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2O/Mg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7385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10418867.5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环己醇脱氢合成环己酮的Cu2O/Mg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纳米Cu2O1~50%,MgO载体余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Cu2O/MgO催化剂上仅包含Cu2O和MgO载体,Cu2O颗粒在载体表面上分散性较好,晶粒大小为纳米级。实验表明,本发明制得的Cu2O/MgO催化剂用于环己醇脱氢合成环己酮反应中有较高的环己醇转化率和环己酮选择性。

    一种水葫芦横向剪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0824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18269.7

    申请日:2016-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D3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葫芦横向剪切装置,该装置由切割器和驱动切割器做往复式切割的摆动机构组成,切割器包括动刀片和定刀片,摆动机构包括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间导凸轮,间导凸轮通过连接杆与固定在动刀片上的连接板连接,间导凸轮在液压马达驱动下产生摆动,带动动刀片运动,动刀片与定刀片配合完成剪切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对水葫芦的根叶分离,同时由于采用间导凸轮装置实现往复摆动,没有过多使用齿轮和链条等机械复杂结构,总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方便,制造与使用成本低,易于操纵和维护,便于推广和应用。

    一种加工氧化锆的弧形圆头的牙科磨头

    公开(公告)号:CN10370531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410006721.3

    申请日:2014-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氧化锆的弧形圆头的牙科磨头,该磨头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包括球头部分及主体部分,球头部分采用复合型切削刃,前端的尖部为平面曲线刀刃,后端为等螺旋角的螺旋刀刃,主体部分开设有螺旋形主体刀刃,球头部分与所述的主体部分平滑过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显著地改善了容屑、排屑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加工过程中不易产生振动、切削过程平稳、排屑顺畅的弧形圆头牙科磨头,从而提高用其加工的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一种Cu2O/Mg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2738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18867.5

    申请日:201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环己醇脱氢合成环己酮的Cu2O/MgO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纳米Cu2O1~50%,MgO载体余量。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Cu2O/MgO催化剂上仅包含Cu2O和MgO载体,Cu2O颗粒在载体表面上分散性较好,晶粒大小为纳米级。实验表明,本发明制得的Cu2O/MgO催化剂用于环己醇脱氢合成环己酮反应中有较高的环己醇转化率和环己酮选择性。

    一种双刃义齿钨钢铣刀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725866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008861.X

    申请日:2014-0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刃义齿钨钢铣刀,包括刀柄、卡设在刀柄上的齿数识别色差圈、连接在刀柄前端的刀头,刀头为S型刀头,刀头直径由前至后逐渐增加,刀头上的切削刃由两个交叉的刀刃组成,各刀刃在刀头轴向方向上形成S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在前刀面带分屑槽的双刃铣刀对难加工材料氧化锆工件复杂曲面的切削加工非常方便,使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保证切屑得到有效排出,从而使铣刀的磨损状况降到最低,有效的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成本。

    一种多工位组合机床的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04524937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07034.0

    申请日:2015-02-13

    Inventor: 王丹丹 黄立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组合机床的夹具,设置在多工位组合机床的工作台和活动钻模板之间,该夹具包括与多工位组合机床的工作台固定连接的夹具体底座以及设置在夹具体底座上的多个夹具体,所述的夹具体包括夹具体外壳以及设置在夹具体外壳内部的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的夹紧机构分别与夹具体底座和待加工工件连接,所述的定位机构与待加工工件定位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误差小、操作方便可靠、整体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