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431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582883.7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IPC: F17C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金属内衬纤维全缠绕轻质高压气瓶的缠绕和固化方法;具体为:A、将内衬充气至压力Pc后密封处理,Pc保证内衬在充气状态下仍然停留在弹性区;B、用与树脂胶液混合后的纤维以螺旋和环向的形式在内衬表面进行湿法缠绕,缠绕至内衬表面被完全包覆;C、对完成缠绕的气瓶进行固化;D、固化后的气瓶继续充气至压力Pcn后,重复步骤B、C;其中,一次缠绕固化后气瓶对应的Pcn为Pcn,二次缠绕固化后气瓶对应的Pcn为Pcn,依次类推;E、重复步骤D,直至完成气瓶的n次充气与n次缠绕固化。与现有的缠绕工艺相比,本发明可避免薄壁金属内衬在缠绕及固化过程中失稳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具有高容积特性系数的复合材料气瓶。
-
公开(公告)号:CN103994319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310582883.7
申请日:2013-11-19
Applicant: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IPC: F17C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金属内衬纤维全缠绕轻质高压气瓶的缠绕和固化方法;具体为:A、将内衬充气至压力Pc后密封处理,Pc保证内衬在充气状态下仍然停留在弹性区;B、用与树脂胶液混合后的纤维以螺旋和环向的形式在内衬表面进行湿法缠绕,缠绕至内衬表面被完全包覆;C、对完成缠绕的气瓶进行固化;D、固化后的气瓶继续充气至压力Pcn后,重复步骤B、C;其中,一次缠绕固化后气瓶对应的Pcn为Pcn,二次缠绕固化后气瓶对应的Pcn为Pcn,依次类推;E、重复步骤D,直至完成气瓶的n次充气与n次缠绕固化。与现有的缠绕工艺相比,本发明可避免薄壁金属内衬在缠绕及固化过程中失稳现象的发生,从而获得具有高容积特性系数的复合材料气瓶。
-
公开(公告)号:CN1122244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12249.3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能式推进剂贮箱,包括承压壳体、隔离导向筒、可移动气液隔膜、液路接嘴、气路接嘴、贮液管理腔和贮气蓄能腔。其中,隔离导向筒设置在承压壳体的内腔体内;当蓄能式推进剂贮箱进行加注时,通过液路接嘴向贮液管理腔内充入液体推进剂,促使可移动气液隔膜向贮气蓄能腔移动,进而减小贮气蓄能腔的体积,对从气路接嘴充入的气体增压蓄能;当蓄能式推进剂贮箱进行排放时,通过利用贮气蓄能腔存储的气体增压蓄能促使可移动气液隔膜向贮液管理腔移动,挤压贮液管理腔的液体推进剂从液路接嘴排出。本发明集成了目前现有推进剂供应系统中的高压气瓶、减压器和推进剂贮箱功能,使结构系统复杂性降低,可显著提高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4041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59330.7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06 , F17C13/00 , F17C2201/0128 , F17C2203/0604 , F17C2203/0636 , F17C2203/0663 , F17C2205/0305 , F17C2209/2154 , F17C2270/0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用球形复合材料气瓶,包括金属内衬、敷设于金属内衬外表面的胶粘剂层和缠绕在胶粘剂层外表面的复合材料层,所述金属内衬由球壳、接管嘴和凸台组成,接管嘴和凸台分别位于球壳轴线的两端顶点,球壳的薄膜区采用等壁厚设计,在球壳与接管嘴和凸台的连接过渡区域采用渐变厚度补强设计,所述胶粘剂层均匀敷设在球壳的外表面,将球壳和复合材料层牢固连接,并防止球壳和复合材料层直接接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复合材料气瓶结构形式单一、金属气瓶结构效率低及安装空间适应性差等问题,取得了结构质量轻、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和空间适应性强等良好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34673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12444.X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IPC: B64G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在微重力条件下实现稳定蓄液排气的可排气式表面张力贮箱,包括壳体、设于壳体顶部的气嘴、设于壳体底部的液嘴、设于壳体内且一端与气嘴相连接的排气装置、设于壳体的蓄液器上压板、顶端通过压紧螺母与蓄液器上压板中心处相连接的蓄液器芯轴、安装在蓄液器芯轴中部位置的蓄液器大支撑板、安装在蓄液器芯轴底部位置的蓄液器下压板、设于壳体内且从下往上与液嘴呈一体结构连接的毛细元件和蓄液器小支撑板,所述蓄液器芯轴底端与蓄液器小支撑板中心处相连接,所述蓄液器大支撑板与蓄液器下压板之间设有若干蓄液器大叶片,所述蓄液器下压板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若干蓄液器小叶片。