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壳体壁厚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7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0700666.3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壳体壁厚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底座上安装轴向竖直平行的壳体定位柱和百分表安装柱,托盘通过螺钉锁定于壳体定位柱的任意位置处,壳体定位柱顶端安装测量定位头,百分表通过支架安装于百分表安装柱的顶端。测量前百分表与定位头接触调零,测量时将被测发动机壳体置于托盘上,通过调节托盘的上下位置确定发动机壳体的测量截面,通过旋转发动机壳体获取该测量截面的壁厚数据。本发明测量装置适用于大长径比筒状结构、硬绝热复合材质发动机复合壳体轴向和周向壁厚的连续测量,可准确判断发动机复合壳体不同截面的壁厚是否符合变壁厚设计要求,定量评价绝热层的成型质量,有效识别并分离缺陷产品,确保交付产品的工作可靠性。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线缆罩支座焊接对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7727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911121274.5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线缆罩支座焊接对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定位底座、定位板、后连接板、N个线缆罩支座和N组定位组件;定位板和后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定位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定位底座垂直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栓与定位底座连接固定;N组定位组件按照设定间隔距离设置在定位底座的工作面上;线缆罩支座设置在定位组件压下方,通过定位组件压紧在发动机壳体上。本发明可以在发动机壳体焊接线缆罩支座时,一次性、快速、准确的固定多个线缆罩支座,降低了线缆罩支座在焊接前单个划线对接的误差,提高了线缆罩支座焊接位置的精度和装配效率,保证了发动机外部接口的互换性。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线缆罩支座焊接对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77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1274.5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线缆罩支座焊接对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定位底座、定位板、后连接板、N个线缆罩支座和N组定位组件;定位板和后连接板分别设置在定位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定位底座垂直连接,并通过连接螺栓与定位底座连接固定;N组定位组件按照设定间隔距离设置在定位底座的工作面上;线缆罩支座设置在定位组件压下方,通过定位组件压紧在发动机壳体上。本发明可以在发动机壳体焊接线缆罩支座时,一次性、快速、准确的固定多个线缆罩支座,降低了线缆罩支座在焊接前单个划线对接的误差,提高了线缆罩支座焊接位置的精度和装配效率,保证了发动机外部接口的互换性。

    一种圆周通气式固体微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6909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52276.9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周通气式固体微推力器,包括同轴连接的激光器、透镜、燃烧室、绝热层、装药和喷管,所述激光器、透镜、绝热层和喷管从左到右依次与所述燃烧室内半径适配的内孔固连,所述装药与绝热层内孔固连;所述绝热层为圆管型结构,两端对称分布多个微小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圆与燃烧室的对应内孔配合,所述绝热层与燃烧室之间的间隙构成装药燃烧产生的燃气通道。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燃烧室、喷管、装药以及激光器同轴布置;燃气通道位于装药外侧圆周,装药为圆柱体结构,端面燃烧,激光损失小;体积小,采用激光器照射装药使装药燃烧,微推力器工作可控。

    一种气道中置式固体微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43461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10551187.2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道中置式固体微推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连接的激光器、透镜、燃烧室、绝热层、装药、支撑管和喷管;所述激光器、透镜、绝热层和喷管从左到右依次与所述燃烧室内半径适配的内孔固连,所述装药固连在绝热层内孔中,所述支撑管设置在装药的内孔中形成燃气通道;所述支撑管的长度大于装药的长度,且支撑管比装药长的部分与喷管内孔固连并与喷管的气道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气道中置式固体微推力器,其燃烧室、喷管、装药以及激光器同轴布置,燃气通道内置于装药中心,结构紧凑,体积小;采用激光器照射装药使装药燃烧,微推力器工作可控。

    一种气道中置式固体微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434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51187.2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道中置式固体微推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连接的激光器、透镜、燃烧室、绝热层、装药、支撑管和喷管;所述激光器、透镜、绝热层和喷管从左到右依次与所述燃烧室内半径适配的内孔固连,所述装药固连在绝热层内孔中,所述支撑管设置在装药的内孔中形成空气通道;所述支撑管在靠近喷管一端的长度大于装药长度,且长出部分与喷管内孔固连并与喷管的气道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气道中置式固体微推力器,其燃烧室、喷管、装药以及激光器同轴布置,燃气通道内置于装药中心,结构紧凑,体积小;采用激光器照射装药使装药燃烧,微推力器工作可控。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壳体壁厚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765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00666.3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壳体壁厚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底座上安装轴向竖直平行的壳体定位柱和百分表安装柱,托盘通过螺钉锁定于壳体定位柱的任意位置处,壳体定位柱顶端安装测量定位头,百分表通过支架安装于百分表安装柱的顶端。测量前百分表与定位头接触调零,测量时将被测发动机壳体置于托盘上,通过调节托盘的上下位置确定发动机壳体的测量截面,通过旋转发动机壳体获取该测量截面的壁厚数据。本发明测量装置适用于大长径比筒状结构、硬绝热复合材质发动机复合壳体轴向和周向壁厚的连续测量,可准确判断发动机复合壳体不同截面的壁厚是否符合变壁厚设计要求,定量评价绝热层的成型质量,有效识别并分离缺陷产品,确保交付产品的工作可靠性。

    一种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接线板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52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84656.5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接线板组合,包括:接线板、接线柱、弹簧、销、及平垫圈。接线柱从接线板侧壁的通孔穿过,连同弹簧及一、二脉冲点火装置接线片,一起固定在接线板的方孔内,最后将接线柱的小端用平垫圈及销固定在接线板上。该接线板组合通过接线板两端的沉孔用螺钉固定在发动机隔舱上。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弹簧预紧力挤压一、二脉冲点火装置接线片使其紧贴在一起,点火线路可靠连接,减少了接插件连接带来的电器故障模式;接线板组合件对线缆起到固定保护作用;此外,各点火回路间标识明确,便于检查线路的正确性,确保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电路工作的可靠。

    一种圆周通气式固体微推力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69096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10552276.9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周通气式固体微推力器,包括同轴连接的激光器、透镜、燃烧室、绝热层、装药和喷管,所述激光器、透镜、绝热层和喷管从左到右依次与所述燃烧室内半径适配的内孔固连,所述装药与绝热层内孔固连;所述绝热层为圆管型结构,两端对称分布多个微小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圆与燃烧室的对应内孔配合,所述绝热层与燃烧室之间的间隙构成装药燃烧产生的燃气通道。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燃烧室、喷管、装药以及激光器同轴布置;燃气通道位于装药外侧圆周,装药为圆柱体结构,端面燃烧,激光损失小;体积小,采用激光器照射装药使装药燃烧,微推力器工作可控。

    一种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接线板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523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911084656.5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接线板组合,包括:接线板、接线柱、弹簧、销、及平垫圈。接线柱从接线板侧壁的通孔穿过,连同弹簧及一、二脉冲点火装置接线片,一起固定在接线板的方孔内,最后将接线柱的小端用平垫圈及销固定在接线板上。该接线板组合通过接线板两端的沉孔用螺钉固定在发动机隔舱上。其优点和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通过弹簧预紧力挤压一、二脉冲点火装置接线片使其紧贴在一起,点火线路可靠连接,减少了接插件连接带来的电器故障模式;接线板组合件对线缆起到固定保护作用;此外,各点火回路间标识明确,便于检查线路的正确性,确保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电路工作的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