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微束等离子弧焊搭接焊的接头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211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210380161.9

    申请日:201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网微束等离子弧焊搭接焊的接头装配方法,所述丝网是由不锈钢丝编织构成的方孔网,不锈钢丝径为Ф0.1mm~Ф0.25mm,目数为24×24目~40×40目。根据不锈钢丝的毛边长度d与相邻两丝的间隙D的比值,将毛边分别定义为短毛边(0≤d/D<1/3),中毛边(1/3≤d/D<2/3)和长毛边(2/3≤d/D≤1)。依据搭接接头两侧丝网的毛边种类设计了微束等离子弧焊搭接焊的6种接头装配方法。本发明丝网微束等离子弧焊搭接焊的接头装配方法,克服了对接焊中由于焊缝金属量不足而导致的未焊合缺陷。

    一种基于热输入的超小尺度焊缝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2209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380917.X

    申请日:201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输入的超小尺度焊缝跟踪方法,包括步骤:通过BOA智能相机获取超薄细焊件对接接头中心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的坐标数据,传输给DSP处理器;经BOA智能相机获取超薄细焊件对接接头中心的实时位置坐标数据,传输给DSP处理器;DSP处理器根据实时传输的位置坐标数据,经过计算,输出控制步进电机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信号,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板驱动控制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固定在平移台上的焊枪实时跟踪超薄细精密结构件焊缝中心位置进行焊接,焊枪向前行进,通过控制焊接速度控制焊接热输入,用MAX7912显示焊枪的实时速度。本发明能很好的实现对0.1mm不锈钢薄板的高质量焊接,控制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

    一种微束等离子弧三维动态光谱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738257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01230.9

    申请日:2010-01-2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微束等离子弧三维动态光谱检测系统,涉及光谱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三维精密微动平台(11)、光路系统、光路系统固定装置(10)、光谱采集控制系统和数据线(9)。三维精密微动平台(11)由可实现空间X、Y和Z三维方向步进运动的步进电机、螺杆机械机构和底座组成;光路系统包括检测镜头(7)、光纤(1)和光谱仪(8),光纤(1)两端分别与检测镜头(7)和光谱仪(8)连接;光谱采集控制系统由光谱采集软件(12)、步进电机控制器(14)和电脑(13)组成;步进电机控制器(14)和光谱仪(8)通过数据线(9)和电脑(13)连接。本发明可识别和采集电弧外围和内部点的光谱信息,精度为10μm。

    基于视觉传感技术的不锈钢丝网不连续焊点的连续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1516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689055.3

    申请日:2013-12-1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视觉传感技术的不锈钢丝网不连续焊点的连续焊方法,涉及不锈钢丝网弧焊技术领域。利用视觉传感器精确获取不锈钢丝网的不连续焊点的位置,并依次地将不连续焊点的位置信息实时地传递给DSP,以使DSP准确地指示焊枪依次移动到不连续焊点的位置,依次控制微束等离子弧焊机施焊,实现不锈钢不连续丝网焊点的脉冲微束等离子弧焊连续焊或微束等离子弧焊连续点焊。本发明将视觉传感技术应用于不锈钢丝网精密焊接中,通过视觉传感技术获得高精度的不锈钢丝网不连续焊点的位置信息,可以实现对不连续焊点位置的精确检测,以实现不同焊接电流输出的时间的精确控制,对提高不锈钢丝网焊接的焊接质量和节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超薄细结构件的微束等离子弧焊精细跟踪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922114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10380905.7

    申请日:201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薄细结构件的微束等离子弧焊精细跟踪系统,包括扩展接口板(2)、步进电机驱动板(3)、第一电控平移台(4)、第二电控平移台(5)、工装行走机构(6)、工装装卡平台(7),其特点还包括固定在焊枪(9)上的BOA智能相机(8)、安装在扩展接口板(2)上的DSP处理器(1);扩展接口板(2)给BOA智能相机(8)、DSP处理器(1)、第一电控平移台(4)和第二电控平移台(5)、步进电机驱动板(3)提供电源;焊枪(9)固定在第二电控平移台(5)上,第一电控平移台(4)和第二电控平移台(5)交叉垂直组装。该系统实现对超薄、超细结构件的微束等离子弧焊的高质量焊接,高精度的控制,工作稳定可靠。

