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8585732U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22656180.1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方勇 , 匡红波 , 邢璐辉 , 谢晶晶 , 张东生 , 卜江涛 , 张正杰 , 夏轶婧 , 张华彦 , 杜治虎 , 陈胤寅 , 禹晴 , 庄雅洁 , 梁辰 , 覃二明 , 骆雯熠 , 陆荣丽 , 付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组件及核电棒位探测器,属于棒位探测器技术领域。线圈组件包括骨架组件、引出线和引入线,骨架组件上绕有线圈,骨架组件能够套设且固定于探测器骨架上,骨架组件由金属材质制成且外设有第一耐高温无机化合物层;引出线和引入线分别连接于线圈的两端,引出线和引入线分别固定于骨架组件,引出线和引入线分别外设有第二耐高温无机化合物层。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组件及核电棒位探测器,提高了耐辐射和耐高温性能,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6439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33374.8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21/14 , H02K1/22 , H02K1/278 , H02K3/28 , H02K22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耐高温永磁同步屏蔽电机,其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外部包裹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的外部包裹转子永磁体磁极;所述转子永磁体磁极的外部依次包裹转子屏蔽套和定子屏蔽套;所述转子屏蔽套和所述定子屏蔽套之间设有气隙;所述定子屏蔽套的外部包裹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外部包裹电机外壳。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耐高温永磁同步屏蔽电机,既能够提供控制棒驱动机构所需的驱动转矩,又能通过屏蔽套有效地将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与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隔离开。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7611.0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领域核电站反应堆的测控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型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棒位测量装置和方法,采用旋转变压器监测电机转子转动角度的闭环伺服控制,根据螺旋传动副螺距将电机转子角度折算螺杆上升/下降的距离,得到控制棒的棒位。同时采用一个棒位探测器实现棒位控制系统的零位标定,并在运行中识别芯杆上的多个棒位触发元件,可以直接得到控制棒组件实际位置,每个实际位置都可以校准通过电机转角测量的棒位。棒位控制精确度≤1mm,结构简单紧凑,引出线少,在高温、高辐照的堆内环境下,可实现反应堆各种工况下对棒位的精确测量也是反应性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6669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426915.4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机电设备故障在线识别和未知故障自动学习。本发明不依赖人工选择故障特征,能够较为全面的学习设备状态监测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该方法可以实现设备状态数据到故障类别的自动拟合,减少了进行故障诊断算法开发的工作量,该方法通过对未知故障的学习,可以实现故障诊断功能的不断拓展,提高系统的投资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094580.6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中子温度测量通道电缆连接组件。本发明包括不锈钢波纹管和电缆,不锈钢波纹管两端均通过氩弧焊固定密封连接有转接头,左端转接头远离不锈钢波纹管的一端通过氩弧焊固定密封连接有连接部件,右端转接头远离不锈钢波纹管的一端通过氩弧焊固定密封连接有连接器,电缆从连接部件、不锈钢波纹管和连接器外壳形成的密闭空腔中穿过;连接部件与测量通道外壳进行密封连接,内部的电缆与测量通道中的传感器线芯连接,连接器外壳与水池边插件板上的插座连接并在头座插合端面处形成密封,内部的电缆线芯与插头内部的接触件连接。本发明使电缆与外部高湿或浸水环境处于隔离状态,降低电缆受潮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37670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181289.2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丝杠式控制棒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螺旋转动副、套管、落棒装置和芯杆;驱动电机由外向内依次为电机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内部中空的电机转轴,电机壳体上端固定连接内部中空的套管,螺旋传动副包括内部中空的丝杠以及与丝杠相啮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与电机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丝杠由下到上依次穿过第一螺母、电机转轴、第二螺母进入套管,与套管中滑动的落棒装置固定连接;芯杆穿过丝杠进入落棒装置,根据通电与否实现与落棒装置中钩爪的啮合与分离。本发明能够实现控制棒组件的连续运动和准确定位,具备高可靠性且始终保持螺旋传动副的正确啮合,提高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2781.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核电棒控系统可控硅组件及系统,所述组件包括安装板、散热板、防护板及通过可靠性验证的第一可控硅模块、第二可控硅模块和第三可控硅模块;第一可控硅模块、第二可控硅模块和第三可控硅模块均与散热板连接;散热板与安装板连接,且散热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散热通道;第一可控硅模块、第二可控硅模块和第三可控硅模块上部设置防护板,防护板与散热板连接;第一可控硅模块、第二可控硅模块和第三可控硅模块的阳极与输入端连接,第一可控硅模块、第二可控硅模块和第三可控硅模块的阴极与输出端连接。能够实现对可控硅模块的快速更换,并提高可控硅模块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5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80947.5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棒控系统架构,包括:一台逻辑柜、一台电源柜、一台服务器、固定勾爪线圈、可动勾爪线圈和移动线圈;逻辑柜分别与电源柜和服务器连接;电源柜包括选择柜面和移动柜面;选择柜面上设置有固定电力控制模块、选择电力控制模块;移动柜面上设置有移动电力控制模块;固定电力控制模块与固定勾爪线圈电连接;选择电力控制模块与可动勾爪线圈电连接;移动电力控制模块与移动线圈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以最小量化结构实现最小棒控系统架构的基础功能,既可以满足更换备件或其他附属设备的测试需求,又可满足现场人员的培训和操作演练需求,同时,还不会影响现场正常投入使用的棒控系统架构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4596.5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昱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电棒控选择电源装置。该装置包括:三相电源母线、至少一个交流电源总控制开关、至少两个输入电气隔离模块、至少两个可控硅整流组件及至少两个输出电气隔离模块;至少一个交流电源总控制开关包括第一交流电源总控制开关;至少两个输入电气隔离模块包括第一、二输入电气隔离模块;至少两个可控硅整流组件包括第一、二可控硅整流组件;至少两个输出电气隔离模块包括第一、第二输出电气隔离模块;三相电源母线通过控制开关与第一、二输入电气隔离模块电连;第一、二输入电气隔离模块分别通过第一、二可控硅整流组件与第一、二输出电气隔离模块电连;第一、二输出电气隔离模块与移动钩爪线圈、固定钩爪线线圈耦合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9462237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21453481.1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耐高温永磁同步屏蔽电机,其包括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外部包裹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的外部包裹转子永磁体磁极;所述转子永磁体磁极的外部依次包裹转子屏蔽套和定子屏蔽套;所述转子屏蔽套和所述定子屏蔽套之间设有气隙;所述定子屏蔽套的外部包裹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外部包裹电机外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耐高温永磁同步屏蔽电机,既能够提供控制棒驱动机构所需的驱动转矩,又能通过屏蔽套有效地将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与反应堆一回路冷却剂隔离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