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3905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10356488.8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路面排水方法及其排水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落在车行道的水垂直通过车行道透水面层达到不渗水的防水粘层,然后通过横坡和车行道外侧的排水侧石,排入侧石外侧透水性排水系统,排水侧石底部设透水性侧石基础,透水性排水系统包括设在透水性侧石基础的底部和外侧的碎石盲沟排水系统,碎石盲沟排水系统底部设纵向排水透水管,排入外侧透水性排水系统的水大部分渗入至外侧土壤的地下,还原成地下水,剩余部分通过纵向排水透水管通过碎石盲沟系统中的纵向透水管排入市政管道。本发明克服了排水性沥青路面雨水直接排入市政管道的缺点,在安全性、生态性、节能性、经济性上均体现了功能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3103905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110356488.8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路面排水方法及其排水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落在车行道的水垂直通过车行道透水面层达到不渗水的防水粘层,然后通过横坡和车行道外侧的排水侧石,排入侧石外侧透水性排水系统,排水侧石底部设透水性侧石基础,透水性排水系统包括设在透水性侧石基础的底部和外侧的碎石盲沟排水系统,碎石盲沟排水系统底部设纵向排水透水管,排入外侧透水性排水系统的水大部分渗入至外侧土壤的地下,还原成地下水,剩余部分通过纵向排水透水管通过碎石盲沟系统中的纵向透水管排入市政管道。本发明克服了排水性沥青路面雨水直接排入市政管道的缺点,在安全性、生态性、节能性、经济性上均体现了功能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16649.3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排水垫替代砂垫层的软基处理结构及设计方法。结构包括:软土层,软土层上铺有接至路基两侧水汽分离罐和集中控制室的横向滤管,横向滤管下方铺设竖向深入软土层的等距离分布的阵列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上铺设有复合排水垫,复合排水垫铺至路基两侧压膜沟,复合排水垫上铺有土工布和真空膜,真空膜上方填筑路堤填土层,路堤填土层上方铺设路面结构层。设计方法包括:对复合排水垫进行抗压强度和通水量测定;达标后,使用复合排水垫替代砂垫层的软基处理结构。本方案可以提高排水固结效率,大大减少软基处理的工作量和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2298405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444926.1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路面排水结构系统,它主要包括车行道的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该排水性沥青路面表面层为透水面层,下设防水粘层,其特征在于在路面外侧设置排水侧石,排水侧石设有横向排水通道,所述透水面层与横向排水通道连接,侧石外设透水性排水系统,该透水性排水系统内设纵向排水透水管。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排水性沥青路面雨水直接排入市政管道的缺点,在安全性、生态性、节能性和经济性方面均体现了功能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02688820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207481.X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
IPC: E01C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侧石,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石块主体为钢渣砼材质,其特点在于:1)节能性、生态性:再生利用工业废渣,减少对石料的开采,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环保性:大量积存的钢渣是城市的重大污染源,经加工处理后变废为宝,集约了用地,降低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2465528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75914.0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侧石,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石块主体为钢渣砼材质,其特点在于:1)节能性、生态性:再生利用工业废渣,减少对石料的开采,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环保性:大量积存的钢渣是城市的重大污染源,经加工处理后变废为宝,集约了用地,降低污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