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2011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27860.8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 中机检测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飞 , 李金明 , 史科 , 王文东 , 孙宝瑞 , 顾㑇宙 , 李伟 , 范晓望 , 蒋运友 , 杨海平 , 郑张利 , 李劲松 , 周隐玉 , 代琨 , 齐永健 , 刘鑫 , 张超 , 黄春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载自润滑球铰的高温摩擦磨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机框架、相连接的支撑加载组件和推力驱动摆动组件,试验机框架包括液压油缸、多个丝杠立柱和试验机横梁,支撑加载组件包括可升温的加载板、用于固定重载自润滑球铰的试验芯轴以及一对固定套件,一对固定套件水平间隔设置,中间留出上下走向的间隙,加载板位于间隙中,加载板的中部贯穿设有用于容纳重载自润滑球铰的球铰安装孔,试验芯轴水平设置并贯穿一对固定套件和球铰安装孔,试验芯轴的两端伸出固定套件外并和推力驱动摆动组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极大排除了工装干扰,降低了试验件损伤风险,试验方法准确性高,装置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16116694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331620.1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 中机检测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飞 , 李金明 , 史科 , 王文东 , 孙宝瑞 , 顾㑇宙 , 李伟 , 范晓望 , 蒋运友 , 杨海平 , 郑张利 , 李劲松 , 周隐玉 , 代琨 , 齐永健 , 刘鑫 , 张超 , 黄春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重载自润滑球铰的高温摩擦磨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机框架、相连接的支撑加载组件和推力驱动摆动组件,试验机框架包括液压油缸、多个丝杠立柱和试验机横梁,支撑加载组件包括可升温的加载板、用于固定重载自润滑球铰的试验芯轴以及一对固定套件,一对固定套件水平间隔设置,中间留出上下走向的间隙,加载板位于间隙中,加载板的中部贯穿设有用于容纳重载自润滑球铰的球铰安装孔,试验芯轴水平设置并贯穿一对固定套件和球铰安装孔,试验芯轴的两端伸出固定套件外并和推力驱动摆动组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极大排除了工装干扰,降低了试验件损伤风险,试验方法准确性高,装置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82011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127860.8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中机检测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飞 , 李金明 , 史科 , 王文东 , 孙宝瑞 , 顾㑇宙 , 李伟 , 范晓望 , 蒋运友 , 杨海平 , 郑张利 , 李劲松 , 周隐玉 , 代琨 , 齐永健 , 刘鑫 , 张超 , 黄春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载自润滑球铰的高温摩擦磨损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机框架、相连接的支撑加载组件和推力驱动摆动组件,试验机框架包括液压油缸、多个丝杠立柱和试验机横梁,支撑加载组件包括可升温的加载板、用于固定重载自润滑球铰的试验芯轴以及一对固定套件,一对固定套件水平间隔设置,中间留出上下走向的间隙,加载板位于间隙中,加载板的中部贯穿设有用于容纳重载自润滑球铰的球铰安装孔,试验芯轴水平设置并贯穿一对固定套件和球铰安装孔,试验芯轴的两端伸出固定套件外并和推力驱动摆动组件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极大排除了工装干扰,降低了试验件损伤风险,试验方法准确性高,装置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75372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49410.1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6C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气导流板吊装用安装工具,包括承重单元、连接弹簧单元、移动单元和固定夹板单元;所述承重单元包括承重框、圆形吊耳、定位孔;所述圆形吊耳数量有两个,且两圆形吊耳对称安装固定于承重框顶部,所述承重框两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承重框内部底端设置有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导向轮、移动板、轨道槽、定位销和堵板;所述移动板侧面设置有导向轮,移动板通过导向轮与承重框内壁滚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两侧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尺寸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023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6226.X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反射式保温块搬运手柄,包括握持连接单元、保温块保护单元和连接接口单元,保温块保护单元包括用于与保温块外表面贴合固定的保护板,连接接口单元包括插入保温块内的连接环,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提高了保温块拆装、搬运的工作效率,解决了拆装、搬运过程中,金属反射式保温块没有着力点的问题,最终实现拆装、搬运高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6471710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2163325.X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6C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气导流板吊装用安装工具,包括承重单元、连接弹簧单元、移动单元和固定夹板单元;所述承重单元包括承重框、圆形吊耳、定位孔;所述圆形吊耳数量有两个,且两圆形吊耳对称安装固定于承重框顶部,所述承重框两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承重框内部底端设置有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导向轮、移动板、轨道槽、定位销和堵板;所述移动板侧面设置有导向轮,移动板通过导向轮与承重框内壁滚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两侧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尺寸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214870189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478184.8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机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反射式保温块搬运手柄,包括握持连接单元、保温块保护单元和连接接口单元,保温块保护单元包括用于与保温块外表面贴合固定的保护板,连接接口单元包括插入保温块内的连接环,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提高了保温块拆装、搬运的工作效率,解决了拆装、搬运过程中,金属反射式保温块没有着力点的问题,最终实现拆装、搬运高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6629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0795.0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F16S1/08 , G21C13/024 , F16S1/10 , F16N15/02 ,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能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级高温自润滑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核级高温自润滑复合板包括金属基体和石墨圆柱复合件;金属基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容纳石墨圆柱复合件的镶嵌孔,石墨圆柱复合件包括第一石墨圆柱和第二石墨圆柱;其中,第一石墨圆柱和第二石墨圆柱呈一体化,第一石墨圆柱凸出于金属基体的表面,第二石墨圆柱嵌于镶嵌孔内;第二石墨圆柱外侧设置有银膜层。本发明的核级高温自润滑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升自润滑复合板的使用温度,保障其在高温下长期服役结构上足够安全可靠,并能满足长期服役(高温350℃以上、不低于80年长期低摩擦运行)的要求,可为新型核能系统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28108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97954.8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热膨胀特性的高强度耐热合金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0.35%≤C≤1.0%,5.0%≤Mn≤10.0%,Si≤3.0%,7.0%≤Cr≤15.0%,2.0%≤Ni≤10.0%,0.5%≤Mo≤4.0%,0.5%≤Cu≤4.0%,0.5%≤V≤2.0%,Nb≤1.0%,0.03%≤N≤0.5%,P≤0.02%,S≤0.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Nb和V元素质量百分比还需满足如下关系:0.65%≤0.7Nb+V≤2.5%。所述高强度耐热合金钢经熔铸、锻造或热轧或锻造开坯与热轧、固溶时效处理工艺流程制备得到。所述高强度耐热合金钢的线膨胀系数αm(25,400)≥16.5×10‑6/℃,合金钢的室温硬度≥38HRC,并且在700℃下保温24h后室温硬度≥35HRC。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84841.8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上海材料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1/18 , C21D8/005 , C22C33/04 , C22C38/001 , C22C38/44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耐腐蚀无磁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该无磁不锈钢的化学元素按质量百分比为:C≤0.07%,Si≤0.50%,Mn11.00%~18.00%,P≤0.02%,S≤0.02%,Cr18.00%~25.00%,Ni4.00%~6.00%,Mo2.00%~4.50%,N≥0.40%,余量为Fe。本发明钢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并采用N2调节炉内气压的方法,再经过热加工和热处理工序制得,不经温变形或冷变形强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材料在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无磁性方面拥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三方面实测平均数据为抗拉强度Rm:945MPa,点蚀电位E’b100:1106mV;相对磁导率μ:1.0025。本发明钢在具有高抗拉强度的同时,兼具有很高的耐点腐蚀性能,同时相对磁导率非常低,更能够胜任海洋工程、特种船舶、国防军工领域等复杂苛刻的使用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