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34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67445.6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针灸用的可调自加热针灸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温控箱内设有控制器,恒温加热棒的连线穿过线孔并与控制器电连接;传热套筒内设有导热层,导热层的外侧套设有绝热层,导热层的下侧设有针孔,导热层的上侧设有加热孔,恒温加热棒设于加热孔内;温灸针可拆卸地设于针孔内。本发明通过控制器使得恒温加热棒恒温加热,传热套筒将热量传递给温灸针实现温灸针的加热,温度可控,且可根据需要调节维持温度,仅需拆换温灸针,即可实现快速更替,拆换后的温灸针便于后续的杀菌消毒,传热套筒本体在连接条件下重力无需温灸针承接,大大降低了在轻微动作下,温灸针因顶端过重造成偏斜引发病人不适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90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116954.8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灸套壳,属于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包括:针具固定装置,壳体,针头固定块,V型连接件,卡位块,连接杆和按动头;壳体的首端铰接有针具固定装置,壳体的尾端设置有按动头,连接杆的一端与按动头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入壳体内与卡位块固定连接,V型连接件的一端与卡位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针头固定块固定连接,针头固定块中设置有槽孔,用于固定针具的针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隔绝医生手指与针具直接接触的优点,可以解决因医生手指与针具接触导致针具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790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96662.4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穴贴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步骤1,随机选择两组尿毒症患者中皮肤瘙痒者,分别贴上耳穴贴,一组耳穴贴内包含压丸,另一组耳穴贴内不包含压丸;步骤2,分别记录两组的每个患者在使用耳穴贴前的一般特征、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步骤3,在使用耳穴贴后,再次记录两组的每个患者对应的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并与使用耳穴贴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本发明提供的耳穴贴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研究的方法,有助于拓宽耳穴贴压这一中医特色方式的应用领域,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有利于延长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82025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096541.4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IPC: A61K36/8968 , A61P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麻黄20-40份、桂枝2-4份、五味子1-3份、附子15-25份、生地10-20份、黄芪5-15份、细辛2-6份、麦冬10-20份、炙甘草4-8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尤其是病窦及房室传导阻滞中的用途。经过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证实,其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总有效率高,效果优于异丙肾上腺素,对病窦及房室传导阻滞有显著的治疗意义;同时急性毒性试验证明该中药组合物毒性极小,因而易于被患者接受;另外,该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组分少,丰富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适于普遍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82025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096541.4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IPC: A61K36/8968 , A61P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麻黄20-40份、桂枝2-4份、五味子1-3份、附子15-25份、生地10-20份、黄芪5-15份、细辛2-6份、麦冬10-20份、炙甘草4-8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尤其是病窦及房室传导阻滞中的用途。经过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证实,其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总有效率高,效果优于异丙肾上腺素,对病窦及房室传导阻滞有显著的治疗意义;同时急性毒性试验证明该中药组合物毒性极小,因而易于被患者接受;另外,该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组分少,丰富易得,价格便宜,制备工艺简单,适于普遍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8324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110343185.2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包括姜黄素纳米颗粒和溶菌酶,所述溶菌酶通过共价键与所述姜黄素接合。本发明中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提高了药物的肾间质靶向性,有效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异味,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等的毒副作用。在靶器官内控制释药,使其药效增强,同时降低对人体其他器官和细胞的不良反应,使姜黄素中药制剂能发展成为安全、稳定、有效的新型中药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581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757396.4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 上海大学
IPC: A61K31/7088 , A61K35/14 , A61K45/06 , A61P35/00 , C12Q1/6886 , C12Q1/6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外泌体miRNA的临床运用,具体涉及外泌体miR‑122‑5p在制备预测大肠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严重程度的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包括相应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中,外泌体miR‑122‑5p的表达水平与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有关,即血清中外泌体miR‑122‑5p高表达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程度较低,相反,血清中外泌体miR‑122‑5p低表达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程度较高。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方便快捷、成本较低,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准确度高,作为一项辅助手段对样本的生理状况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6940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557244.4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IPC: A61K47/60 , A61K47/62 , A61K31/4745 , A61K9/19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靶向前药,其为P(OEGMA‑co‑CPT‑co‑AR16);其中,POEGMA为具有长循环功效的水溶性高分子,CPT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疗药物喜树碱,AR16为能够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特异性靶向的多肽;还提供了制备P(OEGMA‑co‑CPT‑co‑AR16)的方法,即以含有‑硫代羧基的高分子P(OEGMA‑co‑BSMA)为基础,采用酯化与氨解反应将CPT和AR16共价改性到聚合物上,得到靶向性CPT大分子前药P(OEGMA‑co‑CPT‑co‑AR16)。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靶向前药的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P(OEGMA‑co‑CPT‑co‑AR16)靶向前药纳米制剂,可在较低剂量条件下有效地杀伤癌细胞,并且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具有优异的特异性识别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18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56457.6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IPC: A61L31/10 , A61L31/16 , A61L31/14 , A61K31/436 , A61P7/02 , A61P9/14 , A61K31/3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内酯B复合药物洗脱支架,其为表面覆盖有包含银杏内酯B、雷帕霉素与聚乳酸的药物涂层的支架,其中银杏内酯B、雷帕霉素与聚乳酸的比例为1:(0.6~1.4):(0.5~1.5)。每10mm支架上分别含有8~12μg银杏内酯B和7~10μg雷帕霉素。该复合药物洗脱支架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抗血栓以及抗血管再狭窄。该药物涂层光滑并均匀覆盖支架表面。药物涂层的厚度为5~10μm。药物涂层的药物缓释时间大于或等于28天。药物释放率能够达到85%。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内酯B复合药物洗脱支架,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促进血管支架内皮化及抗再狭窄的作用,可作为新一代冠脉药物支架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454745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054396.8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IPC: A61K36/8962 , A61P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481 , A61K9/0024 , A61K36/428 , A61K36/8888 , A61K36/8962 , A61K2236/33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复方中药制剂。本发明遵循治疗冠心病(胸痹)的原则:益气化痰、补气以行气、扶正兼祛邪,采用原料药黄芪、瓜蒌实、薤白、半夏为主药,配以辅药,制得所述复方中药制剂,并联合针灸穴位循经疗法,制成复方中药制剂的药线(补气化痰药线),经对膻中、心俞进行“持续留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试验,结果表明,所述复方中药制剂的药线(补气化痰药线)能有效减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作用优于硝酸酯类药物,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