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6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91047.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薄壁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待预测航天薄壁结构材料的性能参量;针对待预测航天薄壁结构,采用相同材料获取一组不同几何的大试样的裂纹扩展阻力曲线簇;基于曲线簇选取表征裂尖拘束的拘束参量得到拘束相关的裂纹扩展阻力曲线,并结合钝化线得到拘束相关的断裂韧性;结合材料参数曲线和断裂韧性得到拘束相关的裂纹扩展速率和拘束相关的临界裂纹长度;构建纳入拘束效应的航天薄壁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根据构建的航天薄壁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基于待评定航天薄壁结构的初始裂纹长度,形状系数,循环载荷应力幅值、应力比和拘束参量值对该结构进行疲劳寿命预测。本发明过程简单、方便、可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389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255024.3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膜贮箱,包括贮箱壳体以及气液隔膜,所述贮箱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充放气口、加排液口,所述气液隔膜的两端分别为开孔端、盲孔端,所述气液隔膜设置在贮箱壳体的内部且贮箱壳体和气液隔膜之间形成贮液容腔,所述开孔端、盲孔端分别连接充放气口、加排液口,气液隔膜内部形成贮气容腔且贮气容腔通过开孔端与充放气口连通,所述贮液容腔与加排液口连通;气液隔膜在贮气容腔内压的驱使下能够产生膨胀进而实现贮液容腔内液体的排出,本发明实现了在排液过程中质心稳定、无液体晃动,有利于飞行器姿态控制,具有质量小、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且具有与液体介质相容性好、使用寿命长、力学环境适应性强、质量和造价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978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56276.0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IPC: F17C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粘结层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含粘结层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对金属内衬的外表面进行表面处理;步骤S2:在金属内衬的外表面敷设粘结层;步骤S3:将纤维复合层缠绕在粘结层上;步骤S4:对粘结层与纤维复合层进行共固化。本发明可大大提高复合材料压力容器中薄壁金属内衬的刚度,提高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整体的循环疲劳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898665.3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推进剂贮存与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管理推进剂的挤压隔离装置,包括贮箱壳体以及布置在贮箱壳体内部的第一金属隔膜、第二金属隔膜;第一金属隔膜与贮箱壳体的一侧壁形成燃料剂贮存腔,第二金属隔膜与贮箱壳体的另一侧壁形成氧化剂贮存腔,第一金属隔膜与第二金属隔膜之间形成贮气腔,燃料剂贮存腔、氧化剂贮存腔、贮气腔分别连接贮箱壳体上的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第一金属隔膜、第二金属隔膜均为环状波纹膜,本发明打破传统金属隔膜形式,通过隔膜波纹设计实现了圆形和非圆形(异形)截面柱形贮箱的金属隔膜式推进剂管理方式,同时通过双膜结构实现单一柱形贮箱的双元推进剂共体贮存和管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47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31303.3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动力系统的液体推进剂挤压‑隔离装置,公开了一种柱形隔膜,该柱形隔膜包括隔膜筒体、充气接头和装配接头。隔膜筒体由筒身、封头一和封头二组成,各部分之间无缝连接,其内表面所形成的内腔用于充装增压气体;充气接头与隔膜筒体的封头一在极孔处连接并与隔膜筒体的内腔连通,用于隔膜的装配和充放气;装配接头与隔膜筒体的封头二在极孔处连接,用于隔膜的装配。本发明解决了金属隔膜无法实现柱形结构、现有几种柱形挤压‑隔离装置变形随机性大、密封性差以及重量大等问题,取得了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等有益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