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7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063174.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纯稀土金属镝的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属于金相试样制备领域,具体包括“取样→镶嵌→磨制→抛光→腐蚀”五步工艺。由于稀土金属镝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室温下与水和氧气均会发生缓慢反应,本发明所述抛光步骤通过采用无水乙醇作为冷却液以避免材料的氧化,避免试样表面产生氧化层遮挡组织。此外,所述腐蚀步骤金相腐蚀剂组分包括硝酸、乙酸、磷酸和乳酸,制得出的稀土金属镝显微组织表面无大划痕、大量氧化物遮挡且晶界显示清晰,有效填补了高纯稀土金属镝的金相制样技术空白,所得到的金相组织可为优化镝靶材的塑性变形工艺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3181.6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1/28 , G01N1/32 , G01N1/36 , G01N21/84 , G01N23/2202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韧18Ni‑200钢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属于金相试样制备领域。本发明采用“取样→镶嵌→磨制→抛光→腐蚀”五步工艺。由于此马氏体时效钢表面硬度较低并且耐腐蚀能力较强,所以本发明在磨制时采用水磨,抛光过程中采用了粒度较细的抛光膏可避免试样表面产生划痕。此外,配置的金相腐蚀剂可以使针状马氏体和奥氏体组织完全显现,并且避免表面凹陷或凸起的出现,所使用的金相腐蚀剂组分包括氢氟酸、硝酸和去离子水,制得出的马氏体时效钢显微组织表面无大划痕,马氏体基体和奥氏体晶界显示清晰,有效填补了高强韧18Ni‑200钢的金相制样技术空白,所得到的金相组织可为优化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性提供实际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0357475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610045847.7
申请日:2006-0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拉强度540MPa级双相钢板,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0.05~0.08%C、0.20~0.40%Si、1.00~1.30%Mn,余量为Fe;组织为铁素体与马氏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体积分数为85~90%,马氏体体积分数为10~15%;屈服强度为345~375MPa,抗拉强度为545~570MPa,断后总伸长率为28~32%。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及快速冷却生产工艺,将连铸薄板坯经隧道炉均热,控制出炉温度为1100~1150℃;控制开轧温度1100~1150℃,终轧温度780~850℃;轧后快速冷却,冷却速度25~30℃/s,终冷温度100~200℃;冷却后进行卷取,卷取温度100~200℃;钢板厚度2.5~6.0mm。
-
公开(公告)号:CN100357474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610045846.2
申请日:2006-0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拉强度600MPa级双相钢板,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0.05~0.08%C、0.20~0.40%Si、1.30~1.60%Mn,余量为Fe;组织为铁素体与马氏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体积分数为85~90%,马氏体体积分数为10~15%;屈服强度为365~395MPa,抗拉强度为615~645MPa,断后总伸长率为28~32%。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及快速冷却生产工艺,将连铸薄板坯经隧道炉均热,控制出炉温度为1100~1150℃;控制开轧温度1100~1150℃,终轧温度780~850℃;轧后快速冷却,冷却速度25~30℃/s,终冷温度100~200℃;冷却后进行卷取,卷取温度100~200℃;钢板厚度2.5~6.0mm。
-
公开(公告)号:CN1330785C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10130896.6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拉强度1000MPa级复相钢板,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 0.13~0.20%,Si0.2~0.4%,Mn 1.30~1.60%,余量为Fe;钢板上、下表层各0.5~1.0mm厚度内为晶粒尺寸2~3μm的铁素体/马氏体组织,其中:铁素体体积分数为80~90%,马氏体体积分数为20~10%;钢板中心部分为马氏体含量较高的铁素体/马氏体组织,其中:马氏体体积分数为50~70%,铁素体体积分数为50~30%。通过控轧控冷工艺轧制,终轧温度800~850℃;第一段冷却速度300~400℃/s,冷却后温度620~650℃;第二段冷却速度300~400℃/s,卷取温度20~80℃;两段冷却间隔时间5~6s。
-
公开(公告)号:CN102363835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33420.8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管的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装置及其热处理方法。本发明的中频感应热处理装置,在长形钢构支架上装配有至少七对轴承座,每对轴承座上固定有一个轴杆,每个轴杆的一端都装配有一个双锥体托辊,每两个双锥体托辊之间依次放置预热炉、冷却箱、加热炉、冷却箱、回火炉和冷却箱;轴杆的另一端装配有齿轮,齿轮通过导链与减速机输出端的齿轮相连,通过导链带动其它齿轮;减速机和电机通过连轴器相连接;淬火变压器与预热炉、加热炉和回火炉相连,总控制装置与电机相连。本发明的中频感应在线热处理装置,以中频感应电源作为加热的热源,以电能作为加热能源,加热速度快,操作简便,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0348767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510130898.5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拉强度715~795MPa级双相钢板,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0.13~0.17%C、0.20~0.40%Si、1.30~1.50%Mn、0.02~0.03%Nb,余量为Fe;厚度规格为3~4.5mm,具有细晶粒铁素体与马氏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体积分数为80~85%,马氏体体积分数为20~15%,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为4μm。通过控轧控冷工艺轧制,开轧温度1100~1150℃,终轧温度800~850℃;控制第一段冷却速度15~20℃/s,冷却后温度620~650℃;第二段冷却速度270~310℃/s,卷取温度30~80℃;冷却后进行卷取,控制钢板厚度3~4.5mm。
-
公开(公告)号:CN1330786C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510130899.X
申请日:2005-1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拉强度780MPa级复相钢板,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0.13~0.17%C、0.20~0.40%Si、1.30~1.50%Mn、0.02~0.03%Nb,余量为Fe;组织为粒状贝氏体与马氏体复相组织,其中:粒状贝氏体体积分数为90~95%,马氏体体积分数为10~5%;屈服强度为525~550MPa,抗拉强度为785~795MPa,断后总伸长率为20~25%。通过控轧控冷工艺轧制,控制开轧温度1100~1150℃,终轧温度800~850℃;控制第一段冷却速度40~70℃/s,冷却后温度550~610℃;第二段冷却速度220~360℃/s,卷取温度20~250℃;冷却后进行卷取,控制钢板厚度3~4.5mm。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587711.4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28 , C21D1/18 , C21C5/30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超厚临氢钢板低温冲击韧性和高温性能的生产方法,钢板的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10~0.15,Si≤0.10,Mn=0.50~0.60,P≤0.008,S≤0.003,Cr=2.20~2.45,Mo=0.95~1.06,V=0.28~0.32,Ni=0.12~0.18,Nb=0.020~0.040,Cu≤0.20,Sb≤0.003,Sn≤0.005,As≤0.010,B=0.0010~0.0015,Ti=0.010~0.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厚度为150~200mm;所述的生产工艺包括冶炼模铸‑轧制‑热处理工序。采用本发明制备出的超大厚度临氢设备用钢板,其厚度方向组织性能均匀,经模拟焊后热处理的心部位置仍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高温拉伸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63833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33429.9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制造相变诱发塑性钢无缝管的方法。将壁冷拔无缝钢管采用中频加热感应线圈以至少35℃/s的加热速率加热到临界区760~850℃,退火处理5-20s,然后以40~80℃/s的速率冷却到贝氏体区380~450℃,等温处理10-40s,最后空冷、水冷或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发明的相变诱发塑性钢无缝管。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得到的相变诱发塑性钢无缝管,经测定,其抗拉强度为780MPa级,延展率≥24%,强屈比≤0.55,加工硬化指数n≥0.2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