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控制单元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6762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11332.2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一种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控制单元及汽车,其中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包括:燃油箱、碳罐、进气歧管,所述碳罐从所述燃油箱内吸附燃油蒸汽,并将吸附的燃油蒸汽输送至所述进气歧管;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电机,所述电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运转或停止运转操作;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与所述电机连接;发动机排气系统,在所述涡轮增压器运转时,所述涡轮增压器将燃油蒸汽输送至所述发动机排气系统。本发明不仅仅通过进气歧管排空碳罐内的燃油蒸汽,还通过涡轮增压器排空碳罐内的燃油蒸汽,有利于高效快速清空碳罐。

    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能耗仿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0477475.2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能耗仿真方法和装置,根据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构建样本数据库,驾驶行为数据包括多组驾驶行为特征;对样本数据库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处理,获得主成分得分矩阵,并根据主成分得分矩阵确定主成分;通过对主成分进行处理,获得目标速度曲线,目标速度曲线为对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的曲线;对目标速度曲线进行仿真,得到驾驶行为对应的仿真能耗。这样,对驾驶人员的任何驾驶行为,都能够有效的仿真出该驾驶行为对应的能耗,实现驾驶行为和能耗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从而为根据仿真结果可以针对性的指导用户的实际驾驶行为,为良好的、低能耗的驾驶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种车辆道路阻力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0244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174118.0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道路阻力的测量方法、装置、设备以及系统,当需要测量车辆道路阻力时,在车辆滑行开始后,自动获取针对每个基准速度的至少一个滑行时间集合,并根据滑行时间集合确定每个基准速度的算术平均滑行时间,当所有基准速度对应的算术平均滑行时间满足预设条件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速度间隔以及所有基准速度的算术平均滑行时间确定车辆的道路阻力曲线。该方法可以根据测量数据自动计算出所需的道路阻力曲线,无需手动记录测量数据及处理测量结果,避免了人工计算的繁琐及出错的可能,极大的提高了试验效率,缩短了整车开发周期。该试验所得的道路阻力曲线结果,可用于车辆动力学及油耗仿真、底盘测功机上模拟道路载荷等。

    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能耗仿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4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910477475.2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驾驶行为的能耗仿真方法和装置,根据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构建样本数据库,驾驶行为数据包括多组驾驶行为特征;对样本数据库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处理,获得主成分得分矩阵,并根据主成分得分矩阵确定主成分;通过对主成分进行处理,获得目标速度曲线,目标速度曲线为对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的曲线;对目标速度曲线进行仿真,得到驾驶行为对应的仿真能耗。这样,对驾驶人员的任何驾驶行为,都能够有效的仿真出该驾驶行为对应的能耗,实现驾驶行为和能耗之间对应关系的量化,从而为根据仿真结果可以针对性的指导用户的实际驾驶行为,为良好的、低能耗的驾驶行为提供了参考依据。

    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控制单元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6762175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510811332.2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一种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控制单元及汽车,其中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包括:燃油箱、碳罐、进气歧管,所述碳罐从所述燃油箱内吸附燃油蒸汽,并将吸附的燃油蒸汽输送至所述进气歧管;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电机,所述电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进行运转或停止运转操作;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与所述电机连接;发动机排气系统,在所述涡轮增压器运转时,所述涡轮增压器将燃油蒸汽输送至所述发动机排气系统。本发明不仅仅通过进气歧管排空碳罐内的燃油蒸汽,还通过涡轮增压器排空碳罐内的燃油蒸汽,有利于高效快速清空碳罐。

    汽车及其座椅、座椅头枕、座椅头枕的前后位置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149591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49978.5

    申请日:2015-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座椅、座椅头枕、座椅头枕的前后位置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测距传感器,用于测量座椅头枕与乘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驱动机构;控制器,用于根据测距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控制驱动机构是否工作:当测量结果不在安全距离范围之内时,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工作,直至座椅头枕与乘员的头部之间的距离在安全距离范围之内;当测量结果在安全距离范围之内时,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装置能够主动调节座椅头枕的前后位置,无需乘员来手动调节,不仅使用非常方便,而且避免了因乘员的遗忘或操作失误导致座椅头枕与乘员头部之间的距离不当的问题发生,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