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7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5733.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星载激光雷达捕获效率的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星上其他目标探测系统所获取的目标相对测量信息作为初始引导信息,控制星载激光雷达的粗扫机构组件(400)运动指向目标星;控制星载激光雷达的精扫机构组件(300)进行扫描,带动激光发射光学镜头(200)的激光发射波束进行空域扫描,对目标进行搜索;成功检测到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后,处理出目标的脱靶量,并根据脱靶量作为输入控制粗扫机构组件(400)和精扫机构组件(300)对目标进行连续伺服跟踪。本发明基于引导信息驱动粗跟踪机构开环跟踪目标运动轨迹,同时控制精扫机构进行小范围空域扫描,可大大提高针对动目标的捕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4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754324.X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包括:小型化多面阵设计:选用Ka相控阵天线组成多面阵,复用波控、电源及变频组件,形成空间全域覆盖;时分多址架构设计: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对星簇内成员星的通信时序进行划分,使得成员星间可以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搜索跟踪接力设计:微波链路断链后依据外推GNSS信息,建链双星采用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完成链路重建。本发明可实现多星在轨快速、稳定建链,具有系统规模小,自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无需地面卫星指控系统介入,自主重新建链,可适应任意星簇立体构型。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33273.1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间伸缩杆机构的热控装置及星载激光雷达,包括套筒、推杆、支撑框架以及隔热组件;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入伸缩套筒内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与推杆伸出伸缩套筒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杆带动支撑框架罩沿伸缩套筒长度方向同步运动,且所述支撑框架罩设推杆;所述隔热组件包覆支撑框架。通过与推杆随动的支撑框架和隔热组件,使支撑框架与推杆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借助包覆在支撑框架上的隔热组件对推杆进行热防护,使推杆始终不受外热流的直接影响,有助于减少推杆的热变形,实现对推杆的热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44253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33688.3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H04N5/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间目标天基成像自动多级曝光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目标星轨道、监视星轨道以及成像时刻计算在惯性坐标系下的目标星指向太阳的单位矢量目标星指向监视星的单位矢量以及垂直于目标星的被观测面且沿着太阳方向的单位矢量预估观测目标面的典型材料的反射率,并将占比面积最大材料的反射率参数作为反射率基准值ρ0;根据单位矢量单位矢量单位矢量以及目标反射率计算得到目标在相机入瞳处的辐照度;根据目标在相机入瞳处的辐照度以及设定预存的定标结果设置最优曝光时间T0;在最优曝光时间T0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表面反射率参数确定多级曝光时间,最终通过多幅不同曝光图像融合达到动态范围扩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8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754344.7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天基多维信息融合系统及方法,包括:模块M1:对同时相多信源信息中的目标信息进行目标信息关联;模块M2:基于关联的目标信息进行多源信息融合;模块M3:对多源信息融合的输出结果进行决策级再融合,得到融合产品,并对融合产品进行封装输出重要目标产品和区域综合信息。本发明自适应能力强,系统鲁棒性好,对于满足输入格式要求的信源可弹性化介入,提升产品维度。因此,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基于多源数据驱动的弹性化天基多维信息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2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80148.5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相对姿态基准误差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任务的不同需求,建立适用快速机动的陀螺相对姿态基准误差模型;步骤S2:在机动任务前联合光学敏感器进行陀螺零偏估计,分析对姿态基准精度影响;步骤S3:针对陀螺标度因数误差和未校准偏差引起的姿态基准误差进行量化分析;步骤S4:针对姿态基准误差进行量化分析之后建立陀螺随机测量模型;步骤S5:利用陀螺随机测量模型进行姿态估计,通过陀螺状态估计方程建立陀螺随机误差统计模型;步骤S6:在快速机动过程中,利用陀螺随机误差统计模型对陀螺姿态角基准总误差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解决了对随机误差影响姿态基准误差进行量化分析的问题,可以应用于各种航天器快速机动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9241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18727.9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绕飞编队的激光星间链路终端自主接力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1:主星和副星分别获取自身及对方的GNSS信息;步骤2:主副星根据GNSS信息,实时递推计算主副星在对方本体坐标系的视线矢量;步骤3:主星根据副星在主星本体坐标系的视线矢量,结合主星激光终端的星上布局,进行接力终端选择及接力窗口计算;副星根据主星在副星本体坐标系的视线矢量,进行接力终端选择及接力窗口计算;步骤4:主星和副星待接力终端分别对目标终端的信标光进行搜索、捕获和跟踪,实现对激光链路的切换和自主跟踪。本发明实现简单,可以保障编队运行过程中星间激光链路自主持续稳定运行,减小地面干预,最大程度保障链路持续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7723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210080148.5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相对姿态基准误差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任务的不同需求,建立适用快速机动的陀螺相对姿态基准误差模型;步骤S2:在机动任务前联合光学敏感器进行陀螺零偏估计,分析对姿态基准精度影响;步骤S3:针对陀螺标度因数误差和未校准偏差引起的姿态基准误差进行量化分析;步骤S4:针对姿态基准误差进行量化分析之后建立陀螺随机测量模型;步骤S5:利用陀螺随机测量模型进行姿态估计,通过陀螺状态估计方程建立陀螺随机误差统计模型;步骤S6:在快速机动过程中,利用陀螺随机误差统计模型对陀螺姿态角基准总误差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解决了对随机误差影响姿态基准误差进行量化分析的问题,可以应用于各种航天器快速机动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35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885877.3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头星敏感器在轨测量精度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在轨测量数据、在轨数据有效性识别、光行差修正、曝光时间同步、光轴和横轴夹角计算、星敏感器常值偏差评估、星敏感器热弹性误差和视场空间误差评估和噪声等效角误差评估。本发明可有效规避星敏感器安装形变引起的误差、航天器控制误差等外界因素,不涉及组合定姿运算,能够剥离卫星运动问题,且不需要航天器轨道信息,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估星敏感器常值偏差、热弹性误差、视场空间误差和噪声等效角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9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57720.4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IPC: G06T7/246 , G06F16/583 , G06F16/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跟踪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红外图像,构建先验权重块张量图;步骤2:构建红外图像块张量图,确定目标函数;步骤3:求解目标函数,得到背景和目标块张量图;步骤4:重建背景和目标二维图像,得到候选检测目标质心位置,得到红外图像的候选目标位置;步骤5:由滤波器初始轨迹假设;步骤6:将连续轨迹估计模型和离散数据关联模型融合得到跟踪能量模型;步骤7:对跟踪能量模型进行求解,实现红外图像检测目标的实时跟踪;步骤8:选取目标轨迹进行有效目标检测跟踪。本发明使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精度更高,跟踪效果更为稳定,同时实现特定需求目标的选择检测跟踪。
-
-
-
-
-
-
-
-
-