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08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4405.4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石裂隙渗流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粗糙度的可视化岩体粗糙裂隙渗流试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变粗糙度的可视化岩体粗糙裂隙渗流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壳体、裂隙几何模拟系统、水力加载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裂隙几何模拟系统、水力加载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集成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将裂隙几何模拟系统、水力加载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罩在其中,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裂隙几何模拟系统、水力加载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由控制系统操控。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任意裂隙面的可变模拟,解决了裂隙渗流试验中试样更换频繁、制作成本高,周期长、几何参数难以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44831.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1N1/28 , G01B11/2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岩体真实结构面直剪数值试验模拟方法,岩石力学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标准岩石试样;在所述标准岩石试样上,通过巴西劈裂制备人造裂隙;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对人造裂隙的表面进行扫描,得到岩体真实结构面的点云数据;基于点云数据建立岩体真实结构面的直剪试验几何数值模型;根据岩体真实结构面直剪试验几何数值模型,建立考虑岩体真实结构面磨损的控制方程组;根据控制方程组实现考虑磨损的岩体真实结构面直剪试验的数值模拟。本申请的方法为准确认识并科学掌握岩体真实结构面剪切力学响应及磨损演化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高了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92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97468.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t‑SNE的多参数岩体结构面分步聚类分析方法,涉及岩体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得多个岩质边坡结构面数据,并将结构面产状进行极坐标转换,对物理特性参数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计算结构面产状间的相似程度以及结构面物理特性参数间的相似程度;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搜索K‑means算法的全局最优初始值来改进K‑means算法,并对结构面产状数据的聚类;利用t‑SNE算法将结构面物理特性参数进行降维处理,再用结构面低维物理特性数据进行K‑means聚类。该方法对空间分布相似区内结构面的物理特性进行了精确划分,分组精度更高。有效区分了产状与物理特性参数对岩体稳定性的不同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44831.4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1N1/28 , G01B11/2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岩体真实结构面直剪数值试验模拟方法,岩石力学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标准岩石试样;在所述标准岩石试样上,通过巴西劈裂制备人造裂隙;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对人造裂隙的表面进行扫描,得到岩体真实结构面的点云数据;基于点云数据建立岩体真实结构面的直剪试验几何数值模型;根据岩体真实结构面直剪试验几何数值模型,建立考虑岩体真实结构面磨损的控制方程组;根据控制方程组实现考虑磨损的岩体真实结构面直剪试验的数值模拟。本申请的方法为准确认识并科学掌握岩体真实结构面剪切力学响应及磨损演化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高了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9149.2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粗糙裂隙异质开度的深部岩体渗流‑传热模拟方法,属于深部岩石工程数值模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通过三维扫描系统获取裂隙面点云数据、Geomagic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Surfer软件生成点云数据的网格文件,以及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强大的处理微分方程的能力,能够精确地生成体现异质开度的含有裂隙网络的EGS数值模型,为后续深部岩体裂隙内流体的渗流‑传热特性研究打下基础。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表征粗糙裂隙表面的几何形貌特征、两裂隙面之间的异质开度、EGS的渗流和传热过程,高精度模拟出实际工程中裂隙网络的真实状态,有助于精准地量化评估EGS的热提取性能和商业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7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53323.1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DQ解耦和PID控制的单相并联并网逆变器,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若干个并联的单相并网逆变器;通过无通讯锁相电流闭环控制,具体包括DQ‑PLL锁相和无通讯电流闭环。该系统集成了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采用双极性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结合锁相环PLL控制,实现了双逆变器的负载均衡并网供电。系统设计的核心在于单相全桥逆变电路,配合先进的控制算法与电路设计,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DQ解耦控制,以及下垂控制策略,以实现电流内环电压外环的精细控制,保证逆变器输出功率的高效稳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