645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031983.0

    申请日:2020-01-13

    Inventor: 鲁军凯 程东辉

    Abstract: 一种三重圆钢管屈曲约束支撑,它涉及一种屈曲约束支撑。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全钢约束部件存在耗能内芯直接与节点相连,导致无法对支撑内芯进行全范围约束,未对耗能圆管进行变截面处理,导致支撑在地震作用下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圆管两端,及不能抑制耗能圆管的扭转变形的问题;三重圆钢管屈曲约束支撑由内约束管、耗能管、外约束管、插接件、垫环和扭转限位杆组成;所述内约束管、耗能管和外约束管由内至外依次套装在一起;优点:1、保证耗能内芯被全范围约束,提高支撑的稳定性;2、保证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开槽区域。3、提高的疲劳性能。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三重圆钢管屈曲约束支撑。

    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104236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268106.9

    申请日:2019-12-11

    Inventor: 鲁军凯 程东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检分段约束的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包括支撑内芯,沿支撑内芯长度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中部外围约束装置和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中部外围约束装置和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均相对分布在支撑内芯的两表面,且与支撑内芯可拆卸连接;以及,填充在两组第一端部外围约束装置、第二端部外围约束装置之间,并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垫块;填充在两组中部外围约束装置之间,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限位垫块;本发明可分段更换损伤部位,避免材料浪费;支撑内芯的两侧面仅有垫块及限位垫块所在位置被遮挡,其余位置完全可见,为监测屈曲约束支撑的支撑内芯的变形及损伤提供了便利。

    一种装配式防屈曲支撑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2455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59288.3

    申请日:2019-12-10

    Inventor: 鲁军凯 梅洋 郭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防屈曲支撑,包括:支撑内芯板组件;可拆卸式外部约束组件,可拆卸式外部约束组件围设在支撑内芯板组件中部外周侧;可拆卸式端部约束组件,可拆卸式端部约束组件为两个,且两个可拆卸式端部约束组件分别围设在支撑内芯板组件的顶部和底部的外周侧,且分别与可拆卸式外部约束组件的顶端和底端可拆卸连接。该防屈曲支撑采用可拆卸式外部约束组件和可拆卸式端部约束组件作为支撑内芯板组件的外包约束单元,无需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及养护,可减少生产周期,加快制作进度,且自重相对较小,便于施工安装。

    一种摩擦-屈服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499155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759693.7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屈服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自复位装置包括角钢一、角钢二、外套管、内套管、锚固板与复位筋;内套管套设在防屈曲支撑装置外侧,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外侧;角钢一与角钢二分别安装在防屈曲支撑装置的两端,角钢一与外套管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角钢二与内套管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锚固板设置在外套管两端,复位筋锚固在锚固板上。本发明能够在地震荷载较小时利用耗能内芯的弹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在地震荷载较大时利用耗能内芯的弹塑性变形和内芯与角钢一、角钢二之间的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在地震下的响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