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42542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296577.0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Abstract: 种强制对流动力电池散热装置,开口向上的电池包箱体内间隔布置若干个柱形电池,在电池顶部和底部之间的电池包箱体内配置至少块热扩散板,热扩散板通过套筒紧密外套在电池上;热扩散板下方的电池包箱体空间内填充吸热导热材料层,热扩散板上方,对应电池包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或排风口上配置风扇;或者,热扩散板与电池包箱体侧壁留有空隙,遍布电池包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或排风口上配置风扇,热扩散板上开设/不开设通风孔。本装置既可以用于主动风冷换热,也可以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被动散热,散热效果好,温度分布更均匀,外形紧凑,结构简单,适用于动力电池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5174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552648.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4/66 , H01M50/536 , H01M50/5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制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柔性电池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以双面子母贴结构为基体,一面为毛面,一面为钩面,所述基体以导电的柔性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或者在所述基体的表面上沉积导电物质构成。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柔性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柔性电池集流体的电极片和极耳。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54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96577.0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2220/20
Abstract: 一种强制对流动力电池散热装置,开口向上的电池包箱体内间隔布置若干个柱形电池,在电池顶部和底部之间的电池包箱体内配置至少一块热扩散板,热扩散板通过套筒紧密外套在电池上;热扩散板下方的电池包箱体空间内填充吸热导热材料层,热扩散板上方,对应电池包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或排风口上配置风扇;或者,热扩散板与电池包箱体侧壁留有空隙,遍布电池包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分别开设进风口和排风口,进风口和/或排风口上配置风扇,热扩散板上开设/不开设通风孔。本装置既可以用于主动风冷换热,也可以用于填充相变材料的被动散热,散热效果好,温度分布更均匀,外形紧凑,结构简单,适用于动力电池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8845.1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必维诚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V10/54 , G06V10/30 , G06V20/64 , G06N3/0464 , G01S17/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载激光雷达三维扫描以及地物分类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包括:使用车载激光雷达设备发射激光束,通过旋转或扫描机制覆盖目标区域,同时使用接收器接收反射激光束形成原始3D点云数据;对原始3D点云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得到3D点云数据,通过PointNet网络提取得到3D点云数据的多个深度特征,深度特征包括表面特征、边缘特征以及纹理特征;将3D点云数据转换为2D图像,采用共享权重的多分支CNN结构对深度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深度融合特征,以根据输入的深度特征选择合适的分支CNN结构;将深度融合特征输入预训练的融合地物分类模型得到地物分类结果。本发明提高了地物分类的速度与准确性,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646065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405413.2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4 , H01M10/6562 , H01M10/625
Abstract: 一种风冷式动力电池散热装置,开口向上的电池包箱体内间隔布置若干个柱形电池,在电池顶部和底部之间的电池包箱体内配置至少一块热扩散板,热扩散板通过套筒紧密外套在电池上;所述热扩散板两端与电池包箱体两侧侧壁留有空隙,在上述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进风口和排风口,并且,进风口和/或排风口上配置风扇,热扩散板上开设或不开设通风孔,如果开设通风孔,通风孔连通热扩散板上下方的电池包箱体空间。本装置散热效果好,温度分布更均匀,外形紧凑,结构简单,适用于动力电池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10218331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1161919.3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F16B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铝车身铝型材铆接结构,型材A和型材B之间通过铆接组件固定连接,型材A的两侧沿其高度方向开有铆接组件的限位凹槽A和限位凹槽B,型材B的两端设有凸出限位部A和凸出限位部B,限位凹槽A和限位凹槽B和凸出限位部A和凸出限位部B的横截面呈梯形结构,型材B的凸出限位部A插入到型材A的限位凹槽B内,型材A的前、后两侧分别开有固定孔A和固定孔B,凸出限位部A和凸出限位部B的前、后两侧也开有连通孔,凸出限位部A前、后两侧的连通孔与固定孔A和固定孔B均对应,限定钉的两端分别延伸到固定孔A和固定孔内且限位钉的钉身穿过凸出限位部A上的连通孔。本实用新型有效加强型材A和型材B之间的连接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