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甜瓜果腐病的菌株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55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59672.5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甜瓜果腐病的菌株,属于果腐病致病菌的生防菌株筛选技术领域,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Baf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3年3月23日,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26873,分类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本发明分离并鉴定了“玉菇”甜瓜采后果腐致病菌为变红镰孢,以此为基础对Fusarium incarnatum的致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并筛选到1株生防细菌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Baf1,明确了其生物学特性及抑菌机制,并初步明确了其抑菌活性成分的组成,为下一步生防菌剂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一种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应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52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29631.5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应用,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对黑穗醋栗链格孢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所述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30625。在田间防治中,生防菌SH1发酵液OD600值为0.5时,防治效果达75.7%。生防菌SH1的脂肽类提取物浓度为0.5μg/mL时,防治效果达80.8%,贝莱斯芽孢杆菌SH1在黑穗醋栗链格孢叶斑病的防治中表现出良好的生防潜力,应该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

    一株成都肠杆菌D3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40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548315.9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成都肠杆菌D3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成都肠杆菌D3,于2023年3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6871,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分类命名为Enterobacter chengduensis。本发明成都肠杆菌D3对对香豆酸、阿魏酸、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均有很好的降解效果,以对香豆酸、阿魏酸更为显著,可以消减由上述物质引起的植物连作障碍。

    利用蒲公英种植对辣椒疫病防控及增质增效的生态栽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18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56325.7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蒲公英种植对辣椒疫病防控及增质增效的生态栽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为:辣椒定植前基肥中的有机肥施用量比常规用量提高10‑30%;辣椒采用高畦种植,畦上双行,按照常规密度进行定植;浇水采取膜下滴灌方式,地膜采用黑膜覆盖;辣椒定植后,在辣椒行的每穴辣椒之间定植蒲公英;根据蒲公英的生长以及辣椒的生长状态去除辣椒门椒以下的侧枝及叶片;蒲公英采取多次采收方式,即叶片每长至15~25cm时进行采收。本发明通过蒲公英的合理种植,不仅有效防控了主栽作物辣椒疫病的发生,还提高了主栽作物辣椒的产量、改善了辣椒的品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了辣椒生态高效种植的目的。

    橙花叔醇在防治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63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01673.4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橙花叔醇在防治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涉及农作物保护技术领域。橙花叔醇对大豆根腐病四种病原菌的菌丝的生长都有抑制效果,其中,对三线镰孢和大豆疫霉的抑制效果更好,对拟茎点霉和尖镰孢的抑制效果稍差,对共享镰孢效果极差;通过盆栽药效试验可得知,预先喷施代谢物的处理,随着浓度增大促进大豆幼苗的生长,其株高、根长等生理指标均高于未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明显降低其病情指数,20d时10μg/mL橙花叔醇处理的防效均达到60%以上,均略高于精甲咯菌精的防效。

    利用蒲公英种植对辣椒疫病防控及增质增效的生态栽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6188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956325.7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蒲公英种植对辣椒疫病防控及增质增效的生态栽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为:辣椒定植前基肥中的有机肥施用量比常规用量提高10‑30%;辣椒采用高畦种植,畦上双行,按照常规密度进行定植;浇水采取膜下滴灌方式,地膜采用黑膜覆盖;辣椒定植后,在辣椒行的每穴辣椒之间定植蒲公英;根据蒲公英的生长以及辣椒的生长状态去除辣椒门椒以下的侧枝及叶片;蒲公英采取多次采收方式,即叶片每长至15~25cm时进行采收。本发明通过蒲公英的合理种植,不仅有效防控了主栽作物辣椒疫病的发生,还提高了主栽作物辣椒的产量、改善了辣椒的品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了辣椒生态高效种植的目的。

    绿原酸在防治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63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02641.6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绿原酸在防治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涉及农作物保护技术领域。绿原酸对四种病原菌引发的大豆根腐病都有防治效果,其中,对三线镰孢和尖镰孢引发的根腐病防治效果最好,对拟茎点霉和大豆疫霉引发的根腐病防效相对差一些;通过盆栽防效可知,预先喷施代谢物的处理,随着浓度增大促进大豆幼苗的生长,其株高、根长等生理指标均高于未接种病原菌的对照处理,明显降低病情指数,20d时200μg/mL绿原酸处理的防效均达到60%以上,略高于杀菌剂精甲咯菌精的防效。本发明表明绿原酸对大豆根腐病具有优异的防治潜力,其开发前景广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