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焦气化制备合成气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86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710647786.X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焦气化制备合成气的方法及系统。方法中,载氧体颗粒在水蒸气氛围下进行释氧反应,生成包含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以及释氧后的载氧体颗粒;混合气与半焦进行气化反应,生成粗合成气;去除粗合成气中的水蒸气和灰分,形成合成气;释氧后的载氧体颗粒与含氧气体进行氧化反应,生成被氧化的载氧体颗粒和贫氧气体,被氧化后的载氧体颗粒再次在水蒸气氛围下进行释氧反应。上述系统包括释氧反应器、分离设备、气化反应器、粗合成气净化设备、氧化反应器、换热器、蒸汽管网、储气装置、给料装置。上述方法及系统既能获得可燃气体浓度高、热值高的产气,又能降低成本和能耗。

    一种超低排放的旋流富氧无焰燃烧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0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684144.9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低排放的旋流富氧无焰燃烧器及使用方法,包括氧气喷管、卷吸回流室、燃料喷管与旋流叶片,旋流喷管一端与氧气喷管连接,旋流喷管另一端贯穿炉壁与炉膛连通,旋流喷管内同轴套装有卷吸回流室,卷吸回流室与旋流喷管之间设置有旋流叶片,所述卷吸回流室内设置有卷吸导流片,卷吸导流片通过竖向固定杆及水平向固定杆固定在卷吸回流室上,所述卷吸回流室封闭端设置有分流片,所述空气喷管及燃料喷管出口与卷吸回流室连通。利用了旋流的气流组织结构结合增强烟气的卷吸导流片,实现了不依靠炉体燃烧区域的几何结构,使燃空套管喷管喷射气流卷吸足够多的已燃烟气来实现无焰燃烧技术,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适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

    一种熔体撞击破碎粒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7769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86275.5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熔体撞击破碎粒化系统及方法,包括动力传动组件、撞击破碎粒化组件和颗粒收集组件;所述颗粒收集组件包括筒状的颗粒收集装置,所述颗粒收集装置内壁围成的区域即为系统的工作腔;所述撞击破碎粒化组件设置在工作腔内,包括旋转轴以及安装在旋转轴上的撞击件;所述撞击件上具有用于熔体撞击的突出结构;所述动力传动组件设置在工作腔外,用于与旋转轴连接,驱动撞击件的旋转。本发明提供所述熔体撞击破碎粒化系统,涉及一种新型干式粒化生产技术—熔体撞击破碎粒化技术,利用熔体所具有的流体性质,通过高速运动的撞击件对熔体进行撞击,使之变形铺展进而破碎飞溅的粒化技术。

    一种基于太阳能光热的化学链连续制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737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02971.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太阳能光热的化学链连续制氧系统,属于太阳能储热蓄热的化学链制氧技术领域,包括菲涅尔透镜场、储热装置、侧钢板、端部钢板、柱状玻璃体、升降闸门、预混器、风机、空气预热器、再热器、冷凝器、过热器、蒸发器、制氧装置。本申请通过使化学链制氧系统与太阳能光热蓄热系统相耦合,热空气吸收太阳能光热后先产生蒸汽和进行吸放氧反应,然后反应产生的高温贫氧空气对冷空气进行预热。释氧反应后得到的过热蒸汽和氧气混合气在对空气二次加热后进行冷凝处理得到纯氧,被预热的空气进入储热装置对流换热成高温空气继续参加上述循环。整个系统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达到低能耗制氧的目的,符合现代“节能减排”的主题。

    一种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62607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10190202.X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于庆波 段文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工业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渣余热驱动气化反应装置,通过将喷吹管内置于搅拌棒内,并在搅拌桨的下表面设置物料出口,使得气化反应物料能够直接喷入气化炉内的熔渣中,协同机械搅拌,可以保证气化反应物料充分均匀搅拌,使得气化原料与气化剂充分接触,提供充足的气化时间,有效回收利用熔渣的余热,提高气化效率。因此,本发明的设备既能充分回收利用熔渣的余热,又能够有效提高气化原料的转化率,同时其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原料适应性强,有助于钢铁工业的节能减排。

    一种电弧炉双室铁浴煤气化的电网调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3573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611216203.X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弧炉双室铁浴煤气化的电网调峰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供电装置、熔铁电弧炉、煤气化炉,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所述熔铁电弧炉,所述熔铁电弧炉通过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与所述煤气化炉连接,并且所述熔铁电弧炉中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管口距离H1与所述煤气化炉中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的管口距离H3要满足以下关系式:H3

    液态氯化镁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8979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10714118.9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态氯化镁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实现液态氯化镁的余热回收。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主换热装置、粒化器、驱动器、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和气液分离器。余热回收方法中,粒化器中的液态氯化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飞出粒化器并朝向工作腔的内壁运动变为氯化镁球形颗粒,氯化镁球形颗粒与过热器、蒸发器和预热器依次换热,冷却后的氯化镁球形颗粒排出主换热装置,预热器的冷水与氯化镁球形颗粒换热形成一级热水进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中的二级热水进入蒸发器与氯化镁球形颗粒换热形成气液混合物返回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中的饱和蒸气进入过热器与氯化镁球形颗粒换热形成过热蒸气排出。

    一种处理含铁、含锌尘泥的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14446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209969.2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含铁、含锌尘泥的装置,本发明的处理含铁、含锌尘泥的装置,包括尘泥处理区域和火道区域,火道区域分布在尘泥处理区域的两侧;尘泥处理区域和火道区域沿单一方向交替布置,含铁、含锌尘泥在处理区域中自上而下流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火道区自下而上流动;尘泥与高温烟气之间通过充分的换热实现还原,本发明的直接还原装置具有处理能力大、占地空间小、能源利用率高、简单有效、节省能源等优点。

    一种复合型固体蓄热体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08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02719.7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固体蓄热体。该复合型固体蓄热体包括非金属蓄热体、金属蓄热体和加热电阻丝,非金属蓄热体内部设有多条纵向通道和多条横向通道,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垂直交叉布置,且互不相通,加热电阻丝放置在纵向通道内,金属蓄热体放置在横向通道中,加热过程中电流通过加热电阻丝产生热量,并通过热对流和导热的方式传递给非金属蓄热体,并通过导热的方式,由非金属蓄热体传递给金属蓄热体。本发明中,非金属材料作为蓄热体的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而金属材料相比较非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热传导速率快,有利于整个固体蓄热体温度均匀分布,提高了整个固体蓄热体的蓄热能力。

    液态高炉渣的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09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04409.7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态高炉渣的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其能够兼顾液态高炉渣的余热回收与渣粒品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主换热装置、粒化器、驱动器、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气液分离器和喷气装置。余热回收方法中,粒化器中的液态高炉渣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飞出粒化器并朝向工作腔的内壁运动变为球形颗粒,球形颗粒与喷气装置的喷出的冷气换热降温到800℃以下,降温后的球形颗粒与过热器、蒸发器和预热器依次换热后排出主换热装置,预热器的冷水与球形颗粒换热形成一级热水进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中的二级热水进入蒸发器与球形颗粒换热形成气液混合物返回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中的饱和蒸气进入过热器与球形颗粒换热形成过热蒸气排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