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6771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0377476.X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钛合金环形件的复合离心铸型,包含圆筒状的石墨型壳和圆筒状的陶瓷型壳,陶瓷型壳的筒体外套设石墨型壳并一体扣合,陶瓷型壳的外筒壁与石墨型壳的内筒壁间形成与环形铸件相同的密封型腔,陶瓷型壳的筒体内设置直浇道,直浇道长度方向上设置一层横浇道或间隔分布的多层横浇道,每层横浇道均包括以直浇道为中心呈辐射状延伸至陶瓷型壳的筒壁并连通密封型腔的多个水平横浇道。该复合离心铸型促使钛合金液由外侧的石墨型壳向内侧的陶瓷型壳依次顺序凝固,增强凝固过程中的补缩效果,提高组织致密度,细化表面晶粒,防止凝固裂纹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579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63464.9
申请日:2017-09-2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常州阿德凡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帐篷型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指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三维纳米多孔石墨烯;然后将制得的三维纳米多孔石墨烯浸入到含引发剂和金属离子的溶胶-凝胶中,所得产物经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和煅烧处理或直接经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即得所述三维帐篷型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无需额外加入添加剂、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所得产品具有形貌结构好、电化学性能优异等优点,尤其是所得三维石墨烯中的多孔结构不是随机出现,平均孔径小于10nm,避免了三维石墨烯在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时容易发生塌陷和堆积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91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15546.5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钛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高温钛合金为基体的钛基复合材料构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步骤包括:(1)制备选区激光熔化用粉料:将高温钛合金粉末与增强体前体粉末混合均匀,或者将以高温钛合金为基体,分布增强体的高温钛基复合材料制粉;(2)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钛基复合材料构件:根据钛基复合材料构件STL格式的三维模型,选区激光熔化逐层铺设的选区激光熔化用粉料,直至钛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成三维实体。该方法同步进行高温钛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实现一步快速、精准、高效益、高质量的制造,无需再次加工或修复,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应性强,用于钛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99677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77476.X
申请日:2019-05-07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钛合金环形件的复合离心铸型,包含圆筒状的石墨型壳和圆筒状的陶瓷型壳,陶瓷型壳的筒体外套设石墨型壳并一体扣合,陶瓷型壳的外筒壁与石墨型壳的内筒壁间形成与环形铸件相同的密封型腔,陶瓷型壳的筒体内设置直浇道,直浇道长度方向上设置一层横浇道或间隔分布的多层横浇道,每层横浇道均包括以直浇道为中心呈辐射状延伸至陶瓷型壳的筒壁并连通密封型腔的多个水平横浇道。该复合离心铸型促使钛合金液由外侧的石墨型壳向内侧的陶瓷型壳依次顺序凝固,增强凝固过程中的补缩效果,提高组织致密度,细化表面晶粒,防止凝固裂纹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38542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721994.9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选区激光熔化制备钛基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步骤为:制备钛基复合材料粉末,钛基复合材料粉末包括基体粉末和添加物粉末,基体粉末含有钛元素,添加物粉末含有硼元素、碳元素和稀土元素中的一种以上;将钛基复合材料粉末放入磁场中的选区激光熔化设备中进行选区激光融化直至制得钛基复合材料构件;制得的钛基复合材料构件内的残余应力相比于未在磁场中的选区激光熔化设备选区激光融化制得的构件降低了20~80%。本发明通过磁场与复合材料中添加物的配合,使增强体的分布更均匀,改变钛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显著降低了其残余应力,提高产品的精度及良品率;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率高,适应性强,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1513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810123953.5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高能束金属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确定成形构件三维实体模型及建模;b)成形件的增材制造:将步骤a)中的数模进行切片分层处理,获得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信息并生成加工路径;将上述信息导入增材制造设备的控制系统,以金属粉末为原料,按照预定的加工路径,进行双高能束的增材制造。本发明制备出的成形零件避免了孔隙、未熔合、裂纹等内部缺陷,成形件与原始设计之间的系统误差小,成形件的尺寸精度较高、残余应力小、表面粗糙度低,成形零件综合质量高,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性进步和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54340.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超强韧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不同喷料的多喷枪独立喷射熔覆方式,在熔覆过程中塑性成分和强度增强成分同时喷射,逐步减少塑性成分,获得成分逐渐过渡和应力变化均匀的梯度超强韧涂层。特别地,通过调节熔覆过程中塑性成分和强度增强成分喷射的流量来调节不同组分在熔覆层不同位置的成分实现超强韧涂层的梯度分布。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控制热喷涂涂层的成分和组织梯度,实现凝固成形和使用过程中平缓的应力变化,从而确保高强韧涂层和基体组织稳固结合,提高成形质量,同样也适用于制备功能梯度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2558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2151.0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轴径比细晶结构的镁合金线材制备工艺,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镁合金铸锭;S2、热轧镁合金铸锭,得镁合金板材;S3、在镁合金板材上,选择宽度与厚度相匹配的条状区域进行静态再结晶退火,塑性变形处理后切割该条状区域,得条状镁合金,沿轴向拉拔加工成镁合金线材。本发明目的是在使镁合金内部金属单晶通过热轧准二维化,之后热形变剪切获得条状镁合金,经过拉拔成线材,将内部金属单晶沿线材方向纤维化,大大提升金相内部单晶的轴径比,提升镁合金线材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5618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0225397.7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型差压铸造固液界面换热系数的测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测定方法是通过在金属固体试样和金属熔融试样内分别放置测温元件,测温元件测得的数据通过温度信号采集单元输送至数据处理单元,由数据处理单元处理得到固液界面换热系数;其中,金属固体试样是沿其纵轴线方向自下而上均匀设有若干测温元件,金属熔融试样是在其底端部位设有测温元件;并且,固液界面换热系数的测定包括不同气压下固液界面换热系数的测定和不同温度下固液界面换热系数的测定。本发明可以测定出不同气体压力、不同温度下的固液界面换热系数,可有效提高金属型差压铸造工艺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为实际金属型差压铸造施工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0210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140339.0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区激光熔化制备高强度和高硬度不锈钢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合金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FeCoNiAlTi高熵合金粉末加入到316L不锈钢粉末中,增强比为xwt.%(x=2、5、10),在三维运动混粉机中进行机械混合,得到复合材料粉末;之后通过选区激光熔化打印直接成型不锈钢复合材料构件;本发明采用选区激光熔化制备得到的不锈钢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精度。测试后发现其在室温下的抗拉强度最高为1262MPa,硬度最高可达5.4GPa。本发明解决了不锈钢在高强度工况下易失效的问题,为不锈钢的强化和加工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