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65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57170.X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放大型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及其装配方法,包括摩擦耗能装置和自复位装置,摩擦耗能装置包括内约束单元和外约束单元,内约束单元和外约束单元由内向外间隔分布;自复位装置包括第一碟簧限位单元、第二碟簧限位单元、锚固板、内挡板、外挡板、碟簧、导向螺杆和四个复位筋,第一碟簧限位单元固定在内约束单元内壁上;第二碟簧限位单元贯穿内约束单元与外约束单元固定连接;内挡板位于内约束单元内部且分别与第一碟簧限位单元和第二碟簧限位单元接触;碟簧位于内挡板和外挡板之间;四个复位筋均贯穿内挡板围设在碟簧的外围,且每个复位筋的两端分别与锚固板和外挡板锚固连接。本发明具有更强的复位能力与变形能力。

    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56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759917.4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其中,防屈曲支撑装置穿插在自复位装置内部;自复位装置包括中套管、外套管、摩擦块、锚固板与复位筋;中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一,摩擦块设置于凹槽一处,外套管套设在中套管外部,外套管与摩擦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锚固板设置于外套管两端;复位筋一端锚固在锚固板上,另一端锚固在远离锚固板一端的摩擦块上。本发明能够在地震荷载较小时利用地震能量为摩擦块中的复位筋施加一定大小的预拉力,从而在地震荷载较大时使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具有更好的复位能力,进一步减小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

    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9917.4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其中,防屈曲支撑装置穿插在自复位装置内部;自复位装置包括中套管、外套管、摩擦块、锚固板与复位筋;中套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凹槽一,摩擦块设置于凹槽一处,外套管套设在中套管外部,外套管与摩擦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锚固板设置于外套管两端;复位筋一端锚固在锚固板上,另一端锚固在远离锚固板一端的摩擦块上。本发明能够在地震荷载较小时利用地震能量为摩擦块中的复位筋施加一定大小的预拉力,从而在地震荷载较大时使无预应力自复位防屈曲支撑装置具有更好的复位能力,进一步减小结构的震后残余变形。

    一种位移放大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9710.7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放大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防屈曲支撑装置穿插在自复位装置内部;自复位装置包括内套管、外套管、第一套管、第一锚固板、第二锚固板与复位筋;防屈曲支撑装置穿插在内套管内部,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的外侧,第一套管设置在防屈曲支撑装置和内套管之间,第一锚固板设置在第一套管的两端,第二锚固板设置在外套管的两端;复位筋一端锚固在第一锚固板上,另一侧锚固远离第一锚固板端的第二锚固板上。本发明自复位装置中复位筋一端锚固在第二锚固板,一端锚固在第一套管处的第一锚固板,通过串联复位筋的方式在保证支撑复位能力的同时为支撑提供更大的变形能力。

    一种摩擦-屈服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1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9693.7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屈服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自复位装置包括角钢一、角钢二、外套管、内套管、锚固板与复位筋;内套管套设在防屈曲支撑装置外侧,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外侧;角钢一与角钢二分别安装在防屈曲支撑装置的两端,角钢一与外套管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角钢二与内套管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锚固板设置在外套管两端,复位筋锚固在锚固板上。本发明能够在地震荷载较小时利用耗能内芯的弹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在地震荷载较大时利用耗能内芯的弹塑性变形和内芯与角钢一、角钢二之间的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在地震下的响应。

    一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863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322858.0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防屈曲支撑和自复位装置并联布置;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套管5连接件、耗能内芯2、垫板3、填板4、内套管5、外套管6与外套管6连接件;自复位装置包括碟簧挡板、碟簧反力件、导向杆、锚固板、复位筋12与碟簧;自复位装置放置在防屈曲支撑的内套管5里,导向杆穿过碟簧锚固在碟簧两侧的碟簧挡板和碟簧反力件上,复位筋12一侧锚固在锚固板上,一侧锚固在碟簧挡板上。本发明通过复位筋12和碟簧串联的方式在保证支撑复位能力的同时为支撑提供更大的变形能力,实现建筑结构超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

    一种摩擦-屈服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1499155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759693.7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屈服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自复位装置包括角钢一、角钢二、外套管、内套管、锚固板与复位筋;内套管套设在防屈曲支撑装置外侧,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外侧;角钢一与角钢二分别安装在防屈曲支撑装置的两端,角钢一与外套管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角钢二与内套管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锚固板设置在外套管两端,复位筋锚固在锚固板上。本发明能够在地震荷载较小时利用耗能内芯的弹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能量,在地震荷载较大时利用耗能内芯的弹塑性变形和内芯与角钢一、角钢二之间的摩擦来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在地震下的响应。

    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72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23627.3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阻尼器,属于结构减振或抗震装置领域。本发明摩擦装置第一层为摩擦板,第二层为两个摩擦块,第三层为摩擦板;外套管的两侧固定有碟簧挡板B,内套管的两侧与碟簧挡板B接触,碟簧挡板B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推管,推管的外侧设置有锚固板;导向杆穿过碟簧并锚固在碟簧挡板B和碟簧挡板A上,螺杆的一侧锚固在碟簧挡板A处,另一侧锚固在远侧的锚固板上。本发明通过摩擦装置在外部往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摩擦力变化量对复位装置提供恢复力,可减少安装时对阻尼器中碟簧施加预压力引起碟簧的压缩变形。相比于已有的碟簧式自复位耗能阻尼器,本发明可以充分发挥碟簧的变形能力,实现建筑结构超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

    一种新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86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22858.0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包括自复位装置和防屈曲支撑装置,防屈曲支撑和自复位装置并联布置;防屈曲支撑装置包括内套管连接件、耗能内芯、垫板、填板、内套管、外套管与外套管连接件;自复位装置包括碟簧挡板、碟簧反力件、导向杆、锚固板、复位筋与碟簧;自复位装置放置在防屈曲支撑的内套管里,导向杆穿过碟簧锚固在碟簧两侧的碟簧挡板和碟簧反力件上,复位筋一侧锚固在锚固板上,一侧锚固在碟簧挡板上。本发明通过复位筋和碟簧串联的方式在保证支撑复位能力的同时为支撑提供更大的变形能力,实现建筑结构超大震不倒的设计目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