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顶推施工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7771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010566874.5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顶推施工方法,该方法对临时墩支座标高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梁底与临时墩支座有效密贴接触,从而对临时墩反力和桥梁内力进行主动控制,以达到与直线或同半径竖曲线桥梁梁顶推施工相同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在梁段拼装的间隙内,利用同步千斤顶,对梁底曲线上凸处起顶升高,对下凹处起顶降低。这样顶推施工可以适用于梁底竖曲线曲率变化的桥,包括变高度梁或设置多段复合竖曲线的桥梁。本发明突破和发展了现行桥梁施工规范,扩大了顶推施工的使用范围;与其它方法相比,可以节约材料,施工快速、安全,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空间自锚式悬索桥缆索系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54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03206.9

    申请日:200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自锚式悬索桥缆索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铅垂面架设猫道和主缆,形成空缆线型;通过横移主缆和张拉吊索,形成主缆成桥线型。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特征构成的明显的技术特点,其一,铅垂面架设主缆,有利于编缆;其二,紧缆工作在铅垂面进行,有利于紧缆,保证空隙率;其三,先用临时拉索横移主缆,使主缆线型接近成桥状态,再张拉吊索,有利于索夹空间角度的控制和吊索在横向倾斜锚管内的定位。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施工方法简单,利于主缆编缆成型和索夹、吊索角度的空间定位,实现主缆成桥线型。

    一种空间自锚式悬索桥缆索系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542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0810203206.9

    申请日:200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自锚式悬索桥缆索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铅垂面架设猫道和主缆,形成空缆线型;通过横移主缆和张拉吊索,形成主缆成桥线型。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案特征构成的明显的技术特点,其一,铅垂面架设主缆,有利于编缆;其二,紧缆工作在铅垂面进行,有利于紧缆,保证空隙率;其三,先用临时拉索横移主缆,使主缆线型接近成桥状态,再张拉吊索,有利于索夹空间角度的控制和吊索在横向倾斜锚管内的定位。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施工方法简单,利于主缆编缆成型和索夹、吊索角度的空间定位,实现主缆成桥线型。

    一种斜拉桥纵向约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5224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615375.9

    申请日:2014-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纵向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塔和主梁交接处,沿顺桥向在主塔两侧布置纵向可调节支座作为纵向约束,形成塔梁铰接支承体系。本发明通过在塔梁交接处设置纵向可调节支座作为纵向约束,形成塔梁铰接支承体系,发展了斜拉桥的结构体系,适用于塔梁采用不同材料的独塔斜拉桥。与固结体系相比,塔梁节点构造处理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与漂浮体系或半漂浮体系相比,可以改善结构性能,施工时不需要另外采取临时固结措施,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斜拉施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54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810203207.3

    申请日:200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锚式悬索桥斜拉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自锚式悬索桥的永久桥塔,张拉临时斜拉索,悬臂拼装主梁节段,合拢形成斜拉桥后,再安装主缆和吊索,经过体系转换形成自锚式悬索桥。在深水、涌潮或通航水域,自锚式悬索桥采用斜拉施工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影响通航和泄洪;(2)船舶撞击风险小;(3)施工速度快;(4)临时设施费用较低。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斜拉施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18543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203207.3

    申请日:2008-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锚式悬索桥斜拉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自锚式悬索桥的永久桥塔,张拉临时斜拉索,悬臂拼装主梁节段,合拢形成斜拉桥后,再安装主缆和吊索,经过体系转换形成自锚式悬索桥。在深水、涌潮或通航水域,自锚式悬索桥采用斜拉施工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影响通航和泄洪;(2)船舶撞击风险小;(3)施工速度快;(4)临时设施费用较低。

    一种桥梁顶推施工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771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6874.5

    申请日:201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顶推施工方法,该方法对临时墩支座标高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梁底与临时墩支座有效密贴接触,从而对临时墩反力和桥梁内力进行主动控制,以达到与直线或同半径竖曲线桥梁梁顶推施工相同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在梁段拼装的间隙内,利用同步千斤顶,对梁底曲线上凸处起顶升高,对下凹处起顶降低。这样顶推施工可以适用于梁底竖曲线曲率变化的桥,包括变高度梁或设置多段复合竖曲线的桥梁。本发明突破和发展了现行桥梁施工规范,扩大了顶推施工的使用范围;与其它方法相比,可以节约材料,施工快速、安全,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保护地下构筑物的桥梁承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735469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21859060.3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地下构筑物的桥梁承台结构,桥梁采用承台结构跨越地下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承台分为上下二层,下层承台分为若干块,下层承台分块之间采用UHPC后浇带连接,上层承台为整体式浇筑结构,承台底设置垫层,在下层承台和垫层之间设置柔性隔离层。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少桥梁基础施工期地下构筑的变形,同时也减少了运营期桥梁基础附加荷载和变形对地下构筑物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在桥梁跨越地铁结构时可广泛采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