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盘翼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26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186504.1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盘翼,包括盘翼主体和若干螺旋桨桨叶。盘翼本体上设有若干容置槽。若干螺旋桨桨叶分别滑动连接于若干容置槽内,螺旋桨桨叶和容置槽间设有弹性件,新型盘翼的转速达到一定数值时,螺旋桨桨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克服弹性件的阻力向容置槽的槽口滑出。当转速达到一定数值(即在盘翼推进系统处于旋转状态)时,螺旋桨桨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够克服弹性件的阻力自动伸出,为飞行器提供升力;当转速为零(即当盘翼推进系统停止旋转)或小于某一数值时,离心力为零或较小,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螺旋桨桨叶能够自动缩回,处于平飞状态,通过带有翼型截面的盘翼主体来提供升力。

    一种末子级平台缓冲保护系统和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2527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674315.9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末子级平台缓冲保护系统,包括:缓冲保护装置,设置在末子级平台本体外侧;图像获取装置,设置在末子级平台本体外侧,用于实时获取末子级平台周围的图像数据;控制单元,设置在末子级平台本体内部,与所述缓冲保护装置和图像获取装置电连接,用于基于所述图像获取装置获取的图像数据判断所述末子级平台是否面临物体撞击威胁,在判断所述末子级平台面临物体撞击威胁时,控制所述缓冲保护装置触发缓冲保护功能。由于在末子级平台的表面设置了缓冲保护装置,使得末子级平台面临太空碎片的威胁时,及时触发缓冲保护装置,避免末子级平台因撞击毁损,提高其在轨生存能力。

    一种末子级离轨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7188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96274.6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末子级离轨装置,针对现有的采用单面离轨帆驱使末子级离轨所需时间较长,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末子级结构体上安装两两垂直的三面离轨帆,当末子级离轨时,通过留轨控制单元发送触发信号至第一离轨帆、第二离轨帆、第三离轨帆,使得第一离轨帆、第二离轨帆、第三离轨帆同时展开,增加失控条件下末子级姿态的阻力,加快末子级的离轨进程。从而避免退役的末子级占用宝贵的轨道资源,降低威胁在轨卫星的概率。

    一种跨介质飞行器的机身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718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36295.1

    申请日:2022-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介质飞行器的机身结构,包括机身本体、两个机翼、连接组件和与两个机翼分别对应的两个驱动件。机身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两个机翼容纳槽,分别用于容纳两个机翼。机身本体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两个机翼活动连接,驱动件固连于机身本体,其输出端与对应的机翼连接,用于驱动机翼收拢或展开。收拢状态下,机翼容置于对应机翼容纳槽内,用于水下航行,且机身本体和两个机翼相互配合形成旋转体外形,用于减少水流阻力。展开状态下,机翼相对机身本体横向展开,用于空中飞行,且机翼与来流空气形成合适迎角,用于提供升力。

    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姿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3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811372982.1

    申请日:2018-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姿态控制方法,包括:当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在速率阻尼阶段,姿态控制器采用Minus B‑dot磁控律,利用三轴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施加控制磁矩来阻尼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俯仰轴、滚动轴、偏向轴的角速度,对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进行消旋处理;当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在稳态控制阶段,姿态控制器在俯仰回路采用带有时滞补偿的PD控制律,利用偏置动量轮和三轴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施加控制磁矩来完成俯仰回路的姿态控制,滚动/偏航回路采用滑模控制器设计。本发明解决了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对日定向问题,同时消除时滞的影响,提高了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姿态控制精度。

    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姿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31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72982.1

    申请日:2018-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85 B64G1/288 B64G1/363 B64G1/366 B64G2001/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姿态控制方法,包括:当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在速率阻尼阶段,姿态控制器采用Minus B-dot磁控律,利用三轴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施加控制磁矩来阻尼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俯仰轴、滚动轴、偏向轴的角速度,对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进行消旋处理;当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在稳态控制阶段,姿态控制器在俯仰回路采用带有时滞补偿的PD控制律,利用偏置动量轮和三轴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施加控制磁矩来完成俯仰回路的姿态控制,滚动/偏航回路采用滑模控制器设计。本发明解决了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对日定向问题,同时消除时滞的影响,提高了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姿态控制精度。

    一种用于低轨微纳卫星的星间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101379U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23264117.0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轨微纳卫星的星间通信系统,主控模块分别与高速空间数据路由模块、星间微波通信模块总线连接,主控模块用于输出控制命令控制总线上的各个模块;高速空间数据路由模块与星间微波通信模块信号连接,高速空间数据路由模块用于实现星间数据交换和处理;星间微波通信模块与星间相控阵天线模块信号连接,星间微波通信模块用于对经星间相控阵天线模块发射或接收的星间数据进行通信处理。本实用新型星间链路传输速率高、可适应的传输范围宽、带宽可配置、数据能够进行高速路由交换的技术效果,且低轨微纳卫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广泛应用于低轨商业卫星星座建设项目。

    一种末子级留轨平台外露仪器保护机构及末子级留轨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16783901U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20411379.5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末子级留轨平台外露仪器保护机构及末子级留轨平台,通过在留轨平台本体上设置导向单元,并设置滑动与导向单元的保护壳,由驱动单元驱动该保护壳移动至外部仪器上方并配合留轨平台本体的外露面形成用于容置外部仪器的容置腔体;同时设置监测单元对受到碎片冲击的风险进行监测并输出至留轨平台本体上的外部星务计算机,由外部星务计算机判断是否控制驱动部驱动保护壳,从而实现了对外露式仪器的有效保护,解决了现有末子级留轨平台外露式仪器容易被破坏的问题。

    一种分离机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124912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2367924.9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机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设有限位柱,限位柱穿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且限位柱设有限位部;第一弹性件,设于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且施加给两者弹性力以使两者相对移动;第一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且通过第二弹性件以旋转,第一旋转组件设有驱动部;第二旋转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第二旋转组件的第一端设于所述驱动部,第一旋转组件旋转时通过驱动部带动第二旋转组件旋转;第二旋转组件的第二端设于限位部并通过限位部限制其位置,以限制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相对移动;限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主体,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的旋转。

    一种PC104拆卸工装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39039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627500.2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C104拆卸工装,包括:第一拆离架和第二拆离架;所述第一拆离架套设所述第二拆离架;所述第一拆离架包括第一分离部和第一受力部;所述第二拆离架包括第二分离部和第二受力部;所述第一受力部和所述第二受力部受相反力时,带动所述第一分离部与所述第二分离部反方向分离运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多层电路板之间的拆卸,避免横向器件碰撞,拆卸方式为双侧受力均衡,能够较好保证拆卸过程的稳定性,且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堆叠电路板的拆卸,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