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桩基式L型挡土墙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1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31586.2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桩基式L型挡土墙及施工方法,挡土墙包括挡土墙基础、挡土墙迎土板和若干混凝土桩基,所述挡土墙基础的主体位于既有路基和新路面结构之间,所述挡土墙迎土板竖向固定于所述挡土墙基础的顶部边沿,所述挡土墙迎土板邻接于既有路基和既有路面结构,所述挡土墙迎土板和所述挡土墙基础的纵向截面构成“L”型,所述挡土墙基础的底部通过竖向布置的所述混凝土桩基支撑固定。本多功能桩基式L型挡土墙构造简单、连接可靠、便于施工、方便后续市政管线安装,利用桩基可以有效增加挡土墙的承载力,并约束挡土墙侧向位移,可以适用于地质较差的场地;本发明既满足了挡土墙的支护作用,同时又提供了多种实用功能,大大减小工程造价,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海绵城市三幅路横断面道路透水路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332386U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20626650.6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三幅路横断面道路透水路面结构,由道路中心线向人行道方向依次排列有机动车道透蓄水路面结构、侧分带、非机动车道透蓄水路面结构和人行道透蓄水路面结构,侧分带的底部埋置有纵向排渗管,透蓄水路面结构的底部设置有横向集水盲管,纵向排渗管、横向集水盲管和外部雨水管网相互连通,透蓄水路面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防水层。本实用新型可快速收纳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径流,提升道路生态功能,加强城市“湿、热”呼吸功能,施工简单、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效果良好;提高城市道路全域收水、蓄水能力,大力削弱道路雨水径流,有助于城市防灾减灾;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预制锯齿形偏沟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62327U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20702210.4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制锯齿形偏沟。包括偏沟主体,偏沟主体内部底面纵向呈锯齿形,于偏沟主体内部底面最低处设置雨水连接管,偏沟主体上方有一内凹空隙,内凹空隙内安装缘石,偏沟主体进水口设有雨水篦,雨水篦与路面平齐。偏沟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锯齿形纵坡可根据设计道路纵坡确定,偏沟主体同时可作为路缘石的基座,其预制长度可根据安装、运输条件而定。雨水篦为一种设置于偏沟主体上部的长条形、宽度较窄的结构,其由铸铁材料加工而成,加工长度可根据安装、运输条件而定,其与偏沟主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本偏沟结构解决了传统锯齿形偏沟排水效果不明显、影响行车安全问题。

    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62286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356426.3

    申请日:2022-0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主要包括基底筋网、排淤体、反滤层、垫层、防渗土工布及回填体,先敷设所述基底筋网,然后从淤泥软土地基一侧全断面抛石构筑所述排淤体,最后从下而上依次施工所述反滤层、所述垫层、所述防渗土工布及所述回填体。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后的整体性强度,且结构简单、经济节约;用于淤泥类软土地基处理,提升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普适性,特别有助于石材贫乏地区淤泥软土地基处理;为淤泥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561990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391934.5

    申请日:2022-0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结构,包括排水路缘石、路侧收水平石和排水导管,所述路侧收水平石紧邻所述排水路缘石,所述路侧收水平石上设有连通大气的收水孔,所述路侧收水平石内设有平石排水孔,所述平石排水孔连通所述收水孔并延伸至所述排水路缘石内,直至穿过所述排水路缘石后通过所述排水导管连通道路下凹绿化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路侧收水平石大幅增加了城市道路收水面积,可以实现“小雨全收,大雨收满”的效果,且结构简单;用于城市道路下凹绿化带,改善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结构的景观效果,提升了收水效率,同时解决了城市道路下凹绿化带浇灌问题;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分隔带排水蓄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561988U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22183328.4

    申请日:2022-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分隔带排水蓄水结构,包括路侧收水口、导水管、排水管、调蓄管和蓄水海绵体,路侧收水口设于道路路基的顶部,路侧收水口、导水管、排水管和调蓄管依次连接,调蓄管位于排水管的下方,蓄水海绵体位于道路路基的一侧,排水管、调蓄管位于蓄水海绵体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城市雨水排放和道路侧分带海绵城市结构集成共设,且结构简单、经济节约;用于城市道路分隔带,改善了道路分隔带排水蓄水结构的景观效果,提升了城市排水蓄水效率,同时解决了城市雨水排放与分隔带绿化浇灌问题;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