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焊点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5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21533.6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焊点定位方法,用于定位横筋和型钢之间的焊接点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焊点定位方法包括:建立三维坐标系,并获取横筋和型钢的三维点云数据集合,对三维点云数据集合进行处理以形成第一点集,根据第一点集,确定连接段的中心线的起点坐标,对三维点云数据集合进行处理以形成第二点集,根据第二点集,确定连接段的中心线的终点坐标,根据连接段的中心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确定连接段与型钢之间焊缝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焊点定位方法能够实现焊接点位的精准定位,有利于提高焊接质量和作业效率。

    水平向弹性钢筋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545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011066308.8

    申请日:2020-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向弹性钢筋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所述水平向弹性钢筋定位系统包括第一定位结构、第二定位结构、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杆和多个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伸缩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定位结构沿所述第一定位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杆和多个限位组件,所述第二伸缩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定位结构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轴向移动;每个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基座、弹性件及第二限位块,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第二限位块施加远离所述基座方向的弹力,以推动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所述基座。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使每个钢筋分别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相抵靠,进而实现钢筋的定位。

    大幅面异形模板的3D打印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6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699274.X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大幅面异形模板的3D打印成型方法,包括步骤:获得大幅面异形模板的数字模型;根据数字模型确定3D打印方案,3D打印方案包括大幅面异形模板的模板分段方案和模板拼接方案;根据模板分段方案将大幅面异形模板拆分成多个模板分段,并进行切片工序,以生成每个模板分段的打印程序;根据打印程序打印出多个模板分段;根据模板拼接方案将多个模板分段进行拼接。将大幅面异形模板拆分成多个模板分段,能单独打印每个模板分段,易于实现,且后期搬运转移方便,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通过3D打印的方式成型每个模板分段,可精确控制每个模板分段的成型精度,使拼接后的大幅面异形模板满足设计要求。

    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62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428140.3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索结构拆卸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连接耳板上的工装耳板,工装耳板上连接有连接转换件,拉索上套设有反力工装,反力工装远离连接转换件的一侧设置有钢套筒,钢套筒远离反力工装的一侧设置有千斤顶,拉索的侧边平行设置有反力线束,反力线束依次贯穿连接转换件、反力工装、钢套筒以及千斤顶,反力线束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转换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千斤顶,反力线束的中部固定连接于钢套筒。本申请能够降低索结构的拆卸难度。

    复杂模型的三维熔融沉积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84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99990.8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复杂模型的三维熔融沉积成型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复杂模型的三维模型;S2、获取复杂模型的换层面的UV线;S3、打印复杂模型:以换层面的V线上的多个点作为复杂模型打印轨迹的换层点。将V线上的点作为打印时的换层点,使得打印完成后的复杂模型每一层的换层点均位于V线上,即多个换层点构成了连续的一条线,能提高复杂模型成型后的外观质量,解决了复杂模型打印过程中因换层点不统一导致外观瑕疵多的问题。采用V线上的点作为换层点使得换层点的选取更自由灵活,尤其对于异形不规则的复杂模型来说,该三维熔融沉积成型方法能规避因换层点位置处的薄弱点导致的材料翘曲、开裂的问题。

    接丝设备及钢筋接丝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99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64694.7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筋连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接丝设备及钢筋接丝方法。该接丝设备包括沿钢筋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旋拧单元、夹持组件以及输送单元,夹持组件用于固定接驳器;旋拧单元包括移动平台和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转动组件,移动平台能够沿钢筋的长度方向靠近接驳器,转动组件用于驱动钢筋对准接驳器转动;输送单元包括输送槽板和输送辊,输送槽板具有沿钢筋长度方向延伸的输送通道,输送通道的一端对准接驳器,输送辊设置在输送槽板上,输送辊用于带动钢筋沿输送通道移动。该接丝设备结构简单、省时省力,能够进行自动的接丝作业,自动化程度高。

    一种大吨位活络接头可卸载钢管支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9996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1811096449.7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活络接头可卸载钢管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钢管和漏砂装置,所述支撑钢管一端与所述反力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钢管另一端与所述漏砂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漏砂装置包括调容管和移动管,所述移动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调容管中且能够沿所述调容管的轴向滑动,以使所述调容管内部形成容积可调整的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盛装粒状填充物,所述调容管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封闭空腔连通的砂管,所述砂管可用于装、排所述粒状填充物,所述移动管的另一端连接到被支撑物。本发明提供的支撑装置安装过程不用切割和焊接,可以方便地安装、卸载、拆卸,克服了传统支撑结构浪费较大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钢筋笼主筋接丝与布筋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747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7433.7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笼主筋接丝与布筋装置,包括料仓、钢筋输送带、第一翻料装置、钢筋接丝装置和多个悬臂吊。料仓用于盛放钢筋。钢筋输送带设置于料仓的一侧,用于传输钢筋,钢筋输送带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翻料装置用于将料仓内的钢筋翻落至钢筋输送带上。钢筋接丝装置用于将钢筋输送带上的钢筋接丝形成主筋。多个悬臂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悬臂吊用于将主筋布设于钢筋输送带的一侧。本发明的钢筋笼主筋接丝与布筋装置,主筋接丝和布料的整个过程的主要操作均通过机器完成,减少了人工使用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危险性。

    地墙钢筋笼自动焊接设备及焊接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5815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96997.2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墙钢筋笼自动焊接设备及焊接机器人。地墙钢筋笼自动焊接设备包括架体、限位机构、吸附机构以及焊接机构。架体带动限位机构移至待焊接的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交叉位置处,以对上层钢筋进行限位;吸附机构包括吸附驱动件和吸附块,限位组件将上层钢筋限位后,吸附驱动件驱动吸附块移动并将交叉位置处的下层钢筋吸附,吸附驱动件带动吸附块反向移动,以带动下层钢筋朝向上层钢筋移动,以使下层钢筋与上层钢筋紧密贴合,消除下层钢筋和上层钢筋之间的缝隙,焊接机构将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焊接。该地墙钢筋笼自动焊接设备通过消除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交叉位置处的缝隙,以保证焊接质量。

    钢筋笼桁架焊接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40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710273.6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笼桁架焊接系统,其包括翻转单元、焊接单元和固定单元。翻转单元包括底座、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翻板靠近第二翻板的一端铰接在底座上,第二翻板靠近第一翻板的一端铰接在底座上,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翻板相连,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翻板相连。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相向翻转,以使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夹持桁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还能够驱动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同向翻转,以将第一翻板上的桁架翻转至第二翻板上,便于焊接单元桁架的另一侧进行焊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