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3645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1036254.5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微米探针检测水杨酸的方法和应用,以姜黄素为靶标、六氯环三磷腈为连接基团形成聚环三磷腈共姜黄素荧光微球,荧光微球与Al(III)络合形成的PC‑Al(III)荧光微米探针,在乙醇溶液体系中,用水杨酸与荧光微米探针PC‑Al(III)的络合形成PC‑Al(III)‑SA三元体系,使得溶液体系出现紫色荧光信号,实现对水杨酸的检测。本发明可在1min内实现对水杨酸的快速响应,体系出现明显荧光增强现象,对水杨酸的最低检出限低至0.1μM,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识别快速、检测结果准确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3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290411.9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C225/22 , C07C221/00 , C07D221/14 , C09K11/06 , B82Y40/0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的发光化合物及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其中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化合物与PCDA共价结合得到新化合物;将得到的新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或氯仿中;将PCDA溶于二氯甲烷或氯仿中;通过薄膜水化法将溶液制备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前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基础上,将AIE分子通过共价/非共价引入到超分子体系中,以分子间的亲疏水作用自发组装成纳米颗粒,最后通过光交联产生致密且稳定的AIE点,具有高亮度,表面功能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76793.5
申请日:2022-11-23
IPC: C07D221/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和检测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分子材料和开启型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检测苯硫酚。该荧光探针以萘酰亚胺‑三苯胺为荧光团,2,4‑二硝基苯为识别基团,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水溶性荧光探针,用于苯硫酚的选择性检测。该探针对几乎纯水溶液中的苯硫酚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实现对实际样品中苯硫酚的定性、定量检测或者可视化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开发使用前景,在环境和生物科学中的传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0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6167.X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8G79/025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微米探针检测槲皮素的方法和应用,以姜黄素为靶标、六氯环三磷腈为连接基团形成聚环三磷腈共姜黄素荧光微球,基于荧光微球与铝离子络合形成荧光微米探针,通过槲皮素与金属离子良好的配位能力,与荧光微米探针中铝离子结合释放荧光信号使体系荧光增强,实现对槲皮素的快速检测。本发明的荧光微米探针为聚磷腈超支化微米级荧光微米探针,通过构建“姜黄素‑金属离子‑槲皮素”微米级反应器提高复杂背景干扰下的荧光信号稳定性和传感性能,对槲皮素小分子的最低检测限为2.32×10‑8mol/L,并实现1min内的快速响应,灵敏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识别快速且检测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59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653154.0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四环素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指一种荧光增强型检测四环素(TC)的方法和应用。以姜黄素(Cur)为靶标六氯环三磷腈(HCCP)为连接基团形成聚环三磷腈共姜黄素(PC)荧光微球。并且基于荧光微球与Mg(II)络合形成的PC‑Mg(II)荧光探针,可实现对四环素的检测。在DMSO:H2O溶液体系中,利用四环素与Mg(II)的络合形成PC‑Mg(II)‑TC三元体系,使得溶液体系荧光显著增强,从而实现对四环素的检测。本发明可在10s内实现对四环素的快速响应,系统出现明显的荧光增强现象,对四环素的最低检出限低至50nM,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识别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基于荧光探针PC‑Mg(II)制备的可视化的试纸条,可实现对四环素的快速检测,检测过程简便,具有开发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8328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55507.6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8F257/02 , C08F220/06 , C09K11/02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毛刷状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以聚合物为核,在核表面的光引发剂的引发作用下,引发功能性反应单体聚合,在微球表面接枝毛刷状聚合物链,然后,将制备的功能性毛刷状微球与荧光分子先物理吸附,后化学偶联进行固定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制备的功能性毛刷状微球与荧光分子先物理吸附,后化学偶联进行固定化,吸附过程操作简单,仅通过加入单一偶联剂即可获得微球表面含大量功能基团的高亮度毛刷状荧光微球,同时获得的荧光微球粒径可控,粒度分布均一,荧光亮度高,官能团含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75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68726.3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益母草碱成分的检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益母草碱的方法,待测样品溶于50‑90%甲醇水溶液,采用同步荧光分析法,设置斯托克斯位移25‑35nm,发射波长为300‑310nm,检测待测溶液荧光强度,定性检测益母草碱成分。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采用同步荧光法进行测定,操作简便,对益母草碱能快速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发射波长、斯托克斯位移选用优化测定参数,提高了测定选择性,标准曲线方程线性高,检测限低,识别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开发使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59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653154.0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四环素的检测技术,特别是指一种荧光增强型检测四环素(TC)的方法和应用。以姜黄素(Cur)为靶标六氯环三磷腈(HCCP)为连接基团形成聚环三磷腈共姜黄素(PC)荧光微球。并且基于荧光微球与Mg(II)络合形成的PC‑Mg(II)荧光探针,可实现对四环素的检测。在DMSO:H2O溶液体系中,利用四环素与Mg(II)的络合形成PC‑Mg(II)‑TC三元体系,使得溶液体系荧光显著增强,从而实现对四环素的检测。本发明可在10s内实现对四环素的快速响应,系统出现明显的荧光增强现象,对四环素的最低检出限低至50nM,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识别快速、检测结果准确。基于荧光探针PC‑Mg(II)制备的可视化的试纸条,可实现对四环素的快速检测,检测过程简便,具有开发使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37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0524448.9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7D277/6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价As检测探针、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该探针具有如下的结构式:本发明提供的三价As检测探针,制备方法简便,成本低廉,能特异性地用于As含量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选择性高,尤其适用于石脑油等产品中的As的含量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