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探测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5994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1209464.X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探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SMU测量模块和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SMU测量模块信号连接,用于采集获取导航数据和载荷数据并输送至SMU测量模块。SMU测量模块用于接收导航数据和载荷数据并进行存储。通信模块受控于SMU测量模块,用于将实现与地面端进行数据交互,实时下传导航数据和载荷数据至地面端。本发明搭载于运载火箭一级或二级,分离过程受控,可以探测到35~200km或以上空间。SMU测量模块最大功耗小于5w,配备16V\5Ah蓄电池待机时长可达16h左右,满足发射前提前加电装箭的待机时长要求。另外,小型化、高集成,且探测准确度高。

    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姿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31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72982.1

    申请日:2018-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85 B64G1/288 B64G1/363 B64G1/366 B64G2001/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姿态控制方法,包括:当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在速率阻尼阶段,姿态控制器采用Minus B-dot磁控律,利用三轴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施加控制磁矩来阻尼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俯仰轴、滚动轴、偏向轴的角速度,对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进行消旋处理;当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在稳态控制阶段,姿态控制器在俯仰回路采用带有时滞补偿的PD控制律,利用偏置动量轮和三轴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施加控制磁矩来完成俯仰回路的姿态控制,滚动/偏航回路采用滑模控制器设计。本发明解决了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对日定向问题,同时消除时滞的影响,提高了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姿态控制精度。

    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姿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31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1811372982.1

    申请日:2018-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姿态控制方法,包括:当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在速率阻尼阶段,姿态控制器采用Minus B‑dot磁控律,利用三轴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施加控制磁矩来阻尼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俯仰轴、滚动轴、偏向轴的角速度,对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进行消旋处理;当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在稳态控制阶段,姿态控制器在俯仰回路采用带有时滞补偿的PD控制律,利用偏置动量轮和三轴磁力矩器作为执行机构施加控制磁矩来完成俯仰回路的姿态控制,滚动/偏航回路采用滑模控制器设计。本发明解决了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对日定向问题,同时消除时滞的影响,提高了末子级留轨应用子系统的姿态控制精度。

    一种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能源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68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94210.0

    申请日:2018-1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7 G05F1/67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能源获取方法,包括:当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大于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总需求,但小于或等于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总需求加蓄电池组充电功率需求,则太阳电池阵为系统供电,同时将多余的功率为蓄电池组充电;当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大于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总需求和蓄电池组充电功率需求,则太阳电池阵分流后通过MPPT充电单元为系统供电、同时为蓄电池组充电;当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小于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总需求,关闭太阳电池阵的输入,并控制蓄电池组为系统供电。本发明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实现了不同充电模式的切换,有效提升了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能源供给能力。

    一种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能源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683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811294210.0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能源获取方法,包括:当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大于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总需求,但小于或等于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总需求加蓄电池组充电功率需求,则太阳电池阵为系统供电,同时将多余的功率为蓄电池组充电;当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大于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总需求和蓄电池组充电功率需求,则太阳电池阵分流后通过MPPT充电单元为系统供电、同时为蓄电池组充电;当太阳电池阵的输出功率小于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总需求,关闭太阳电池阵的输入,并控制蓄电池组为系统供电。本发明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实现了不同充电模式的切换,有效提升了非姿态稳定型航天器系统的能源供给能力。

    一种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探测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59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209464.X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探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SMU测量模块和通信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SMU测量模块信号连接,用于采集获取导航数据和载荷数据并输送至SMU测量模块。SMU测量模块用于接收导航数据和载荷数据并进行存储。通信模块受控于SMU测量模块,用于将实现与地面端进行数据交互,实时下传导航数据和载荷数据至地面端。本发明搭载于运载火箭一级或二级,分离过程受控,可以探测到35~200km或以上空间。SMU测量模块最大功耗小于5w,配备16V\5Ah蓄电池待机时长可达16h左右,满足发射前提前加电装箭的待机时长要求。另外,小型化、高集成,且探测准确度高。

    一种航天器姿态学习套件

    公开(公告)号:CN218038376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2388432.7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姿态学习套件,用于航天器俯仰轴、横滚轴和偏航轴的学习,包括:底座;外环组件,设于底座上,外环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半圆环片;中环组件,设于外环组件内,中环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圆环片;中环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转动组件与外环组件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内环组件,设于中环组件内,内环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圆环片;内环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二转动组件与中环组件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航天器模型,设于内环组件内,航天器模型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第三转动组件与内环组件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且第三转动组件一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圆环片固连、另一端与航天器模型固连。

    一种应用VR技术的卫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26944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572851.2

    申请日:2017-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VR技术的卫星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侧部外侧均匀设有若干个VR相机,所述主体的底侧外部设有对地拍摄相机,所述主体的上侧设有自拍相机及显示屏,所述自拍相机用于拍摄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VR相机拍摄的图像。其中,主体为中间厚度大于周边厚度的中空的飞碟型主体。该应用VR技术的卫星结构在卫星拍摄过程中通过可伸缩的外伸机构杆可以使实现卫星的自拍和地球背景的拍摄,操作简单;且VR相机和对地拍摄相机可以实现全景拍摄,拍摄视角大,范围广;并且扁平的飞碟形卫星构型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一种多通道微电荷信号放大及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549871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2314055.2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微电荷信号放大及处理装置,包括,用于采集外部微小信号并转换为电荷脉冲输出的电荷采集采集模块;用于接收电荷脉冲进行滤波、放大得到负指数脉冲波形信号的前端小信号模块;用于接收负指数脉冲波形信号进行整形并放大得到高斯形状电压信号,并信号甄别输出数字方波的后端幅度鉴别整形模块;用于接收数字方波并对固定时间内数字方波的波峰数进行计数的计数模块。基于最佳滤波原理,将采集器输出信号调理至准高斯型脉冲以兼顾信噪比及计数通过率需要。通过8个设置了不同触发阈值的鉴别子电路,可以对电子学噪声及干扰噪声有一定抑制能力,防止误触发,输出固定时间宽度的数字脉冲信号,由计数模块完成计数统计。

    一种空间站组装模型外立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00426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0531980.8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间站组装模型外立面结构,包括:若干多边环形肋骨,同轴且间隔设置,多边环形肋骨的每个边均向外凸出设置有一个锁扣,锁扣的两端均设有一个锁槽;若干纵向龙骨,均沿多边环形肋骨的轴向设置且以该中心轴圆周均布,纵向龙骨与各个多边环形肋骨均可拆卸连接;若干外立板,均沿多边环形肋骨的轴向设置,多边环形肋骨的每个边均贴合设置有一个外立板,外立板对应于锁扣的位置设有第一插槽,锁扣经第一插槽穿出于外立板;若干锁片,每个锁扣上均设有一个锁片,锁片设有用于套设锁扣的锁孔,锁孔内侧设有用于锁扣两端穿过的第二插槽,锁槽与锁片卡合以固定外立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