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肿瘤细胞三维培养平台及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79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67483.2

    申请日:2025-0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但不限于微流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肿瘤细胞三维培养平台及培养方法;梯度浓度稀释芯片采用S‑Tesla阀结构进行主动混合,对流体形成梯度浓度的稀释;细胞培养芯片用于培养肿瘤细胞;可编程XY轴移动云台通过编程控制XY轴移动云台的移动轨迹,云台移动轨迹为S型轨迹;微型蠕动泵用于驱动液体流动,将药物泵入梯度浓度稀释芯片和细胞培养芯片;显微镜用于实时监控细胞状态;AI数据分析平台用于自动化处理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分析,实时评估细胞的生长状态和药物反应。本发明减少了人工分析的误差和工作负担,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一种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5499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67369.X

    申请日:2025-0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但不限于光固化树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光固化树脂使用聚乙二醇而丙烯酸酯‑200作为聚合单体;2‑异丙基‑9H‑噻吨‑9‑酮作为光吸收剂以控制光源强度及光穿透深度;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作为光引发剂促进聚合进程;乙烯基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光交联剂形成致密的交联网络,增强交联度,同时刚性纳米材料提高树脂的机械性能。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光固化树脂,该树脂将改性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光固化树脂中的交联剂,既能提高树脂的机械性能、光固化速度和打印精度,又能保持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从而拓宽其在医疗和高精度制造领域的应用。

    具有聚集诱导的发光化合物及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534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290411.9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的发光化合物及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其中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化合物与PCDA共价结合得到新化合物;将得到的新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或氯仿中;将PCDA溶于二氯甲烷或氯仿中;通过薄膜水化法将溶液制备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前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基础上,将AIE分子通过共价/非共价引入到超分子体系中,以分子间的亲疏水作用自发组装成纳米颗粒,最后通过光交联产生致密且稳定的AIE点,具有高亮度,表面功能化的特点。

    具有聚集诱导的发光化合物及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53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290411.9

    申请日:20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聚集诱导的发光化合物及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和制备方法,其中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化合物与PCDA共价结合得到新化合物;将得到的新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或氯仿中;将PCDA溶于二氯甲烷或氯仿中;通过薄膜水化法将溶液制备超分子聚合荧光纳米材料前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基础上,将AIE分子通过共价/非共价引入到超分子体系中,以分子间的亲疏水作用自发组装成纳米颗粒,最后通过光交联产生致密且稳定的AIE点,具有高亮度,表面功能化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