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78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1423.9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中析出相的定量统计方法,属于材料微观组织研究分析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镍基合金析出相的定量统计方法,使用热力学分析软件得到合金的非平衡凝固相图,确定合金中各析出相的析出温度区间和析出顺序,用DSC差热分析仪测试合金热流曲线,使用Origin划分热流曲线析出相谱峰,并对谱峰积分,得到谱峰面积,即各析出相的熔融焓,代表不同工艺条件下合金中析出相含量;对各析出相谱峰面积的比较,得到在工艺前后,合金中每一种主要析出相的质量变化。本发明分析过程方便快捷,结果精确,在处理一些复杂共晶相也取得优异的效果,在镍基合金及其他金属类材料中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2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111206286.5
申请日:2021-10-16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涉及在球轴承安装不对中条件下的一种轴承力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事先给出初始轴承安装不对中参数、以及实际球轴承的各个几何参数,基于Hertz接触理论,根据轴承不对中后的几何关系,提出可应用于复杂旋转机械系统的球轴承内\外圈倾斜不对中轴承力模型。本发明模型可应用于复杂旋转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之中,并且可以较好地计算轴承安装不对中状态下的支撑力,为复杂旋转机械设备有关于球轴承不对中问题的故障特征识别与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645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25768.6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一种可充锌空电池用铁钴元素掺杂的纳米碳质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锌空电池技术领域。步骤如下:将碳源溶解并在烘箱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制成纳米级碳质球,记为物料A,与强碱材料按比例混合,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记为物料B;将物料B、铁源、钴源、有机物及醇溶液混合并超声分散后,进行强磁力搅拌,冷冻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移入管式炉中,在混合气氛下进行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用盐酸洗涤、离心后真空干燥,得到产物ACS‑Fe‑Co‑N‑C。该纳米碳球颗粒粒径均一、具有高度分散性和活性位点,合成方法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所制成的锌空电池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同时其原料廉价且来源广泛,具有一定的工业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5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05699.9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数字孪生分析SmartCrown轧机弯辊对板形影响的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带钢参数、轧制工艺参数以及SmartCrown轧机参数;步骤2:根据步骤1采集的参数建立SmartCrown轧机和带钢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步骤3: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带钢轧制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步骤4:提取步骤3中各模拟实验稳定轧制阶段带钢轧后的横向厚度分布数据,根据横向厚度分布数据计算带钢凸度、边部减薄、带钢凸度权重,进而建立数字孪生体;步骤5:根据步骤4所得到的数字孪生体分析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对轧后的带钢板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87361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708214.9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Abstract: 一种水系铵离子电池用类毛球状柏林绿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铁氰化物溶于溶剂I中,搅拌均匀得到含铁氰根离子的溶液I;(2)将铁源溶解于溶剂II中,搅拌均匀得到含铁离子的溶液II;(3)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II滴加到溶液I中,获得混合溶液;(4)在60~80℃条件下搅拌6~10h,然后静置陈化获得陈化物料;(5)将陈化物料离心,分离去除液相,获得离心物料;(6)将离心物料水洗,然后用乙醇洗涤,再真空干燥,获得水系铵离子电池用类毛球状柏林绿电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控性强,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使得该材料具有很高的实际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43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08077.4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7C3/14 , G07C3/00 , G06F18/2113 , G06F18/15 , G06N3/086 , G06N3/084 , G06N3/048 , B21B38/00 , B21B38/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冷轧带钢纵向厚度连续预测方法,包括:选取冷连轧生产线与带钢出口厚度相关的实测数据及过程自动化级计算数据作为初选输入特征;对实测数据和计算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归一化处理,获得初选建模数据集;将冷连轧过程分为首尾加减速阶段和高速稳定轧制阶段,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初选输入特征进行重要性分析,选取冷连轧过程中不同轧制阶段的输入特征;根据不同轧制阶段的输入特征选取结果,确定两个轧制阶段的DNN模型的拓扑结构,选取模型参数,对初步建立的DNN模型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使用遗传算法对DNN模型进行优化,提升预测精度;使用优化后的DNN模型进行带钢出口厚度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83634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024601.6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罚函数法的板形机构调节量优化方法,属于冶金轧制领域,首先根据板形调控功效系数矩阵构建评价函数,然后将评价函数转换为一个约束极值问题,然后通过罚函数法、评价函数构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利用遗传算法迭代计算最优值。本发明使用遗传算法与罚函数结合的方法在保证板形误差较小时,各板形执行机构的调节量分配得到最优;由于其编程简单,计算效率高,且变量个数不受限制,将其引入到板形控制系统中,可以极大的提升计算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432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559413.8
申请日:2022-05-23
IPC: B21B37/2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板形闭环调节量的弯辊力输出控制方法,依据PI控制器的设定原理,分别建立工作辊弯辊闭环反馈控制和中间辊弯辊闭环反馈控制的PI控制方程及其离散计算表达式。利用板形预设定系统计算数据和板形闭环反馈控制系统的实测数据,更改带钢规格变化时弯辊闭环反馈控制的控制量的设置方式,使弯辊闭环反馈控制的控制量在带钢宽度或厚度变化时实现清零功能。利用焊缝过四机架信号、助卷皮带信号,建立在剪切时弯辊闭环反馈控制的控制量的保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67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70702.5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F16C19/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联合载荷作用下的球轴承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事先给出初始轴向力或倾覆扭矩,根据步长由小到大逐步更新轴向力或倾覆力矩,直到接触椭圆爬越挡边。此时将步长减半并重复该过程,直到步长小于设定的精度值。当接触椭圆刚好不爬越挡边时得到的轴向力或倾覆扭矩即为深沟球轴承的轴向或倾覆极限承载能力,为轴承的后续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考虑了球轴承可能存在的复杂载荷工况与转速条件,不仅考虑了轴向极限承载能力,还考虑了倾覆极限承载能力。比未考虑联合载荷作用和有转速条件的传统方法适用性更广,通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42544.X
申请日:2020-12-31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变调控功效的冷轧带钢边部减薄最优控制量的确定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冷连轧生产线上各个待控制调节机构的变调控功效系数矩阵,根据每个待控制调节机构的变调控功效系数矩阵,建立每个待控制调节机构的变调控函数表达式,根据每个待控制调节机构的初始控制量Xs对变调控函数进行平移,根据边界条件建立所有待控制调节机构的惩罚函数,得到最终的优化目标函数,利用powell和内点惩罚函数法求解法求解最优控制量,本发明在边部减薄窜辊调控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调控功效系数变化的过程,通过构造目标函数的方法,实现了在考虑变调控功效系数的情况进行边部减薄多点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