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楼宇消防报警器

    公开(公告)号:CN111678001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0519744.X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楼宇消防报警器,属于报警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拆卸不便,且报警器容易脱落,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底座和驱动座,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驱动座,底座和驱动座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座的上方设有夹持组件,驱动座内设有调节夹持组件位置的驱动组件,底座的上部还设有限位机构;本发明实施例操作简单,且能够对不同型号报警器进行夹持固定,同时拆卸方便,利于对报警器的安装,需要对不同型号的报警器进行拆卸安装时,开启液压缸,液压缸带动推杆移动,从而使得推杆推动铰接块移动,铰接块带动转板转动,实现了对转板旋转角度的调节,进而实现了对报警器的夹持和固定。

    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5562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89824.2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激光雷达测试装置,属于激光雷达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装置调节光斑分析仪位置不方便,降低了测试效率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工作台和安装架,安装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外壳体,外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安装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连接有用于调节检测组件高度的位置调节组件;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检测组件,且检测组件的高度灵活可调,极大的方便了对待检测激光雷达的检测,同时实现了对不同大小型号待检测激光雷达的限位夹持,方便了检测工作,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物料抓取装置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6815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29474.7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物料转移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物料抓取装置,包括夹持框以及开设于夹持框上的夹持腔,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夹持框上,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夹持框开设的安装槽内的弹性伸缩件,所述弹性伸缩件远离夹持腔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持件,通过弹性伸缩件对物件的侧壁进行夹紧的同时,还可同步带动夹持件转动将物件的底部托起;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夹持框上,能够通过与夹持机构的转动配合对夹持机构进行限位固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料抓取机器人可以通过第一转动杆、驱动转轴和第二转动杆的配合可实现对物件的抓取和转移,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

    一种老年人监护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8863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711106.2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监护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老年人监护设备,包括床板件和床架,所述老年人监护设备还包括:用于对床板件进行驱动以使得老年人坐起的床板驱动件,床板件由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组成;用于对老年人的脚部进行支撑以防止坐起的老年人沿着活动床板下滑的防滑机构;以及用于对老年人进行协助翻身的翻身机构,翻身机构包括翻身板件、用于对翻身板件进行摆动驱动的摆动驱动组件以及用于对翻身板件的位置进行调节的位置调节组件。通过床板驱动件、摆动驱动组件和位置调节组件的设置,本发明能够自动使得老年人坐起,方便老年人进行就餐、看电视等活动,且翻身机构能够帮助老年人进行翻身,使得老年人在床上能够享受不同的姿势。

    一种人体体温自动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672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683127.8

    申请日:2021-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体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人体体温自动检测装置,所述人体体温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其中,翻转组件包括有驱动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检测组件相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以及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检测组件相连接;其中,消毒组件包括有输液组件和间歇转动组件,所述输液组件与所述间歇转动组件相配合安装,且所述间歇转动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本发明人体体温自动检测装置,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可节省人力,并可避免检测组件上粘附并聚集大量的病菌,造成使用者发生交叉感染,为相关人员的预防工作提供了便利。

    一种智能交通引导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8940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77376.9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引导装置,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交通信号灯和引导装置存在无法自动清理灰尘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灯柱、灯盘、交通引导显示屏、支座和伺服电机,灯柱底部固定连接的支座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地面,灯盘和交通引导显示屏均固定连接在连杆上,连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灯柱上,灯盘内镶嵌有红灯、黄灯和绿灯,灯柱表面固定连接的凸台一和凸台二分别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旋转台和第二气缸,旋转台底部的凸台三通过轴销活动连接第二气缸内的第二活塞杆,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旋转台表面开设的凹槽内,并且通过螺杆连接滑台,滑台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清理装置,本发明具备能够自动清理灰尘的特点。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防盗监控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750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85006.0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防盗监控设备及方法,其中设备包括报警装置、控制装置和摄像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报警装置、摄像装置和车载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步骤S1:接收到由车载控制装置发送的车辆启动控制信号后,控制摄像装置采集当前驾驶员的脸部图像;步骤S2:基于脸部图像,判断该驾驶员是否存在于预设允许启动车辆的人员库中,若为否,则执行步骤S3;步骤S3:通过报警装置向车主发送报警信息以及采集得到的当前驾驶员的脸部图像;步骤S4:在接收到由车主发送的用于表征允许当前驾驶员使用的确认信息后,停止发送报警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安全等优点。

    一种轮式多功能座椅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3285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52025.6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式多功能座椅,包括座椅基座以及设于座椅基座底部的多个轮子、设于座椅基座上表面的坐垫和设于座椅基座后部的靠背,靠背通过旋转机构与座椅基座连接,旋转机构包括固定于座椅基座上的两个转轴套,两端分别插入两个转轴套中的转轴体,以及两个用于将靠背回复至与水平面垂直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于转轴体与转轴套之间,且一端连接至转轴套,另一端连接至转轴体,靠背与转轴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了可以旋转的利用弹簧复位的靠背设计,从而具有可以利用躺下的压力直接放平,坐起时自动复位等优点。

    一种入侵报警智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55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067620.3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侵报警智能检测装置,涉及入侵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红外传感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第一通信模块,图像采集处理模块,网络入侵控制模块,安全评估模块,安全防御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模块用于红外检测,信号调理模块用于信号调理,第一通信模块用于进行无线通信,图像采集处理模块用于图像采集和识别处理,网络入侵控制模块用于检测的网络入侵,安全评估模块接收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安全防御模块用于语音报警。本发明入侵报警智能检测装置通过内外入侵检测相互配合,通过红外线和摄像头对外监测,并对网络数据进行入侵检测,提高网络的安全指数,提高防入侵的能力,且采用语音报警功能报警。

    一种可调节光电检测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13405.6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光电检测装置,包括安装轴和光电探头,安装轴为圆柱形结构,安装轴的一侧端面设置安装有转动组件,光电探头设置安装在转动组件上,在安装轴上设置安装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上设置安装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实现本装置在管道内移动。本装置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丝杆转动,在丝杆的转动作用下,驱动滑动环滑动,在安装轴上两组两组滑动环的共同驱动下,两组所述推杆同时的开合,驱动移动装置相对于安装轴的位置调节,进而适应不同的管道直径;在三组所述移动装置作用下,提高安装轴在管道内的移动稳定性,同时,通过控制模块实现各部件之间协同工作,提高本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