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18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710241313.X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能量耦合优化及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包括焦炉、红焦显热回收子系统、荒煤气显热回收子系统、烟气余热回收子系统、VOCs污染物协同利用子系统、烟气净化子系统和热量调控利用子系统,红焦由红焦显热回收子系统回收其显热;荒煤气由荒煤气显热回收子系统回收其显热;烟气余热回收子系统回收烟气的余热;VOCs污染物协同利用子系统将VOCs污染物送至燃烧室燃烧;汇集的烟气经烟气净化子系统净化;热量调控利用子系统将回收的热量进行调配,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本发明将炼焦过程中余热分级回收,产生高中低品位蒸汽,同时充分利用烟气净化后的余能和VOCs富含热量的特点,实现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和污染物协同治理,实现节能和减排并举。
-
公开(公告)号:CN108075685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311474.8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N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工厂废气、废液余热的热电材料发电装置的供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热电材料发电装置,其中,循环介质在由所述的换热器与所述的热电材料发电装置形成的闭合管路中循环流动,余热介质经输入管道送至所述的换热器内,与流经所述的换热器内的循环介质持续地发生热交换,以得到适宜所述的热电材料发电装置发电温差的循环介质。本发明设计了两条供循环介质和余热介质流动的管路,并在需将余热介质的余热传递给循环介质的指导下和结合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使得循环介质持续地与余热介质发生热交换,从而解决了余热介质不能直接被热电材料发电装置利用发电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37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90047.5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 F27D17/004 , F01K11/02 , F01K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烧结多热源低温余热ORC发电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低温冷却废气进入至热媒换热器,通过热媒换热器与第一流体介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第一流体介质进入到蒸发器和预热器中,将蒸发器和预热器内的有机工质加热,第一流体介质循环流回至热媒换热器;加热蒸发后的有机工质进入透平发电机内膨胀,带动透平发电机发电;呈蒸汽状的有机工质进入到回热器中,将回热器接收的来自冷凝器的液态状的有机工质进行加热,呈蒸汽状的有机工质被冷却;冷却后的有机工质进入至冷凝器被冷凝成液态状的有机工质,液态状的有机工质经过回热器加热之后,循环流回至预热器和蒸发器中。本发明实现低温余热资源发电利用,最大限度提高烧结余热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232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26572.6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区域多能量耦合优化与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焦炉本体、红焦显热回收子系统、荒煤气显热回收及净化子系统、分布式能源子系统、烟气净化子系统、公辅子系统和多能量调控子系统。本发明将焦炉区域的多种能源介质进行耦合优化和污染物集中治理,能显著提高区域内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区域内污染物排放,形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74117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228653.5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1/0001 , F28F9/26 , F28F13/12 , F28F21/08 , H02N1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工厂废气、废汽、废液余热的多通道换热器,为热电材料发电器件提供热端,包括废热流体导入端集流箱、废热流体导出端集流箱和至少两个换热通道组件。废气,或废汽,或废液形成的废热流体经废热流体导入端集流箱进入换热通道组件,并在换热通道组件中完成向热电材料发电器件的热传递,然后经废热流体导出端集流箱输出,从而解决了工业低品位余热不能被热电材料发电器件直接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1802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241313.X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 F22B1/18 , F22D1/50 , F22G1/00 , F23J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化能量耦合优化及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包括焦炉、红焦显热回收子系统、荒煤气显热回收子系统、烟气余热回收子系统、VOCs污染物协同利用子系统、烟气净化子系统和热量调控利用子系统,红焦由红焦显热回收子系统回收其显热;荒煤气由荒煤气显热回收子系统回收其显热;烟气余热回收子系统回收烟气的余热;VOCs污染物协同利用子系统将VOCs污染物送至燃烧室燃烧;汇集的烟气经烟气净化子系统净化;热量调控利用子系统将回收的热量进行调配,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本发明将炼焦过程中余热分级回收,产生高中低品位蒸汽,同时充分利用烟气净化后的余能和VOCs富含热量的特点,实现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和污染物协同治理,实现节能和减排并举。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33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81211.6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颗粒状多孔质复合相变材料的满液型蒸汽蓄热器,其包括箱体、换热工质、多个托架箱、多个筛网、多孔质复合相变蓄热层,高温烟气管路和蒸汽出口。其中,箱体内部充满水作为换热工质,多个托架箱分别水平地固定于箱体下部的内壁上,托架箱水平底面和水平上面都是筛网,颗粒状多孔质复合相变蓄热层铺设在托架箱内,所有托架箱浸没在换热工质内。高温烟气管路设置于高压箱体底部,高压箱体上部为蒸汽空腔,安装有蒸汽出汽管。本发明用于一种由满液型蒸汽蓄热器构成的高温烟气余热利用集热/储热系统,在200℃-400℃范围内为下级换热器连续提供蒸汽热能。本发明具有换热能力强和蒸汽温度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305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290562.3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 Y02P10/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低温余热热电冷多联供系统,包括烧结矿冷却机、热媒换热器、冷却塔、ORC机组、热水制冷机组和冷却塔。烧结矿冷却机包括高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低温冷却段产生的低温废气送至热媒换热器,热媒换热器产生的冷却废气通过引风机送至烧结矿冷却机台面,用于热风烧结,热媒换热器产生的热媒优先用于直接供热,其次,作为ORC机组的热源,再次,作为热水制冷机组的驱动热源;所述冷却塔用于冷却所述ORC机组和所述热水制冷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04914036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369068.1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耐腐蚀特性试验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低温耐腐蚀特性的试验系统,该系统由缓冲水箱、浮球阀、截止阀、水泵、三通阀、热电阻、试验焊接管材、测试段、冷热水集箱及控制回路等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根据冷、热水来流温度的高低,并结合热电阻测试反馈结果来指导调整三通调节阀门开度,以保证混合后水温稳定在设定值;通过将不同金属材料、管径相近的管材进行焊接,组成新的流通管道,并方便与试验框架相连接;通过控制管内水流温度的方法来实现管壁温度的控制;通过控制系统,可以经济、高效的实现烟气腐蚀管材的试验测试,达到缩短试验周期,降低试验成本、简化试验流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92730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90562.3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 Y02P10/283 , F01K27/02 , F01D15/10 , F01K25/08 , F27D17/004 , F27D2017/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低温余热热电冷多联供系统,包括烧结矿冷却机、热媒换热器、冷却塔、ORC机组和热水制冷机组。烧结矿冷却机包括高温冷却段和低温冷却段,低温冷却段产生的低温废气送至热媒换热器,热媒换热器产生的冷却废气通过引风机送至烧结矿冷却机台面,用于热风烧结,热媒换热器产生的热媒优先用于直接供热,其次,作为ORC机组的热源,再次,作为热水制冷机组的驱动热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