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48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9888.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G06F18/243 , G06N5/0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土壤质量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集若干种污染物数据,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和有机物污染;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行集成形成土壤污染数据集;计算每种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通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根据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分级;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分配权重,得到该区域的用地强度因子;基于多层感知器模型,输入工厂排放数据、污染物处理数据和土壤污染系数得到该区域的工业活动因子;计算该区域的城市化率,得到人类活动影响因子;使用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不同级别的分级管理,根据贝叶斯定理,根据最大概率的结果分配管理级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43566.X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林地土壤质量监测布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检测所需相关数据,确定监测林种和林种数量,并获取待布设的各地区的矢量分布图;根据林种的重要性、面积确定林种重要性排序;通过面积加权法确定每个林种的土壤质量监测点数以及各地区不同林种的监测点数;通过内插法计算人口密度校正系数,校正各地区的监测点数;采用人口密度校正系数校正各个地区不同林种的监测点数;将三种矢量分布图叠加,统计每个地区不同林种的土属,根据土属面积比,分配土壤质量监测点;布设土壤质量监测点。本发明解决了在缺乏先验土壤信息、林种多且复杂的情况下,对城市林地土壤质量监测点进行快速布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739128.X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配生土通气孔隙度的装置及测定方法,内部用于放置配生土的环刀,环刀一端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启闭装置,启闭装置一侧设有可更换的过滤片,过滤片一侧设有容器;手动开启启闭装置,环刀内的配生土贯穿安装座与容器接触,手动关闭启闭装置,环刀内的配生土断开与容器的接触,配生土被包裹在安装座和环刀之间。启闭装置的开合实现配生土与容器隔离,提取配生土去烘干时不会出现土壤滴落,免去因土壤流出而造成实验出现误差的现象。同时启闭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旋转手柄,就能实现启闭装置开合。启闭装置能控制土壤与容器内水或砂砾的接触面。在烘干时,控制土壤与容器内砂砾的接触面,调节实验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8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6799.4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即时数据的城市绿地土壤肥力指标评定系统及方法,涉及土壤肥力评估技术领域,获取土壤肥力指标的历史数据;提取出室内检测指标的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利用提取出的输入特征训练室内检测指标的预测模型;得到室内检测指标的即时数据,根据现场速测指标和室内检测指标的即时数据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估;实时监测土壤肥力相关的现场速测指标,根据现场速测指标变化情况得到需要实验分析才能获取的室内检测指标,能够即时生成土壤肥力指标并对土壤肥力进行评定,针对土壤肥力变化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达到保持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8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6797.5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城市绿地土壤肥力综合评估系统及方法,涉及土壤肥力评估技术领域,获取采样点的历史数据;将根据采样点的历史数据,将评估区域分成若干个子区域;计算出每个子区域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根据子区域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得到评估区域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土壤治理提供指导;获取采样点的各项土壤肥力指标,考虑土壤指标的变化情况,从采样点的各项土壤肥力指标中得到研究区域整体的土壤肥力指标,最终对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进行评定,使评定结果更为准确;对土壤肥力指标的评估,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从而确定适宜的施肥和灌溉策略,这有助于改善绿地土壤环境,提升绿地的整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78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89516.1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剖面样品分析系统及方法,涉及土壤分析数据管理技术领域,通过对土壤的高光谱图像进行识别,将历史采样记录中某次采样记录记为目标采样,获取目标切片中所有种类的土壤成分对应的变化函数,计算所有变化函数中目标变化的数量,获取各个剖面采样切片的所有单位采样层中所有单位采样层土壤成分含量的对应数值,分别计算各种土壤成分含量的变化范围,获取土壤的当前采样记录,通过比较当前采样记录与历史采样记录间土壤成分含量的变化范围的差异计算权重系数,比较当前采样记录与历史采样记录间目标变化的差异,通过权重系数对差异进行衡量得到差异评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59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0745626.5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配生土容重的装置及测定方法,包括环刀,环刀一端设有环刀盖,环刀盖上设有能够开合的环切机构,环切机构抵靠在环刀的一端进行环切,环切机构一侧固设有磁块,环刀盖外设有沿环刀盖周向滑动的旋转环,旋转环上设有磁铁;旋转旋转环,以使磁铁带动磁块转动,带动环切机构开合,实现对环刀一端的切割。当环切机构闭合时,装置把环刀一端的配生土刮到环刀盖内,通过环刀与环刀盖的分离,能够移去多余的配生土。环切机构没有缝隙,移去环刀盖,配生土不会掉落出环刀盖,在向环刀盖内加配生土的过程中,多余配生土不会掉落到浸泡液中,驱动旋转环转动,能通过磁块与磁铁的磁力控制环切机构的开合,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59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745626.5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配生土容重的装置及测定方法,包括环刀,环刀一端设有环刀盖,环刀盖上设有能够开合的环切机构,环切机构抵靠在环刀的一端进行环切,环切机构一侧固设有磁块,环刀盖外设有沿环刀盖周向滑动的旋转环,旋转环上设有磁铁;旋转旋转环,以使磁铁带动磁块转动,带动环切机构开合,实现对环刀一端的切割。当环切机构闭合时,装置把环刀一端的配生土刮到环刀盖内,通过环刀与环刀盖的分离,能够移去多余的配生土。环切机构没有缝隙,移去环刀盖,配生土不会掉落出环刀盖,在向环刀盖内加配生土的过程中,多余配生土不会掉落到浸泡液中,驱动旋转环转动,能通过磁块与磁铁的磁力控制环切机构的开合,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0201.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V20/10 , G06V20/1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绿地数据动态采集系统和分析方法,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遥感无人机对目标城市绿地进行遥感图像数据采集和红外数据监测;通过传感装置监测绿地实时环境数据;构建城市绿地仿真模型,对城市各绿地实时覆盖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城市各绿地区域进行层级划分;调取各绿地的实时环境数据进行植被周期生长环境影响指数评估并构建对应周期生长环境影响指数发展曲线,对各绿地进行周期最佳生长环境指数偏离程度分析,对各绿地进行生长环境数据调控判断;对需调控绿地进行植被环境危害影响程度分析;导出城市绿地仿真模型并对各绿地环境分析数据进行对应标注,对存在调控需求的绿地进行显性标注,针对优先级进行调控需求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4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10200.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1N33/00 , G06Q50/26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绿地植物生长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及方法,涉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通过细致的区域划分和坐标标记,系统能够精确追踪各子区域内植物的健康状况,提升城市绿地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利用神经网络构建的植物生长模拟模型和理想环境生长模型,系统能够动态预测植物生长状态,并对不同区域的植物生长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综合环境因子和遥感数据等多种采集手段,全面监测城市绿地植物的生长状态,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通过设置状态异常阈值,并结合生长偏差趋势图,系统能够实现实时预警机制,快速识别潜在生长异常,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降低遥感技术监测的误差,并提高管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