    一种超细不锈钢筛网的精密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406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910248029.0

    申请日:200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细不锈钢筛网的精密焊接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进行快速焊接问题,提出了技术方案:本发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a.准备工作步骤;b.对齐、压紧筛网步骤;c.从对接处的一端至另一端进行一次性连续焊接步骤;使用微束等离子弧焊机焊接;钨棒直径为0.8mm~1.2mm,喷嘴孔径为0.8mm~1.2mm,钨棒内缩量为1.8mm~2.2mm,焊炬高度为2.8mm~3.2mm;直流焊接,电流为1.9A~2.1A,焊接速度为10.0mm/s~13mm/s,保护气流量为3.0L/min~4.0L/min,离子气流量0.25L/min~0.35L/min。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自动化的快速焊接;焊缝的强度高;另外,保持正常筛选性能。

    一种纯钛箔的微束等离子弧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22353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101229.6

    申请日:2010-01-2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纯钛箔的微束等离子弧焊焊接方法,具体指一种钛含量达99%以上,且厚度为0.05mm的纯钛箔的焊接,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包括:将待焊接的纯钛箔裁切成所需大小;选取纯钛箔一(4)和纯钛箔二(7),去除其待焊边周围的油污;将其装配在工装系统的夹具之间,待焊边需搭接0.1mm~0.2mm之间,确保焊缝在夹具垫板的凹槽(6)上;由工装系统上的电机带动焊枪在焊缝正上方,沿着焊缝(9)向前移动,采用脉冲电流进行焊接。本发明实现了0.05mm的纯钛箔的微束等离子弧焊对接焊,解决了纯钛箔的焊接的变形和烧穿问题,焊缝中不添加填充金属,节省焊接成本。有利于工业推广,填补了微束等离子弧在纯钛箔焊接领域的空白。

    一种管-管相贯线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441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830912.X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运动控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管相贯线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设定安放规则,利用夹具将管‑管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设置六轴弧焊机器人的焊枪与所述管‑管工件的相贯线的空间位置;步骤二、在工件坐标系下,把相贯线按照弧长等分原则划分得到偶数个相贯线特征位置点,在六轴弧焊机器人坐标系下,根据所述空间位置,确定对应所述相贯线特征位置点的焊枪位置点;步骤三、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出与所述管‑管工件的相贯线对应的六轴弧焊机器人的焊枪姿态方程。本发明提高了焊接效率,改善了焊接质量,对实际的工业生产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中抑制Fe-Al金属间化合物层生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116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14082.5

    申请日:2018-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钢异种金属焊接中抑制Fe-Al金属间化合物层生成的方法,通过设定不等厚铝/钢异种金属对接头间隙尺寸,利用高能密度电子束在大间隙中行走,热传导熔化厚度较大的低熔点铝合金后,液态金属铝流动与固态不锈钢表面发生接触,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润湿铺展在钢表面实现焊接;上述方法防止焊缝表面下塌缺陷,保证接头成形质量,且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电子束不直接接触母材金属,解决电子束焊接中对精度高的问题,也解决铝/钢异种金属不添加过渡金属便不能焊接的难题,节省焊接成本,为异种金属焊接提供新方法,提升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化工和冶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基于双电子束的TC4钛合金增材制造构件应力缓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9830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12445.2

    申请日:2016-05-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双电子束的TC4钛合金增材制造构件应力缓释方法,具体指一种基于双电子束的大尺寸TC4钛合金增材制造构件应力缓释控制方法,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步骤A双电子束温度场模型的建立和修正,步骤B利用双电子束进行填丝增材制造组成。本发明采用双电子束技术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对相变进行实时控制,以控制相变提高构件整体塑性的方式实现了大尺寸TC4钛合金增材制造构件应力的缓释,为大尺寸TC4钛合金增材制造构件制造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提升了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其它金属材料的增材制造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