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蒲公英种植对辣椒疫病防控及增质增效的生态栽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18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56325.7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蒲公英种植对辣椒疫病防控及增质增效的生态栽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为:辣椒定植前基肥中的有机肥施用量比常规用量提高10‑30%;辣椒采用高畦种植,畦上双行,按照常规密度进行定植;浇水采取膜下滴灌方式,地膜采用黑膜覆盖;辣椒定植后,在辣椒行的每穴辣椒之间定植蒲公英;根据蒲公英的生长以及辣椒的生长状态去除辣椒门椒以下的侧枝及叶片;蒲公英采取多次采收方式,即叶片每长至15~25cm时进行采收。本发明通过蒲公英的合理种植,不仅有效防控了主栽作物辣椒疫病的发生,还提高了主栽作物辣椒的产量、改善了辣椒的品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了辣椒生态高效种植的目的。

    一种独立式灌水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4751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81814.6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灌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式灌水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水泵的出口端相连接,且壳体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口,出水口与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水口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电动推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活塞位于出水口的外部,电动推杆处于伸长状态时,活塞位于出水口的内部,本发明通过不同的电动推杆来带动对应的活塞运动,从而通过不同的电动推杆能够控制对应的出水口打开或者关闭,实现滴管的单独供水(水肥),解决了同一种植区域内因植株对水分需求量不同或对肥料需求量不同而造成管理上的矛盾。

    一种促进老山芹种胚成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742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388779.7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老山芹种胚成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老山芹定植密度为1800-2200株/亩;S2、早春老山芹植株返青后增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kg/亩、磷酸二铵6-10kg/亩和硫酸钾8-12kg/亩,老山芹植株抽薹现蕾期开始叶面喷施3%磷酸二氢钾;S3、老山芹植株进入初花期进行疏花,疏花量为40-60%,疏花时保留外围先开的花;S4、老山芹植株在现蕾期、初花期以及以后每隔7-10天,叶片喷施100-150mg/kg赤霉素,连续3-4次;S5、在植株营养生长阶段、现蕾期以及开花盛期叶面喷施3次微生物菌肥(可用300-400倍液的酵素菌)。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老山芹种子其种胚有85%达到了子叶胚阶段,在解除休眠后种子发芽率达到70%以上,突破了种胚停滞而导致的种子发芽障碍问题。

    一种消减设施土壤镉危害的黄瓜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78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93002.6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瓜种植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减设施土壤镉危害的黄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地施肥:清除上茬作物后深翻土壤,并向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基肥和微生物菌肥作为底肥,整地作畦,每667㎡施生物炭基肥200-350kg,微生物菌肥15-20kg;S2、伴生小白菜:在畦上种植双行的黄瓜外侧伴生小白菜,小白菜种植采用条播方式;S3、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情况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每次每667㎡施常规尿素5-8kg;结瓜盛期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每667㎡施用量15-20kg;S4、水分管理:在黄瓜根瓜坐瓜前控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5%,结果期控制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95%,该技术对于修复土壤镉污染、降低黄瓜镉含量、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蒲公英种植对辣椒疫病防控及增质增效的生态栽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18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956325.7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蒲公英种植对辣椒疫病防控及增质增效的生态栽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为:辣椒定植前基肥中的有机肥施用量比常规用量提高10‑30%;辣椒采用高畦种植,畦上双行,按照常规密度进行定植;浇水采取膜下滴灌方式,地膜采用黑膜覆盖;辣椒定植后,在辣椒行的每穴辣椒之间定植蒲公英;根据蒲公英的生长以及辣椒的生长状态去除辣椒门椒以下的侧枝及叶片;蒲公英采取多次采收方式,即叶片每长至15~25cm时进行采收。本发明通过蒲公英的合理种植,不仅有效防控了主栽作物辣椒疫病的发生,还提高了主栽作物辣椒的产量、改善了辣椒的品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了辣椒生态高效种植的目的。

    一种诱导辽东楤木不定根发生及增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5784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54780.4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辽东楤木不定根发生及增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辽东楤木愈伤组织的诱导;S2、辽东楤木愈伤组织的增殖培养;S3、辽东楤木不定根的诱导;S4、辽东楤木不定根的增殖。本发明具有诱导率高、培养速度快,经济适用性高,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的特点,可以作为楤木皂苷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研究的试验材料,并可以用于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楤木皂苷。

    雨养条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马铃薯钙镁磷肥适宜用量及施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998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09931.7

    申请日:2021-04-16

    Abstract: 雨养条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马铃薯钙镁磷肥适宜用量及施加装置,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加装置的出肥尖锥(1)呈圆锥形,底圆设置一个圆柱形提拉杆头堵腔(9),里面盛有提拉杆头(10),导肥管(15)是与活杆固孔(4)和提拉杆头活动腔(8)平行排列于施肥柱(2)内的管道,导肥管(15)内的空腔为导肥管腔(14),导肥管(15)上端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0.3‑1.5厘米,下端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为0.5‑2厘米;雨养条件下微酸性壤土的马铃薯在施用100kg/hm2条件下配施350‑450kg/hm2钙镁磷肥为宜。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精准地为马铃薯提供最大效用的钙镁磷肥用量并可机播施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