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59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986173.0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稳定粒径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柠檬酸钠溶液、聚乙二醇溶液、三聚磷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按比例称取置于反应容器内,恒温水浴搅拌;然后将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至反应容器中,滴加结束后,继续恒温水浴搅拌反应,得到含有纳米银的母液;最后母液经多次水洗和高速离心获得平均粒径为20nm的纯净纳米银。通过两种保护剂共同作用制备的纳米银粒径均一,实现了原料的高利用率和纳米银的高纯度的合成,具有显著的低成本优势和产业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5841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736190.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H2O2为还原剂的多种微观形貌纳米银的合成方法。首先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银的可溶性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混合溶液中,生成Ag2O胶体作为前驱体,在第一个阶段利用H2O2的还原性质合成球形纳米银,当Ag2O消耗殆尽后,利用H2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构成氧化‑还原循环,诱导纳米银晶体颗粒的各向异性生长,从而实现微观形貌控制。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接近100%的极高纳米银产率,合成过程无需加热且环境友好,另外,本方法合成纳米银的效率很高,即便以高浓度前驱体进行合成,也能在数分钟内完成制备。这些优点解决了现有制备合成工艺的耗时长、耗能高、产率低以及伴有毒性残留等诸多问题,表现出在工业生产大规模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13923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72718.2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在土壤冻融过程中抑制重金属解吸的方法,属于农业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自未受污染的土壤棕壤表层0~20cm深处采集土壤样品,去除杂物、研磨、过筛后密封保存;然后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制备;继续进行土壤的冻融循环周期设计;最后进行重金属溶出。根据平衡重金属浓度之差计算重金属溶出率。与传统的室内冻融循环相比,本发明的冻融循环设计中的最高和最低温度与自然界的交替冻融循环更为吻合。本发明方法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络合和螯合作用与钝化剂结合,形成配合物,本发明的钝化剂的效率高、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能够发挥钝化剂的最大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592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86173.0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稳定粒径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柠檬酸钠溶液、聚乙二醇溶液、三聚磷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按比例称取置于反应容器内,恒温水浴搅拌;然后将硝酸银溶液逐滴加入至反应容器中,滴加结束后,继续恒温水浴搅拌反应,得到含有纳米银的母液;最后母液经多次水洗和高速离心获得平均粒径为20nm的纯净纳米银。通过两种保护剂共同作用制备的纳米银粒径均一,实现了原料的高利用率和纳米银的高纯度的合成,具有显著的低成本优势和产业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4731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92916.5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钙元素掺杂改性二维黑磷纳米片的制备与储氢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块状黑磷(BP)和单质钙封装石英安瓿管中,加热到700~750℃,保温50~70min,降温到480~520℃,保温2~3h,然后缓慢降温到140~160℃,最后冷却到室温,得到Ca掺杂黑磷晶体(Ca‑BP晶体);将制得的钙元素掺杂黑磷晶体,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分散剂,配制成浓度为0.6~1g/L的钙元素掺杂黑磷晶体分散液,超声分散后,将钙元素掺杂黑磷晶体分散液离心即得到钙元素掺杂改性二维黑磷纳米片。本发明能够同时钝化‑稳定化二维黑磷纳米片并提升其储氢性能,并可有效提升二维黑磷纳米片的化学稳定性,并实现温和高效储氢。
-
公开(公告)号:CN11191289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1006296.X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薄膜固相微萃取-FT-ICR MS联用测定植物根际分泌物的方法,属于分析化学与环境工程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植物根际分泌物溶液;(2)TFME法萃取植物根际分泌物溶液(3)FT-ICR MS分析植物根际分泌物成分。本发明无需制备大量样品溶液,操作过程简单,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缩短分析时间;有效提升待分析物的纯净度与测试的精准度可以定性定量分析根际分泌物中各组分及含量;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复杂的植物根际分泌物的分析,同时在对一些痕量的、未知的分泌物进行检测时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972119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144490.5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02F9/06
Abstract: 基于前驱体和絮凝剂形态匹配的减缓超滤膜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天然水体制备饮用水的过程中,电絮凝-膜分离前,对即将进行电絮凝-膜分离的水体进行检测,测得SUVA值和前驱体的浓度值;拟合出相关系数R;(2)采用电絮凝-超滤协同水处理装置,通入上述水体;(3)根据R调节电流密度和pH值;(4)进行电絮凝-膜分离处理,启动抽滤泵,经过电絮凝-膜分离处理的水体进入氯化消毒步骤。本发的方法简单,使用操作过程简便,易于实现;能够减缓膜污染、延展膜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73175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275811.1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和榛子壳共热解制备生物炭的方法,工艺步骤为:分别将剩余污泥和榛子壳烘干后破碎成1mm以下的固体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氯化锌溶液,于室温条件下浸泡24h并烘干;将烘干后的混合颗粒真空热解;热解产物依次采用稀盐酸、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生物炭。本发明将剩余污泥与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榛子壳进行混合热解制备生物炭,结合ZnCl2溶液浸泡的活化造孔方法,使热解过程更容易发生,与直接焚烧、热解以及添加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热解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有助于形成产量高、比表面积大、孔隙度良好的生物炭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73175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75811.1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 C02F11/10 , C01P2004/03 ,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和榛子壳共热解制备生物炭的方法,工艺步骤为:分别将剩余污泥和榛子壳烘干后破碎成1mm以下的固体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入氯化锌溶液,于室温条件下浸泡24h并烘干;将烘干后的混合颗粒真空热解;热解产物依次采用稀盐酸、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到生物炭。本发明将剩余污泥与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榛子壳进行混合热解制备生物炭,结合ZnCl2溶液浸泡的活化造孔方法,使热解过程更容易发生,与直接焚烧、热解以及添加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热解的方式相比,本发明有助于形成产量高、比表面积大、孔隙度良好的生物炭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73395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1152449.5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二氢钾改性共热解生物炭‑壳聚糖、制备法及应用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材料磷酸二氢钾改性共热解生物炭‑壳聚糖,其主要由磷酸二氢钾颗粒、鸡粪和中药渣为原材料制备而成。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其原材料料来源广泛,制备成本低廉,可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本发明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而且该复合材料对废水中的二价铅离子(Pb(II))存在化学吸附,使得其对含铅废水中的Pb(II)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