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式阻尼脊肋层状约束阻尼车轮

    公开(公告)号:CN11313506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32772.2

    申请日:2021-04-21

    Inventor: 周信 崔越 鲁锦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式阻尼脊肋层状约束阻尼车轮,包括车轮和约束阻尼层,约束阻尼层包括内约束层、弹性阻尼层和外约束层,内约束层与车轮侧面贴合,弹性阻尼层分别与内约束层和外约束层紧密贴合;内约束层上设有环形凸起,内约束层与辐板之间在环形凸起的两侧形成空腔;弹性阻尼层上设有脊肋,脊肋紧密贴合至环形凸起在弹性阻尼层方向的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内约束层在辐板处设有环形凸起,增加该处弹性阻尼层的厚度形成脊肋,整个约束阻尼层与辐板之间形成空腔,减小脊肋处弹性阻尼层所受约束,增加弹性阻尼层剪切变形能力,加强了弹性阻尼层将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系统振动能量的效果,减少车轮产生的振动噪声。

    一种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21943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29247.9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包括上壳体(1)、钢弹簧组(2)、下壳体(3),外置限位装置和内置限位装置,所述外置限位装置包括外置限位杆(9)和滑动楔块一(8),所述的外置限位杆(9)底部固定在下壳体(3)上,顶部与所述滑动楔块一(8)配合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的内置限位装置安装在下壳体(3)内部包括限位圆柱(4)、滑动楔块二(5)和螺纹杆(6),所述限位圆柱(4)与滑动楔块二(5)配合进行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隔振器轴向限位高度可调的功能,针对不同的承载情况均可保证相同的上下限位间隙,并且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周向配合提供径向刚度,使隔振器具有三向限位功能。

    一种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121943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129247.9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包括上壳体(1)、钢弹簧组(2)、下壳体(3),外置限位装置和内置限位装置,所述外置限位装置包括外置限位杆(9)和滑动楔块一(8),所述的外置限位杆(9)底部固定在下壳体(3)上,顶部与所述滑动楔块一(8)配合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的内置限位装置安装在下壳体(3)内部包括限位圆柱(4)、滑动楔块二(5)和螺纹杆(6),所述限位圆柱(4)与滑动楔块二(5)配合进行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实现隔振器轴向限位高度可调的功能,针对不同的承载情况均可保证相同的上下限位间隙,并且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周向配合提供径向刚度,使隔振器具有三向限位功能。

    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12389677U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20226616.1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向限位的钢弹簧隔振器,包括上壳体(1)、钢弹簧组(2)、下壳体(3),外置限位装置和内置限位装置,所述外置限位装置包括外置限位杆(9)和滑动楔块一(8),所述的外置限位杆(9)底部固定在下壳体(3)上,顶部与所述滑动楔块一(8)配合进行上下移动;所述的内置限位装置安装在下壳体(3)内部包括限位圆柱(4)、滑动楔块二(5)和螺纹杆(6),所述限位圆柱(4)与滑动楔块二(5)配合进行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隔振器轴向限位高度可调的功能,针对不同的承载情况均可保证相同的上下限位间隙,并且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周向配合提供径向刚度,使隔振器具有三向限位功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桥式阻尼脊肋层状约束阻尼车轮

    公开(公告)号:CN215041836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823321.7

    申请日:2021-04-21

    Inventor: 周信 崔越 鲁锦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式阻尼脊肋层状约束阻尼车轮,包括车轮和约束阻尼层,约束阻尼层包括内约束层、弹性阻尼层和外约束层,内约束层与车轮侧面贴合,弹性阻尼层分别与内约束层和外约束层紧密贴合;内约束层上设有环形凸起,内约束层与辐板之间在环形凸起的两侧形成空腔;弹性阻尼层上设有脊肋,脊肋紧密贴合至环形凸起在弹性阻尼层方向的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内约束层在辐板处设有环形凸起,增加该处弹性阻尼层的厚度形成脊肋,整个约束阻尼层与辐板之间形成空腔,减小脊肋处弹性阻尼层所受约束,增加弹性阻尼层剪切变形能力,加强了弹性阻尼层将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系统振动能量的效果,减少车轮产生的振动噪声。

    一种梯形轨道用可吸声行走盖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505165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823311.3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形轨道用可吸声行走盖板机构,设置在梯形轨枕中间的空腔上,包括混凝土空腔、行走盖板、铝纤维板和微穿孔板,所述混凝土空腔为顶端开口的箱体,所述行走盖板固定在箱体的顶端,所述铝纤维板设置在行走盖板下方,所述微穿孔板设置在混凝土空腔内,位于铝纤维板下方,在微穿孔板的上下两侧形成两个吸声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为施工人员提供行走空间,又可以降低列车噪声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